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7-07 02:09:55

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合理的城市规划,应该包括城市色彩规划。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色彩表现出混乱的现象。本文从城市色彩的运用现状以及规划原则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几个方面,表现当代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关键词:城市色彩;城市规划

Abstract: The rational urban planning should include the urban color plann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ies, urban color was showed the phenomenon of chaos.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lor using in the city and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of urban color was reflect in urban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 of contemporary urban color in urban planning.Key words: city color;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色彩的产生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1][2]

1.1 城市色彩的起源

城市色彩起源于自然颜色,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要素, 其在城市建设和改善生存环境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城市色彩主要的表现手法,集中体现在建筑的外装饰上,在人类城市形成初期,建筑的颜色也来自自然的原色。这时的色彩受自然风土和传统文化的直接影响,并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形式独特、风格鲜明的色彩样式。

1.2 城市色彩的萌芽

1 8 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对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现了新的色彩处理技法。此时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相对于过去主要自然风土和传统文化下形成的色彩样式,城市色彩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中对当今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兴起的现代建筑,这些建筑把建筑功能、形式与材料的完美统一作为艺术的出发点,极力表现建筑材料的本色,高明度低彩度的墙面粉饰,灰色的混凝土墙面等单纯简洁的设色成为其特有的风格。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色彩的概念也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形成。

1.3 色彩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领域

城市色彩真正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在新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视把色彩作为改善环境和表现城市文脉延续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在大规模的城市设计中,关注周边的自然环境色或原城市环境色, 并把建立美的色彩环境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人们把是否拥有优秀的城市色彩看作是体现城市风貌以及反映现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1], 因此,对于它的研究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2.1 建筑色彩

建筑是城市主体,建筑的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色调,所以建筑色彩的选择应遵循色彩的基本规律,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城市中人口的密集、建筑的拥挤、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本已给城市人们带来很大压力,人们心理上渴望一个清新、优雅、平和的环境,所以城市主色调应为复合色。城市建筑主色彩若过多用高纯度、高明度的颜色, 那会使城市变得焦躁不安; 也不可多用过灰或深的颜色, 给人感觉会更加压抑、疲惫。[4]

2.2 道路与广场

道路、广场道路、广场的颜色是城市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道路不仅仅是通道, 其本身就是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 更是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道路、广场的色彩应丰富, 色彩又分为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及道路标志等颜色, 不同的功能要有色彩差别,可增强识别性、领域感、安全感, 又可美化道路自身, 减少过多灰色带来的沉闷感。

2.3 雕塑、小品、广告

城市雕塑、小品在城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色彩选择应符合其所处的环境。在北方地区尽量少用不锈钢材料,在秋冬季节颜色、质感过灰冷。

广告是城市环境中的点缀,它们处于人正常视觉范围内的关键部位,色彩鲜明,引人注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城市商业广告有增无减,很多时候不但没有美化城市,反而造成了色彩的混乱,成为城市色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所以应严格加以控制,切不可多而过滥。

2.4 绿地规划设计

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色彩中最谐调、最丰富的自然色彩。绿化的颜色是美丽而宽容的, 给人以舒适、平和、宁静的感觉。若以植物的颜色作为城市的底色, 那么这个城市不仅是舒适、美丽的,而且还会随季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色彩表现。将植物色彩作为城市的底色,应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为满足城市中不同人群对环境的需求,我们通常采用植物的色彩、姿形及线条进行设计、搭配;采用不同的铺装色彩、形式及纹样相协调,使城市环境色彩更加趋于柔和淡雅、清新宜人。[5]

2.5 行人、车辆

人是城市的核心, 而车辆是城市运行的载体。人们丰富多彩的服装,路上飞驰的各色车辆是城市中流动的彩虹。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思想的解放,市民服饰色彩的多样化、个性化将会使城市色彩更加丰富、生动。

城市规划中城市色彩存在的问题

尽管城市色彩在城市形成的最初就已经存在,但对于城市色彩的真正研究与运用仍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在城市规划中对于城市色彩的处理任然存在很多问题:

3.1城市色彩选择主观化,与城市整体形象连接不强

由于新的色彩处理技法的出现,在对于城市建筑的着色问题上,已经没有过去那种受束缚的情况。色调的任意运用就成为城市色彩中最大的问题。城市建筑是城市主题,对于城市建筑的开发大部分是承包给个体开发商,某些商家考虑商业效应,对城市建筑的着色就出现赶时髦、走模仿路线。各种新材料新涂料大量运用,对于整个城市的色调并没有同意规划,因而很多城市就被涂成了一个大花脸。甚至某些商业建筑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将商业建筑涂成纯色或者金色等高刺激性外观,与整个城市形象连接不强。

3.2色彩语言运用大体相同,没有地域文化特色

在新技术的运用下,各地对于城市建筑颜色的限制大大减少。信息化时代使得信息传播迅速,此外由于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还属于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对于一个城市到底怎样来确定他的主色调,怎样来发掘当地的地方特色还没有定论。因而某一个城市对于城市色彩运用较好就成为众多城市的模仿对象。大部分城市为了追求表现城市的现代化,在城市建筑、雕塑、广场、道路等方面色彩与外观的设计一窝蜂的表现为同一种样式。这样就造成了各地色彩语言运用大体相同,没有地域文化特色。[6]

