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07 11:17:16

普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论文

1问题的提出

“健康第一”无疑是我们进行体育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只以“健康第一”来统领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所以我们要认真探究时代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诉求,以适应时代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具象化要求。尽管,我国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事实存在诸多原因,但体育课程教学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方面。仔细探究,我们会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具体教学实施的脱节:“健康第一”的理念放之四海而皆准,幼儿教育应该是“健康第一”,中小学教育也是“健康第一”,工作人群也必须遵循“健康第一”,中老年人更是要将“健康第一”置于首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健康第一”在当代社会更应被看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只是一个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具体到当代大学生,由于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健康显然大多不成其为严重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健康第一”这一当下的指导思想变得弱化。所以,“健康第一”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概括性太泛,对具体的教学实践起不到实际的指导作用,也无法成为具象性的指导方针;解释的张力较大,导致了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体育的课程设置,减少体育课的教学风险,对指导思想进行了不负责任的解读;教学效果评价的模糊性较高,不易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无法合理地处理长期效果与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摆脱空泛化的指导思想,以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来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这既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诉求,也是我们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基本要求。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我们的研究思路,本研究以如何增强大学生体质为视角,从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4个层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和实践范式。从而适应当下这一特定时代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进而提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实现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时代要求。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解读

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它们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不同层面出发,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兴趣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掌握技能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发展特长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终身锻炼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这4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基础,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个十分具体化的要求,也是对“健康第一”生活理念的有力支撑,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提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也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落脚点。

2.1培养兴趣: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个体只有使其对所接触的事物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其对这一事物进行认真的研究。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课充满热情,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锻炼得以增强,并直接推动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级阶段,普通高校本不应承担培养兴趣的基础任务,但由于中国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应试”,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为了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不仅不能有效地在中小学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学,使体育课成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牺牲品。从此层面而言,中小学教育不仅未能有效完成对中小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增强体质的基本任务,而且使很多中小学生泯灭了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这对于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增强产生了巨大的反向作用,也是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遗憾的是,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也脱离不了这种大环境的束缚,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大学教育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拿学分。这样的体育教学远离了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也就无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我们当前教育领域所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痼疾。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在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中,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依然存在很大不足。由于上述中小学教育开展的不足,导致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这就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欠账过多,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但要承担技能的培养,而且要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培养兴趣就成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它能够使一个人不计名利、财富和荣誉地投入到某一领域的活动中。从生理层面来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是机体能量储备消耗的过程,根据人的生物性特点,机体为了保护内在的能量储备以保证最基本的热量供应,就会产生抗性,表现为懒惰。从心理层面来说,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得到愉悦的心情,培养人们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磨练意志等。一旦体育教学激起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就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的燃烧下去”[1]。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脚下,立足于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体育锻炼时间内产生对体育课乃至于体育锻炼的无限向往。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也是从培养兴趣开始的。这就要求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树立“激发兴趣”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参与体育的乐趣。我们不仅要将培养兴趣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更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实践。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思想层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要在身体层面使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欢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高等教育阶段既汲取文化知识的养分,也能够在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层面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把规则规定的、模式化了的固定肢体运动转化为能够使学生乐于参与的“玩”的游戏,使学生在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同时又能够掌握锻炼身体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把涣散的、组织性不强而学生乐于参与的身体游戏,通过创造性转化达到能够使学生掌握人体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能力的效果。最终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终身锻炼、终生受益,这无疑也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培养兴趣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培养兴趣这一基本的诉求,使大学生们能够从中获益,也使我们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果。

