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个性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张扬

时间:2022-07-07 04:16:15

让学生个性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张扬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到体育课堂。本文对课堂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欢参与的课程做一探讨,希冀对一线的体育工作者能有所启迪。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个性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过去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竞技运动的方式训练,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并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借此良机,切实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意识。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培养、激发运动兴趣,营造和谐、欢乐的课堂气氛

运动兴趣的培养,首先是放弃过去机械刻板的教学模式。少一份讲解,多一份练习;少一份硬性规定,多一份自主练习;少一分指责与批评,多一份引导与鼓励;少一分限制,多一份创新练习;再多一份和谐,平等,友爱。把体育运动变成欢快的活动,让它使学生身体健康舒畅。

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特别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表现方式。如,活泼好动的学生对任何体育项目都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凭兴趣爱好做练习的学生只对个人感兴趣项目进行练习。

师生要能够建立起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友爱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和张扬个性的舞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遇到一个活泼好动、集体意识薄弱、自尊心强又不服输爱表现的学生,于是鼓励他做助手,参与课堂管理,组织带领同学做练习。这样充分发挥了他活泼好动、运动能力强的特点,并能感染同学、带领他们做好练习,还培养了他团队意识、为同学服务意识。

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主导者,组织者,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只有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让学生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中还应抛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因材施教,充分展露其个性天赋,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追求的个性发展是放在整体教学的角度上,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向导,以整体活动促进个性发展,并不是偏激地任学生自由放纵,进行“放羊式”的教学。

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差异有充分认识、对教学目标有充分理解、对客体价值能充分发掘、对教学方法能充分运用,而不是利用教学舞台只进行自我展现。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

创新和个性发展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独特的见解,他们所感受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积极革新、探索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往往更具人性化,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个性发展。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笔者曾经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体验实心球的玩法,他们自由创新了十几种练习,有抛接、投掷、传球等等各式各样,然后筛选出几种参与性较强的“炸暗堡”“搬运瓜果”等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游戏中玩,玩中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感强烈,配合和团结协作气氛浓厚,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练习给笔者很大的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其实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学生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

上一篇:浅谈高职历史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下一篇: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