3.3色彩运用混乱,无整体协调

与前面所提到的城市色彩主观化一样,由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人们对于建筑外观色彩运用可以随心所欲,出于个人喜好以及商业炒作等原因,城市色彩变得混乱不堪。部分区域色彩的过度商业化运用,已经对城市色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色彩污染。最明显的色彩污染表现在广告色彩污染、建筑色彩污染、景观小品色彩污染、交通工具色彩污染等方面,大红大绿的城市色彩时有出现,国内大部分城市对色彩并没有整体协调,整个色彩运用混乱

4 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所应考虑的因素

4.1 城市的现状色调是城市色彩的重要依据

一个城市的发展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在城市形成过程中,受生产水平建筑材料,建筑审美等条件影响,都会形成城市现状色调。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城市色彩,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当地城市的现状色调。北京市将灰色确定为主色调就是考虑到北京四合院灰砖青瓦淡雅古朴的色调现状,这种色调给人以静谧安详,透漏出千年古城的凝重和幽远,很好的体现了北京市千年文化古城的特色[7]。

4.2 与城市功能分区相协调

城市色彩不仅只是对于人们心里效应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城市功能分区的不同。长沙市城市色彩的规划就体现了这一方面。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中市委市政府行政中心区依据“行政办公类建筑色彩推荐使用色谱”实行色彩规划管控。湘江二桥北段区域色彩规划管控遵照该区域发展建设新长沙的规划主题进行。整体色彩规划风格以传承旧文化、突出新文化、构筑新思想、设计新创意为导向。区域内的重点地块包括市政府及其周边行政办公区域、两馆一厅(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为核心的新河三角洲和主要居住区滨江新城;橘子洲区域依据“生态保护类(含风景旅游区)建筑色彩推荐使用色谱”实行色彩规划管控。

4.3 当地气候和地貌

城市色彩产业是基于人们心需要而产生的。不同的颜色对于人们所产生的心里影响不同。由于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各个城市所运用的城市色彩也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地貌而调整。气候寒冷地区的城市主要采用暖色调,如哈尔滨主要采用米黄色作为城市的主色调,这样在冬天的时候不至于感觉太过于冷硬;而气候炎热地区的城市就主要采用冷色调,如海南省的城市就多采用蓝色调为城市的主色调。地貌在另一个方面对于城市色彩也起着一定的影响。城市建筑首先是在地貌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城市色爱规划就不得不考虑地貌因素。在滨海城市如天津,地势平坦且靠海。天津市以蓝色为主色调,蓝色象征海口城市的地域特点、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实以及面朝大海发展的胸襟;重庆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城,有着悠久的建筑文化历史,白墙青瓦吊脚楼依山而建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基于重庆市山多水多以及经常雾霭重重的天气,许多建筑师都将重庆市建筑色彩基调定位为中性的灰色[1]。

4.4 地方建筑材料的色彩

曾经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城市建筑色彩主要由地方建筑材料色彩来决定。我国南方以苏州为代表的城镇建筑粉墙黛瓦所形成的素色主色调,是用色彩来表达城市特色的典型代表。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地方建筑材料将不再作为地方建筑色彩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只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在考虑装饰价格方面起着一定影响。[8]

4.5 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民族特性

城市色彩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民族特性。要使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对城市有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城市色彩规划就不得不考虑当地居民的感彩。[9]一般而言,大城市的居民较为喜欢中性色彩,少数民族地区则多为色调明快的城市。总体而言,城市色彩切忌过于艳丽,以淡雅朴素为主色调是人们共同追求的效果。

结语

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的存在,完整的城市规划色彩设计,应对整个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考虑规划,确定主色系统和辅助色系统。在城市色彩规划中,先确定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路灯以及公交车辆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以及窗台摆设物等临时色。同时考虑城市功能分区,在城市规划中系统运用城市色次,以凸显地方特色,务求城市规划不仅合理而且能使人舒适,更加适宜人们居住。[10]凸显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加强人居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 梁晶,卢菁.重庆建筑[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33-34.

[2] 程嵘.城市色彩规划管理初探――以株洲市为例[D],中南大学,2010.

[3] 王婵娟.中国北方传统城市色彩研究及对现代城市的启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4] 王竹,杨梅,贺勇.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与实践―山西省运城市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07(25):91-93.

[5] 杨学太. 城市色彩设计与城市色彩文化[J].艺术探索,2008,22(4):97-98.

[6] 蒋芳黄为秀. 浅议城市色彩景观设计以武汉城市色彩景观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8):117-119.

[7] 巢元凯. 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J],城市设计,2004,464 - 466.

[8] 赵春水吴静子吴探马剑.城市色彩规划方法研究―以天津城市色彩规划为例[J],2009,(33):24-25.

[9] 刘宁.高校讲坛[J].中国软科学,2008,(26):552-553.

[10] 郑正,阎树鑫.城市规划汇刊[J].中国软科学,2003,146(4):61 - 65.

上一篇: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浅析 下一篇:外墙面硬泡聚氨酯复合板保温节能施工监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