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陆贸易现状与签署ECFA研究

时间:2022-07-07 04:47:05

台陆贸易现状与签署ECFA研究

摘要:当今,大陆与台湾两岸经贸关系蓬勃发展。尤其是ECFA的签署将给两岸经贸发展带来更为深刻影响,并为大中华经济体的实现迈出重要一步。如何在ECFA框架下发展两岸经贸是两岸学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台陆贸易 ECFA

1、台陆贸易现状分析

当今,大陆与台湾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11年,大陆与台湾累计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占大陆对外贸易额的4.4%。大陆已成为台湾的第一大逆差来源地,台湾则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台陆贸易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深入稳定的发展:

(1)2008年底,两岸成功实现了通邮、通航和通商这“三通”,大大地刺激了两岸经贸的持续向前发展和贸易水平的提高,两岸务实合作再迈一步。直航不仅催生了“海峡一日生活圈”,而且还释放出巨大商机。单从海运方面看,在高雄港的长荣海运就表示,“立敏轮”几乎满载,台湾启航的船班载运货种为塑化原料、纺织、化学纤维等,大陆港口返航航班的货种,则为玉米、淀粉、高梁及青岛啤酒使用的小麦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将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合作节约相当可观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并以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台湾经济全面发展,助力企业度过“寒冬”。

(2)在大陆与台湾双边贸易增长的同时,其贸易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带动下,海峡两岸贸易迅速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以机电类产品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的比重迅速增长,机电类产品已成为海峡两岸贸易的主体,如2009年两岸机电产品的贸易额已达到533.8亿元,占全部贸易额的50.25%。

(3)海峡两岸贸易总体上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两岸间的贸易规模和水平的持续上升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越来越多的产业在进口和出口两方面都有了迅猛的发展,即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活跃。

(4)综合考察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各类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可以看到海峡两岸贸易在过去十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中国加入WTO以来,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较大提高,两岸国际分工地位差距在缩小。其次,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额增长最快;中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额增长次之;低技术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额增长水平较低。这说明,中、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是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来源。最后,海峡两岸各类贸易商品的产业内贸易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之势,说明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技术差距有较大缩小,特别是在高技术产品的贸易中,大陆和台湾的技术水平已经很接近。

(5)2009年6月,海峡两岸又签订了包括贸易与投资、经济合作、早期收获、争端解决等《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这将给两岸经贸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并为大中华经济体的实现迈出重要一步。

2、ECFA协议的内容及签署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ECFA协议主要内容包括贸易与投资、经济合作、早期收获、争端解决等。大陆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有进行贸易的地缘优势,且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十年来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提高,但远未达到理想水平,ECFA的签订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并且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稳定运行与不断深化的成熟期。

自ECFA提出以来,两岸学术界对ECFA展开了广泛的探讨。从当前的研究文献看,两岸学者对ECFA的讨论主要集中在ECFA的内涵及签署ECFA的必要性和影响等方面。台湾海基会沈施(2010)认为两岸签署ECFA是当前区域经济整合盛行的必然选择,ECFA必须坚持由易到难、搁置争议等原则,考虑两岸经贸关系特性,并参照东盟与中国的框架协议,最终协商签署生效;唐永红(2010)认为,ECFA的签订将促进台湾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促进台湾成为外商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优先合作伙伴及门户;台湾学者高长、李添盛(2010)认为,签署ECFA使台湾避免在区域整合中的边缘化问题,进一步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制度化,未来将带动两岸贸易的成长;戴肇洋(2010)指出,ECFA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台湾对外签署FTA问题的政治立场问题,两岸投资保障协议问题、两岸租税互免协议问题以及两岸智财权益保障协议问题。

3、ECFA框架下发展两岸经贸的几点建议

ECFA目前仅是一个简单的框架协议,除早期收获计划外,具体内容还需要通过后续谈判、补充和完善。两岸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将ECFA落到实处,使ECFA真正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纽带。

(1)按照WTO规则规定,WTO成员应当遵守非歧视待遇、公平贸易与自由竞争、透明化等基本原则,对成员方开放程度要达到90%以上。而目前台湾对大陆开放程度仅79%,远不及大陆对台湾的开放程度,也没有达到入世承诺的标准。两岸顺利签署ECFA和“早期收获清单”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大陆采取了大幅度的让步,大陆对台湾开放11项,其中包括8项非金融业与3项金融业(包括银行、保险与证券期货业);而台湾向大陆开放9个项目,只有一项为金融业(即银行业)。但仅依赖大陆单方面的让利而履行ECFA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因此,在今后履行和完善ECFA的过程中,台湾应当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两岸应把握好履行及完善ECFA的对等互惠开放。