2.2掌握技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

如前所述,通过兴趣的培养将学生引入到对身体健康的主观关注和对体育运动的自觉参与,无疑是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巨大促进。但只有兴趣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无论有多么浓厚的兴趣也会在运动场上被无情地挥霍和消耗掉。所以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技能,通过技能的掌握来增强兴趣培养的效果。恩格斯曾经说过:“自有人生,便有教育。”[2]基于人的自然本性,教育最早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来传授生活技能于后代的事实,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自有人生,便有“体育”。无论学界当前对于体育概念的争议多么激烈纷乱,导致谈到体育往往莫衷一是,但是体育中必然要包含着人类的身体技术练习来改造自我身心以适应社会生存的目的。有学者提出体育指的是“人类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或身体活动性的人类游戏。”[3]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同样可以得出体育是有目的性的身体技巧训练的实质性内容界定。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传授技能是体育课的核心任务。否定和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必然动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学工作的缺失,就与体育的主旨产生了背离。毋庸置疑,这是导致当前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学中最能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正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上继续强化个人基本的身体技能,还需要加强其他运动项目如球类、游戏等“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技能的掌握。可惜的是,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错误解读课程理念、盲目追求课程创新、轻视体育技能教学的现象。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如果淡化体育技能,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将大打折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若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不仅会将高校公共体育置身于混乱无序的尴尬境地,实际上这更是对现实环境下人的基本权利的漠视与无知。因为工业文明造就的信息社会让当今的人类逐渐脱离了繁重、持久的体力劳动,没有足够身体活动的生活让人类肌肉往往处于饥渴和松弛状态中。同时,高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生活又让人们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人们亟需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来保证体能、平复精神。参加体育活动,成为挣脱人类失去生物适应自然选择而堕落为“人工自然”附庸这种异化的桎梏的最佳方式[4]。不要忘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传授的体育技能将会是当前社会条件下大众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休闲的重要内容。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采取具体的实施措施尤为重要。1)高校要有较好的硬件设施,能够开设较多体育项目的课程,使学生有选择不同项目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2)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体育课的技能传授中,动作要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使学生产生学习技能的欲望,增加学习技能的兴趣。3)教法要得当。体育技能的获取与其他技能有所不同,这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非常大的关系,在传授体育技能同时,力求要做到方法得当。由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把基本运动技能、竞技体育技巧、体育活动技术等教学内容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来实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尽可能地掌握基础性的、竞技性的、游戏性的身体运动技能,保证学生个体的运动参与。让这些技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奠定技术基础,为他们的社会生活铺垫最重要的身体保障。

2.3发展特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

当前,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未来竞争的需要使得“具备一项特长”已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征,没有特长的人甚至于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具体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层面,特长也是大学生们在体育认识和实践层面的重要表征。我们这里所指的“特长”是指个体在各项体育运动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的、精化的结果,是突出“以人为本”,从每个人不同的个体身体出发,通过对自我的运动潜能的开发,实现自己在特定项目的运动技能的提高,达到“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发展特长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将特长放在一个确定的高度,而是试图突出个体在社会中的差异性,从而展现不同个体在不同运动技能层面所展示出的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发展特长作为大学生个体在身体锻炼层面的重要手段,从而展现大学生个体不同的运动专长,使发展特长成为“终身锻炼”的保障,进而使终身锻炼成为可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普通高校如何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是一个十分重要且难以解决的课题。个体在接触体育项目并对其产生兴趣的同时,要求其掌握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掌握是每个学生个体尽量发挥其个性的前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学不同,中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阶段,需要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过早地开展专项、或者说特长项目的体育锻炼容易导致学生身体各方面的畸形发展,这注定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强制性。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是向学生广泛传授各种身体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博学的同时又能够使身体各方面得到平衡发展。大学体育教育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基本已经完成,同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爱好。所以,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改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体育教育的目的也由为了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向发掘学生的运动天赋、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的方向转变,“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实现由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广教博学向具有共同爱好、运动水平相当的体育教学的转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此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探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好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分层式的教学。但是,这些指导思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十分充分的贯彻执行,以至于在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路径限制、学校作息安排、学生体育基础差异、其他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影响等各方面因素时,依然不能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天赋发展体育特长。这些问题的解决还要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协调各方面的负责人,使其能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让路;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培养学生特长”理念的宣传与执行力度,使每一个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都能够达到“熟练掌握2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的基本目标。发展特长要建立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对技能的学习,让个体对某项运动产生长期坚持、参与的热情,普通高校中的学生发展特长并不意味着专项能力特长培养,更多的是为学生个体从兴趣初始到坚持锻炼提供保障,而不是陷入盲目追求体育运动技能的怪圈。这里我们所说的特长,指的是大学生个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的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长,而非从运动角度所谓的技术专长,当然,如果能让学生通过体育技能学习形成一定的专长也是我们所乐见的。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产生兴趣以后,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向学生全面传授这项运动技能,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个体对该项运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一学习过程也就是对技能的掌握过程,当学生个体学习更深的运动技能时,就必然会对学习到的技能在实践中充分检验,也就使得学生个体可以更多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从而逐步地形成某种运动技能的“特长”。如此兴趣、技能、特长三者就形成为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实施,最终使得学生个体能够通过高校公共体育课而终生受益。

