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蔬菜产业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7-07 12:56:33

发展蔬菜产业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摘要:文章浅析了发展蔬菜产业的障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蔬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以科技为支撑,提高蔬菜产业整体素质。以加工企业为龙头,逐步实行蔬菜产业化经营。以安全优质为目标,实施绿色食品工程。

关键词:绿色食品;障碍;市场竞争力;产业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01-1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供需和经销体制的变化,蔬菜是率先进入市场流通的产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大,在当时曾出现过“解决温饱靠粮食,解决花钱靠蔬菜,”的说法。所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政府部门积极地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生产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得到了迅猛发展。

塑料大棚和节能日光温室的出现,使保护地蔬菜栽培也迅速发展起来,各地区都建立了春、秋、冬淡季菜生产基地,使反季节蔬菜供应比重大幅增加。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采取了“南菜北种”、“洋菜中种”,花色品种明显增加,城市一般供应种类均在50种以上,商品外观品质也明显提高。我省蔬菜年人均占有量约358千克,为世界人均占有量102千克的350%。蔬菜生产已经成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就其产品而言属一次性消费商品,有关专家曾统计过人们一天食品摄取量,无论是数量和价值都在60%左右,蔬菜是其他商品不能比拟,有着先天的优势,所以蔬菜产业大有可为、方兴未艾。

1 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障碍因素和问题

1.1 过剩问题

目前由于生产量大,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的过剩在我省的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存在季节性卖难、滞销。

1.2 菜价下降

菜价下跌与上世纪90年代比较,主要蔬菜品种一般下降20-30%,保护地蔬菜下降幅度较大,约50%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不稳,从蔬菜总产量分析,667m2的单产一直徘徊在1750-2000千克之间,总产量的增加主要靠面积的扩大。虽然在一些生产区也有不少高产区,但地区间有较大差异。

1.3 蔬菜采收后的滞后问题

现在蔬菜采收后只进行简单的选、洗、装筐上市,使蔬菜在流通过程中因霉烂、变质损失率约30%左右。“净菜上市”、“标准量出售”尚未采用,因此保质期就短。

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障碍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表现在“三不到位”上:一是调整不到位。各地年年都在调整,农民个体也在调整,调来调去,出现了一调就多,不调就缺的局面,也就是农民常说的“大小年”问题,过剩与紧缺是紧挨着,找对自己真正的位置很不容易。这也是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必经之路;二是科技不到位。近年来蔬菜面积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没有跟上。大多数的农民仍然采取传统粗放型生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有待提高,没有全面掌握常规技术。虽然现在有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技术人员多,但到深入一线去指导的人却很少。蔬菜种植方面面临的问题是农民科技知识贫乏,缺少技术人员,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是阻碍蔬菜产业发展的最关键环节,致使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严重脱节;三是投入不足。目前我们的农民挣的钱仅够维持正常的生活消费,无法扩大再生产投入,或者有些配套设施跟不上,投入不到位。设施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

2 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2.1 以地域优势为导向,调整蔬菜品种结构

蔬菜产品的质量、产量以及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关系。在引进名、特、新、优、野菜品种的问题上要注意两点:一是引进的蔬菜是否适应本地土壤环境,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二是引进的蔬菜在本地是否有消费市场,不能盲目引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2 以科技为支撑,提高蔬菜产业整体素质

首先要降低生产风险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新改造生产设施和设备,为先进技术顺利实施打下基础。二是将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起来。按专业性质建立首席专家团,能长期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

2.3 以加工企业为龙头,逐步实行蔬菜产业化经营

蔬菜采收后经深加工后延长销售期,增加蔬菜产品的附加值拉动蔬菜生产的发展,例如速冻菜、脱水菜、淹渍、糖化、菜汁等加工制品,满足国内外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2.4 以安全优质为目标,实施绿色食品工程

为了拓宽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生产更多的出口产品,必须做到无公害化管理,加强指导和宣传力度。培训到位、检测到位,实施绿色食品工程。

2.5 以基地为依托,完善和发展订单农业

有了订单才有稳定的市场,有了基地才能发育市场,基地本身就是产区市场。为了完善订单农业,使其健康发展,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介入,强化制约机制,有法可依;二是有关组织和相关部门帮助农民考察了解订单双方的诚信程度,并监督合同的执行和兑现;三是合同一经签订,要有专人跟踪指导、跟踪服务,保质保量完成订单合同中规定的标准和数量。

2.6 以信息为纽带,拓展国内外销售市场在全球化的新形势

市、县、乡及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要与国内国际信息联网,培训一批信息人才,培育一批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公司和集团公司,更准确地根据国内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指导带动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闫秀荣(1973-),女,吉林梨树人,梨树县十家堡镇农业站,研究方向:农业技术。

上一篇:证券营业部的雷电防护设计 下一篇:锦州市现代化蔬菜示范区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