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经验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7-07 04:03:06

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经验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启示

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领域。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已经达到366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5%,北京、河北、江苏、山东等省市则在7%以上。提高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与从业素质,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行业发展,而且影响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

建设部高度重视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于2003年专门召开了全国建设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与鉴定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各地近年来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成绩与经验。

1.健全职业培训与鉴定制度,分级负责

2001年4月建设部以第87号令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将生产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比例纳入建筑劳务企业资质标准。在劳务企业资质中规定:劳务企业中级、高级工作业人员不少于注册人员的50%,所有人员持证率达到100%。从而将劳务企业资质与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挂钩。

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颁发之后,建设部还根据各地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设行业生产操作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理顺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管理体制。在制度建设方面,建设部还明确规定了各级建设行政部门在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中的职责与权利,实行部、省、地三级负责制。并要求各地从2003年起,都要逐级建立培训、鉴定、发证工作年报制度。

2.建立培训与鉴定工作网络,规范管理

建设系统为了做好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确立了培训与鉴定相分离的原则,在本系统不具备条件独立举办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情况下,与各地各类中专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和大中型建筑企业的职工学校、培训中心等机构合作,成立技能培训基地,并鼓励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展技能培训,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场地、设施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与鉴定。

3.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证效挂钩

建筑业就业准入制度,不仅体现在持证率与企业资质挂钩上,而且还将职业资格证与从业人员的就业挂钩。建设部门紧紧抓住劳务输出地和劳务输入地这两头,切实推进就业准入制度。

第一,劳动力输入地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北京市在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全面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中明确规定,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在北京市就业。此项规定极大地推动了劳动力所在地建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开展。

第二,实行证效挂钩。也就是将持证上岗制度与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施工现场检查等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笔者认为,以上几点值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借鉴。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是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人员在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过程中,需要具备与职责相适应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非常必要。

1.修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完善会计培训三级管理体制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有1 300万会计人员中,仅城镇非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村办企业会计人员就占49.23%。可见,我国绝大多数会计人员分布在地、县级以下。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地、县级工作的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较低,更需要培训提高,是会计人员培训工作中的重点;最后,将组织本行政区域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职责交给地、县财政的会计管理部门,符合中央关于“属于面向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事务,由地方管理”的精神,相应的培训体制也应该是财政部会计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的会计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与注册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培训的组织工作;地县财政局的会计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中级及以下职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2.依托高等院校、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是进行会计人员教育的重要前提。从湖北省的情况看,2000年以前,全省共有财经类中专学校14所,财经专科学校1所,其中不少学校直接属于财政部门管理。从学校布局看,基本上达到每个市州有一所财经类学校。各市州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依靠上述学校进行,他们构成了湖北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的主体。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到2003年底,上述学校先后与财政系统脱钩,其中9所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组建了职业技术学院,3所学校与其他中等学校合并为综合的中等学校,1所学校其他高校合并组建新的大学,只有2所学校仍然保留其财经中专建制。显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承办主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湖北省原有的会计人员培训网络已经不复存在。

面对新的形势,湖北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建设,应该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当前形势、又兼顾未来发展需要的新途径。因而,应依托各市州的职业技术学院和财经类高等院校,并借助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力量,建立起湖北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上述院校一般都承担着普通高等会计专业的教学,具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条件与资格,注册会计师协会本身就具有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职责和义务。由他们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相对财政部门自己投资建立会计人员培训基地,是一种既节省、又便捷的途径;同社会上其他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相比,具有比较严格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和良好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因此,湖北省财政厅和各市州县财政局的会计管理部门可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精神,考察这些院校的会计教学设施与教学力量,对符合举办会计培训条件的院校,与之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委托本科院校进行高级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委托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中级和初级会计人员的培训,并委托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注册会计师及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起湖北省会计培训的主干基地。

3.切实推行会计人员准入与年检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7),从而在法律上明确了会计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会计从业人员准入制度执行的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人事管理权不属于财政部门,且会计从业人员准入没有与会计单位的利益挂钩。因此,有必要在会计从业人员人事管理权不变的前提下,将会计从业人员准入、会计人员培训与会计单位的经济利益挂钩。为此,应该在有关法规中明确规定:新设立的企业、事业及其他单位,必须配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财会人员,否则,不予登记注册,不得开设银行账户和办理税务登记;已经设立的单位,如有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担任会计工作,或没有按照要求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培训的,不得对外报送、公布财务报告;对未按规定进行会计培训的会计人员,暂停会计资格或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不准许参与会计职称评定等等。

建立会计资格年检制度,有利于促进会计人员按时接受继续教育。会计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必须每二年或三年接受一次检查。会计资格检查工作由地、县财政的会计管理部门负责,并将检查结果上报省级财政的会计管理部门备案。对无故不接受检查的会计人员,应作出不得参与职称评定、暂停会计资格或吊销会计资格证书的处理,以维护会计年检制度的严肃性。(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正常市盈率的中国股市为何缺乏投资价值 下一篇:我国反垄断立法必要性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