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创新

时间:2022-07-07 09:19:26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创新

摘 要: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平台,同时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渠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能与时俱进地回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能切合当代青年的实际成长需求。因此教育者关注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将较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真实客观的社会实践环境中转化成更加具体可行的行为准则,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大学生建构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的发展方向以及提高其综合能力素质。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以及专业服务能力可以有效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素质能力培育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掘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系指导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教育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志愿服务本身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渠道,这种社会实践方式能让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体悟感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意识去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融入社会参与志愿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精神追求,外化成持续的实际行动,同时引领着正能量的社会潮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还能通过互助奉献的互动方式增进社会融合,通过服务满足基层民众的实际需求,缓解不同群体之间的疏离。

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较难转变成大学生真实可触摸的生活或学习中的实质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目标,但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群有着有不同层次要求的具体的阐释方式和行为准则。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落实以及细节上下功夫,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培训体系、反馈评估过程、服务内容、服务品牌[1]等方面入手,致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青年化、具体化、生活化。

一、理解包容大学生志愿者不同层次的参与动机

志愿服务通常被认为是自愿者单方面无私支出时间和精力为他人提供服务,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体现。这种对志愿服务的片面理解会忽略了志愿者本身的参与动机,志愿者没有得到个体满足,没有足够的精神动力支撑行动,因此难于维持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基于结果对自我的激励内化而成的。内化激励是基于满足大学生自我需求而得到的自我肯定和鼓励,不用任何外力驱使,大学生就能自觉地延续该行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我需求得到满足,虽然满足的层次和类别有所不同。因此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避免学生参“一时兴起”参与其中、活动结束后“失望而走”。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目标存在多元化的现象,有的只是好奇想尝试了解志愿者服务,有的想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有的甚至纯粹的乐于奉献的精神追求。教育者需要理解并包容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各种动机。只有能够满足各类动机需求的志愿者服务模式才能保证更多的大学生人群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并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在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的环节去感悟志愿服务精神,完成志愿服务的不同环节或过程。教育者通过引导学生让志愿服务精神回归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把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日常化,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的常态。教育者通过重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构建大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主动去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做事,引导他们在参与活动寻找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鼓励他们在积极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2],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与“私”之间寻找平衡点。

二、丰富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学习课程

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大学生能够有效利用所学的多门学科知识转化成技能有针对目标人群。教育者要积极有效利用校内现有的各种优质培训资源以及强大的动员能力,通过专业志愿服务的培育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课程设计有针对性的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

教育者为了提高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内容。通过有系统架构的设计建构、规范监督、反馈评估的方式来实现培训课程设计与志愿活动的融合[3]。这种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更强调学生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以致用,理论学习与实际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者在设计服务课程能够有效切合大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又能符合志愿服务项目的能力素质要求,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教育者通过构建丰富的学识架构,赋予实践活动于人文情感,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课程内容除了讲述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服务原则和纪律要求以外,还需要提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技能培训,包括社会调研和服务策划能力,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资源利用能力等能力的培训。这种培训学习的过程有可能是学习一种新的知识,但更多的是对大学生个体已学的学科综合知识的一种检验,看是否能学以致用,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应用,主动探索创新知识的实践方式。

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监督反馈评估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全程规范的运作,确保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还需要有完善的监督反评估机制,形式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给大学生带来的实际教育作用非常微小,也无法促使学生将志愿服务里所蕴含的道德建设目标转化为大学生自觉地使命感。学生需要更加真切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真切地体会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并进一步肯定自我价值,提高自我评价,产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从而更加形成更加坚定的道德习惯。因此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加强全程指导,建立反馈评估体系,通过精心的策划建构以及严密的监督保障,才能真正发挥教育效果。而且监督反馈评估本身是一种反思式的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完整的追踪回顾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观察、感悟,从而对自身以后的行为更有具体的方向指引[3]。大学生可以在教育者的反馈评估指导下,完成对自身以及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肯定社会实践的价值以及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可持续进行的可能性。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中激励机制由于种种原因尚不完善,实行这种监督反馈评估机制,可以作为大学生自身能力提升及自我价值的肯定的一种方式。监督反馈评估系统客观记录了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过程、服务质量、服务效果。这种激励机制能够清楚的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时间成本和文化成本是如何转化成将来进入职场的能力成本,让它们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他们就会坚持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作为转化能力的最好的渠道,这也是参与动机的最强大的自生动力。这种反馈评估模式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建设目标与大学生自我能力素质提升的发展目标相融合,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领域

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停留在学校官方自上而下运动式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大多数是学校团委组织的各种纪念日或者“三下乡”活动,大部分文艺工作或宣传工作,让学生觉得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没有实际的服务价值。文艺宣传志愿服务即时影响比较大,但无法深入服务对象中观察社会,体验民生,无法对服务对象开展一些实际有效的帮助。因而大学生志愿者所提供的活动服务与居民的实际需求并不一定能实现有效的对接。这种运动式的活动常常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服务内容不够丰富,一些能与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有关的服务项目较少,常规性、日常性的服务项目也很少。因此,拓展每一位学生直接参与体验实际生活的机会,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内在动力,才能促使志愿者服务参与成为大学生真正喜爱的一种实质性的主动性参与活动。

社区是开展长期性常规性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最好平台。与高校合作开展长期性常规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对于社区来说,主要是想解决一些具体实际的服务需求问题,例如社区里老人、儿童、妇女还有各种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但高校提供的志愿服务大多数是从共青团工作来考虑的,虽然内容丰富,但是容易流于形式,没办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因此,本着合作共赢,双向受益的原则,高校可与社区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建立志愿服务基地,注重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的关系,以社区的实际服务需求为导向,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

五、创新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形式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会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刚入学的时候,大学生可能会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但随着学校社团活动、考试考证、专业实习等等压力逐渐变大,大学生会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志愿者组织。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和当地街道或者社区本着“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通过深入了解和有效沟通,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和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良性互动[3]。按照“设计一个品牌项目,覆盖部分大学生,服务某类社区人群,解决某种社会问题”的标准,打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品牌项目。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做好前期调研,了解社会居民所需的各类服务内容,在大学生志愿者能力范围之内,寻求解决问题的现实可行的途径。教育者通过构建合理的行动框架和培训大纲,充分挖掘高校丰富的资源服务资源,确保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志愿者组织还应加强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保证志愿者组织的吸引力,通过有效的组织沟通模式来增强高低年纪学生间的交流,通过发掘培养骨干志愿者,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保持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动态平衡。

综上说述,综合素养能力是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有效动员大学生群体的链接纽带。因此建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志愿者实践活动模式,能够从内源上激发大学生不同群体共同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内生动力。这种实践活动实现学校官方召集活动与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构建合作互利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新型模式。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求得到理解和满足,是大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框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自身需求是个体行为选择的基本动力和思想道德能力养成的积极源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中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价值选择和自身成长需求回报的统一,形成自我正确的价值判断的经验素材,进而形成对社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的真正认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兰英 彭林权.试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97:40-42.

[2] 卓高生 易招娣. 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策略探析[J]. 河北学刊,2014,34(3):155-157.

[3] 何欣 张娅楠 谢玮洁. 北京市青少年志愿服务现状及参与意愿研究[J]. 社会建设,2016 ,3(2): 37-45.

(作者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思政课教研部,广州,广东 510800)

上一篇:当代青年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企业政工思想工作要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