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07 10:08:28

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

摘 要: 期刊管理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期刊是学校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的重要文献资源。本文作者从期刊征订、过刊利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期刊管理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期刊文献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视为十大信息源之首。期刊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具有信息量大、价值高、内容广泛、新颖、专业性强、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查新检索、馆际互借等工作皆以期刊为重要信息源和工作对象,期刊文献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高低。如何搞好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期刊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做好期刊的征订工作,严保书刊质量

期刊的征订是期刊管理的先决条件,只有选好适合本馆的期刊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和实训服务。

首先,本学校应根据所设专业的需要,选好专业期刊。专业期刊种类的选择必须符合本学校专业设置备的需要,避免所选专业期刊种类与教学科研相脱节,使经费用得合理恰当。以本校图书馆为例,我们在每年征订期刊杂志之前就深入各系部开展期刊需求调查。与教师、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收集教师们的信息需求,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选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强、参考价值大、使用率高的文献入藏,减少图书馆的乱架率,尽量使文献按照科学的组织方式放在合适的地方。同时还对上一年的馆藏期刊进行评价,对一些利用率低或不适合的期刊进行重选。比如,本馆以前订购过几种农学、生物学等专业的学报一类的期刊,因其专业性很强,职业院校的师生对这类型的期刊利用率低,借阅机率低。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各类职业技能人才,所以更偏重于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的培养,我校逐年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教学与科研需要。

其次,图书馆的期刊在注意选择知识性、思想性强、趣味浓、参考价值大的文献资料的同时,休闲娱乐性期刊的选择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其利用率大大超过专业性期刊。选好这类期刊可以说是提高读者到馆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期刊利用率,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所以采购工作一定要坚持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而不能听任图书市场的摆布或单纯满足读者的嗜好。要多加强调查,注意和读者多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同时还时刻留意书刊市场,争取把最好的书刊奉献给读者。

2.提高过刊利用率,做好过刊整理工作

一般读者认为期刊的时效性很强,过期就没有什么用了,其实不然,过刊储备着大量连续性的文献信息,对教学科研人员查询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重点文献资料,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过期期刊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期刊的合订。我校每年年初开学就对上一年的期刊进行整理合订入库。在合订前认真清点,保证期刊的连续性、完整性。下架期刊的装订分期分批进行,避免积压而影响读者的利用。装订好的期刊及时入过刊阅览室,并对过刊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便于读者阅览。而期刊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这就必须对利用率低的过刊实行剔除。对失去现实意义的、残缺不全的、有副本的和利用率低的过刊进行剔旧,这样更有利于优化馆藏结构,从而提高馆藏期刊的数量和馆藏期刊的利用率。

3.提高期刊管理人员的素质,做好服务工作

长期以来,一些院校图书室可以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是本院校的师生“人未识”,二是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社会上的“人未识”,尽管各院校认识到了信息社会化服务关乎图书馆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有院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大多数院校图书馆很难“走出深闺”,认为学校图书馆只能为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服务。所以,完善图书室的服务工作是改善图书馆环境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专业知识是每个图书馆馆员都应具备的本领,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期刊管理知识,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社会化形势下,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期刊工作中,期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订购、编目、典藏到期刊文献的检索、传递等都由计算机来管理。所以,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同时更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培训教育,因为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通过网络查询,我们可以获得电子期刊、参考工具书、网络资源目录等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进行课题检索,参考咨询服务。

图书馆馆员在做好传统服务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服务工作中的知识服务,知识不同于资料,也不等于信息。资料经过一定的处理成为信息,对信息进一步思考并形成对某一问题的认知和解决办法,即为知识,所以知识是事物的认知、探索、学习、发现、理解的总称。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集、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为基础,根据读者的具体问题和个性化环境,直接融入读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能够有效地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知识服务与传统服务相比更具智能性、专业化和创新性、个性化。从广义上讲,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指为读者提供所需知识的服务;从狭义上讲,知识服务是指针对读者专业需求,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筛选、研究分析,并支持应用的一种较深层次的智力服务。做好知识服务工作,能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新的知识。

图书馆还要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指导,为师生推荐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优秀图书和杂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书刊杂志的利用率,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充实读者的阅读生活,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坤,徐志明.知识服务:现状、发展及未来的憧憬.图书馆建设,2009,(6).

[2]林贤埃.从图书馆焦虑看图书馆服务转变.图书馆建设,2010,(5).

上一篇: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谈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工作室模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