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翻译观前景展望

时间:2022-07-07 04:24:06

功能目的论翻译观前景展望

摘 要: 目的论这一备受翻译界关注的理论,把翻译置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进行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以其极强的操作性,给诸多翻译培训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作者梳理这一理论系统,并针对有关这一理论的批评(目的论不太适合文学翻译),提出拙见,以使这一理论更好地运用到未来的实践中。

关键词: 翻译 目的功能 翻译理论

目的论属于哲学范畴,致力于探讨事物产生的目的、本源和其归宿,是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在如何解释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上,目的论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预先规定事物、现象存在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原因和根据。目的论的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观念论又称为目的论。自古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都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为着全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翻译是一种人为行为,“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因而,翻译也应是一种有目的。德国功能派的四大领军人物之一曼塔里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1]这就将从另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和探索,并使这一理论有了真理的根基。

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赖斯(Kantharina Reiss)于1971年发表了《翻译学批评的可能性与方法》一文,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指出翻译批评的依据应是原文和译文功能之间的关系,即从原文与译文功能关系的角度来评鉴译文。她认为语言有三种功能:说明(representational),表现(expressive)和呼唤功能(appelative)。一篇文章很少只有这三种功能的某一种,但她也指出,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为此她也相应地将文本分为三类:注重内容或信息,注重语言形式,以及对读者的影响。[1]赖斯的理论总体上说是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其实质指的是寻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德国译论家Hans Vermeer(赖斯的学生)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他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的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该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清流。[2]

根据目的论,所有的翻译都应遵守三个法则:(1)目的法则。目的论的首要法则,该法则认为整个的翻译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有翻译行为的,由目的决定的。(2)连贯性法则。指的是疑问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收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和使用中有意义。(3)忠实性法则。指原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来决定。[1]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曼塔里比费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理论适用的领域。她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翻译行为”的概念。翻译行为是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在意图、意义、语言三者的关系上,意图赋予语言以意义,意义是意图和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语言则是联结意图和意义的中介或纽带,也是这两者的外化、物化手段。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须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以及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信念、态度等语境因素。

继费米尔(H.J.Vermeer)之后,以诺德(C.Nord)等为首的“目的论”学者更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他们认为,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文化标准。并且,译者还可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甚至改写。目的论为译者顺利实施其翻译策略提供了可行性途径。[3]

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建立在两大基石之上:功能加忠诚。功能指的是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限制了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商议。在对翻译和翻译行为两个概念进行探索的基础上,诺德对翻译的界定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愿与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得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4]诺德对翻译的界定,更进一步揭开了翻译这一复杂行为的面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这一行为。她的目的加忠诚拓展了原目的论平台,使目的论有了更广的翻译赞同点。

目的论突破了传统理论的诸多局限,将翻译拓展到很多传统理论无法到达的领域,比如关注文本内外的因素,尤其是目的成分。诺德的功能加忠诚观消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不足,使它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也使得我们在评价译文时有了更大的包容性。纽马克(Peter Newmark)就认为目的论过于简单化,强调信息而牺牲丰富的意义,损害源语文本的权威性。另外,也有人认为目的论对文学翻译不太适用,因为文学作品的情形和功能比非文学作品要复杂得多。我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只不过有很多的目的,一般是多种目的的叠加而已,目的论同样也可以知道我们进行文学翻译,总之还是目的。“目的论把翻译置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进行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理论,有利于全面研究各种翻译变体,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5]鉴于目的论的优势及其哲学基础――优胜劣汰之选择法则,目的论终将逐步克服自身不足,在翻译理论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

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是行为发出者意旨的,或观察者或参与者对这种行为所指理解而赋予其的,总之都是有目的的。当然,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目的不是一种而是多种目的的叠加,而且这些目的是有主次之分的,译者遵守主要目的,又考虑次要目的,调和这些目的,使其达到最佳和谐点。在翻译实践中,目的功能翻译理论让译者直接指向目的,在目的要求下,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功能,达到交流或特定的目的,很具指导性。具体到每种境况,“目的”有其具体的含义。然而,这种含义由谁判定,以及译文在多大程度上迎合了这种特定含义,应是今后诸多翻译界人士考虑或关注的,以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指导以后的翻译培训。

参考文献:

[1]李.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

[3]贾文波.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2,(4).

[4]Nord,Christian,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5]孙静艺等.翻译目的论介评[J].中国翻译,2009,(10).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研究生)

上一篇:EDA技术在高职电类专业硬件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中... 下一篇:翻译史上的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