(2)推行关税改革,减少贸易壁垒。在ECFA后续完善中,两岸应该对实行关税减让的商品制定时间表,逐步推行关税改革,减少或消除彼此间实质多数的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这一过程可以先按照约定,在三年内实现早收清单商品的零关税,在此基础上再尽快协商并签订货物贸易协议,在协议中两岸可将商品分为立即零关税、分阶段零关税以及例外或其他产品三类商品,制定关税改革时间表及减让税率,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另外,两岸在磋商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贸易救济措施等协议时,应充分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不少台湾和大陆厂商弄虚作假,将水果原产地非法篡改,对这些行为两岸应该给予严肃处理。双方还应该对货物报关及海关稽查措施、贸易补贴及平衡措施等加以规范,保证两岸货物贸易正常有序地进行,实现两岸互利双赢。

(3)加强服务业的开放力度与交流合作。教育业方面:大陆生源多但优秀大学相对较少,而台湾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出现“闲置产能”,台湾如开放大陆生入台,就能解决两岸高等教育的困境。因此互认学历、双联学制与互招学生将是两岸教育服务业合作的重点。此外,台湾的补教服务业亦可进入大陆,为大陆生来台学习做过渡教育,也可开展服务业相关课程,强化外语能力,为前往大陆就职的台湾劳工做考证服务、提供上岗培训等等。金融业方面:2010年10月,两岸已经正式签署“现钞抛补协议”,通过建立货币双向兑换与清算机制,实现两岸商业银行间人民币与新台币的直接汇兑结算,逐渐建立两岸资金清算中心。双边金融服务业互动合作将更加密切,并且拥有更多元的投资标的及筹资管道:台湾金融业可充分利用长期累积的资源及经验,在两岸资本市场中扮演关键角色;伴随大陆高度经济成长与结构转型,将加速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并促进两岸银行服务与金融人才交流;透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业合作,建立共同资本市场,共创双赢。物流业方面:台湾物流市场很小且发展比较成熟,已经进入精细化、专业化的经营发展阶段,而大陆的物流市场大但发展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两岸在物流方面合作前景巨大。就大陆方面而言,一方面航运以及等有关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办事处或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进入台湾。这类企业具备入台的业务基础及合作渠道,且符合台湾关于陆资入台的政策。另一方面,货运等有关两岸货物报关的企业也可进入台湾,拓展其进入大陆的台湾货源。另外,电子商务类、快递以及保税港等均可进入台湾,不仅有利于学习台湾先进理念与技术,也有助于两岸自由贸易。从台湾方面看,冷链物流、图书物流、“宅配”模式等台湾优势物流企业可在大陆市场发展。此外,两岸还要加强航商之间、港口之间的交流对接,推动两岸仓储物流企业、口岸、保税区、物流等相关行业间的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旅游业方面:两岸应当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如常态化包机或班机、邮轮旅游等。台湾还应开放大陆游客自由行,方便大陆游客自由选择旅游路线。此外,台湾旅游服务部门还应当加强大陆游客旅游安全保险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4)促成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计划相结合,提升两岸产业合作。这几年中国的经济改革成绩亮眼,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制造业生产国及第一大出口国,外汇储备也是全球第一。但目前中国面临转型的诸多挑战,因此推出“十二五规划”来因应经济结构的转型,其主要方向包括经济结构转型、扩大内需消费、升级高附加价值产业,以及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并规划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台湾亦面临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转型的挑战,因此推出“黄金十年”蓝图,规划的关键产业则包括六大新兴产业、四大智能型产业以及十大重点服务业。大陆可以把包括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要点,加强与台湾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承接台湾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促进两地产品、技术、市场的协同发展。而台湾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进入大陆市场,与大陆共同研发技术,突破外国专利障碍,发展两岸品牌,增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实践。在两岸均致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转型之际,由于两岸经济发展策略相似度高,为两岸产业提供良好的合作契机。

上一篇:浅谈科技(信息化)手段在廉政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下一篇:导线简易平差计算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