2.4终身锻炼: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而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走向社会以后能够坚持锻炼,使体育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所谓的终身体育。事实上,一些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结束之后,也就告别了体育运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文化,自古以来不为中国社会所重视。从“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论述中,我们可以管窥到古人对体育的基本看法。尽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体育的功能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一些大学生对体育持有偏见,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参加体育活动,而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关系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未来发展。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自然不会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更谈不上终身锻炼。2)缺乏运动的乐趣。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愉悦身心,增进友谊,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这正是体育锻炼的魅力所在。但是,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视体育运动为吃苦受累的差事,没有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之中,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也就失去了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3)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终身体育要求将体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不能靠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只有在学校阶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才有可能毕业后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1)要加强理论课教学。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毋庸置疑,技能教学是体育课的核心内容,但理论知识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理论引导,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作用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在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由“让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实现由被动锻炼向主动锻炼的转变。同时,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运动技能。2)要让学生喜欢体育。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并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锻炼,不能仅靠兴趣,还要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喜欢体育,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3)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必须引导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此方面,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清华大学要求学生每学期在校园跑步20圈,每圈3000m,达到要求后将在该学期的体育课总成绩中获得10分。这一做法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教学评价之中,通过强迫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效果。只有将课堂教学与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既掌握了运动技能,又培养了锻炼习惯的效果。总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逐步成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此外,体育不仅是关乎身心健康的肢体活动,而且是塑造精神与完善人格的有效手段。体育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有思想、有境界、有素质、有人格、有拼搏精神的人。由此可见,学生在校期间所养成的终身锻炼习惯对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实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基本的建构,但所有的教学问题都是通过具体实践来解决的。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我们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这一教学思想。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实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就必须通过教学杠杆来进行,这就需要从学生的个体出发,重点解决2个“量”的问题,即运动量和技术含量。从运动量的角度来考虑,大学体育课程应通过增加学分这一教学杠杆手段来实现。目前,大学体育的4个学分、144个学时主要用在运动技术的学习上,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缺乏时间保障。对此可采用“4+4模式”,将体育必修课由4个学分增加为8个学分,其中技术与理论知识学习、课外体育锻炼各为4个学分。每学期的课外体育锻炼均为1学分,按照每天锻炼1h的标准来计算,除去体育课之外,还需锻炼100h左右。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统计可依据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来确定。不具备实施体育必修课8个学分的学校,可采取以下2项措施:1)在大学一、二年级,将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以适当的比例纳入体育课成绩,以此来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在大学三、四年级设置4个体育锻炼选修学分,同样要求每学期锻炼100h,达到要求者可获得1个体育选修课学分。从技术含量的角度来考虑,可采用“1+1模式”,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分别选择2个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2个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含量,形成运动特长,进而以此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实施“1+1模式”对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开设学生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而不是根据教师的专长而对学生进行指令性教学。2)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要能满足所开设项目的需要。体育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学科建设,造成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滞后,这也是多年来“三自主”难以充分实施的瓶颈之一。3)要严格执行有关体育课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管理规定。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课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重视程度,很多省市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了体育成绩不及格不得毕业,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者方能参加评优评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等若干规定。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很多高校没有严格执行以上规定,造成一些大学生不重视体育课学习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只有解决了运动量和技术含量的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就能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

4结语

总之,作为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高校公共体育的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何在新时期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对于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标性意义。当然,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作为我国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并非尽善尽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还需要对其进行修正与改变,这只是我们对于当前“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象与超越,也希望通过改革与发展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维理路和实践路径,为我国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从而直接推动我国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谢燕歌1洪浩2工作单位:1.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2.河南大学体育部

上一篇: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论文 下一篇: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