营造学生喜欢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08 12:47:32

营造学生喜欢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起学习热情,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因而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奥秘和愿望。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教师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有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是这样吗?同学们一试,像13、23、29、56等都不能社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凭借已有知识推出一些是3的倍数,然后确定其中一个数,调换各数位上的数字,如135与换位置531、153、315、351。让学生检验与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经过检查惊奇地发现它们仍然是3的倍数,这说明能被3整除的数与其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无关。“那么这里边有什么奥秘呢?”不等教师提问,学生自己便会积极思考起来,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诱发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时展开新课教学,就能使教学效果较佳。

二、故事导学,诱发兴趣

由于小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诱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乘法的简单应用时,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动物聚会”,教师再用富有童话色彩的语言进行描述:“在一片很大很大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平时辛勤地劳动,彼此之间互助友爱,你看今天他们正在过一年一度的‘丰收节’呢?”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从而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有的同学提出“小猴子准备了好多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支盘子放6个,一共有几个桃子?”也有同学提出“小鸟儿也来助兴,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每排有3只,一共有3排,你知道有几只小鸟吗?”由于问题提出有情节、有意境,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尝到了数学的乐趣,从而萌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三、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在小学阶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会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丰富多采,学生也会乐在其中,学生创造力就会得到尽可能的发挥。

在讲《年月日》一课时,我是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的。“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同学们听到这个谜语,都瞪大眼睛,认真思考,很快猜出是日历本。然后教师拿日历本讲一面是一日,一年是多少日呢,而今天我们就学习《年月日》。这样生动形象的故事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注意力很快便集中到学习上来。学生怀着兴趣和期待,是学好新知识的良好基础,如果上课能有一个好的开端,把学生的兴趣和期待的火苗点燃,使之转化为学习的激情,那就已经有了一半的成功。

四、动手操作,调动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天生好动、好玩,动手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于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探索、发现,获得知识。有这么一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因此,只有让学生“做”过,理解才会更加深刻。

在教学《元、角、分》时,同样设计了学生可以参与的“买东西”活动。课前准备一些学具纸币,和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把这些学习和生活用品作为商品,并标好价格。再在教室里设计了6个柜台,每个柜台让两名学生当售货员,其它的学生几个一组,去买自己的商品。整个活动中,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他们乐意去学习,去了解元、角、分,也更容易地理解了元、角、分。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应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调动多种感官一起参加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从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的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学习。

上一篇:怎样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