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07 01:34:05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与系统工程,需要从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优质化、多元化的宣教队伍,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完善保障机制,从而实现这一战略任务与系统工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20-0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除了建立和完善大众化的领导机制、社会机制以及教育机制以外,还必须从学科体系建设、宣教队伍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几方面构建大众化的保障机制,从而更好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任务。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1.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明辨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错综复杂。一方面,形形的社会思潮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改革发展进程中凸显的矛盾和问题也给人们带来困惑和思考,迫切需要从理论层面回答改革和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帮助干部群众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有效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进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明辨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显得尤为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是大众化的学理支撑。理论的发展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支撑和重要条件。只有发展创新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指导和推动大众化的进程。从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与不断创新,为推进大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根植于实践的源泉,“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会很好坚持下去。”。如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应善于对最鲜活的社会实践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进而升华为创新的理论以便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

3.要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材体系和通俗理论读物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体现在教材体系和理论读物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化进程,更好地教育引导群众。同时语言文字的大众化、形象化、通俗化,可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真理带来的愉悦。理论局从2003年推出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读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有关问题作出了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文风清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缩小了理论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群众对理论的认同,提升了理论对群众实践的引导,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重大战略决策通俗化、大众化的体现。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加强优质化、多元化的宣教队伍建设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又红又专”的优质化宣教队伍。队伍的优质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素质过硬的队伍,是很难胜任的。这支队伍必须具有优秀的政治品质、人格素养和较高的业务素质,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因为对普通大众而言,他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直观感受不仅来自于党和国家的政策,还来自于理论宣传者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示范人群,如果理论宣传者没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人格素养,不能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讲的再好,群众也不会相信,宣传教育就没有效果。同时理论宣传者如果没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就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阐释,就不能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宣传理论、教育群众的目的。“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就是优质化宣教队伍的杰出代表。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专兼职相结合的多元化宣教队伍。人民大众的广泛性、差异性和特殊性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功底扎实、熟悉基层、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进行理论阐释、理论宣讲和理论普及教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多元化宣教队伍。这支队伍要能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灵活地选择传播的方式方法,组合理论内容,特别是要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联系起来,让群众从内心感到马克思主义就在他们身边、感到马克思主义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争取群众信任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从各级研究机构、党校、高等院校选取一批潜心钻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人士,组建一批高层次的理论宣讲“专家库”,邀请专家进社区,将最适用的重要科学理论解读成基层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从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完善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组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宣讲“行家库”,做社区各行各业居民的指路人和引领者。要注重发挥群众骨干的积极作用,选拔能说会道,善于传授自己真本领、好办法的“杂家”,组建一批宽领域的理论宣讲“杂家库”,使其现身说法,用淳朴的语言诠释党的创新理论,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草根”作用。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消解,也不是异域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创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态,二者合则两利,离则两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系统、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甚至人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否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与传统文化决裂,只会走上民族虚无主义道路。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达到文化认同、情感依归、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这是大众化的前提,也是大众化的必有途径和归宿。

2.要在扬弃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精华与糟粕两重价值并存的特点,只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才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所以大众化需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既然是一种传统,它就必须要现代化,否则它就不能得到发展,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是要推开传统文化的固有内容作任意解释,也不是用西方文化模式随意改造传统文化,而是立足于现代社会需要,根据传统文化固有的精神,使那些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并尽量吸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使其发展得更加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奠基在经过扬弃和现代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大众化。

3.要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以人为本,迎合人们的精神追求的普及经验、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值得借鉴,比如儒家学说自诞生以来以言行教化的方式,宣扬仁、义、礼、智、信,其思想融于社会秩序中,道德约束中,民俗文化中,并得到不断传承和发扬。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传统宗教,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曾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俗民族关系等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佛教禅宗派以性净自悟为宗旨,公开提倡忠孝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突出成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打破经典理论束之高阁的尴尬局面,让它们走进千家万户,过去我们的理论教育往往理论性学术性有余,而平民化不足,如果人民群众不能真正理解,那大众化就不可能实现。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语言上具有精炼准确,词约义丰,典雅规整的特点,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思想的深刻性和形式的活泼性相得益彰,具有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说教的目的。我们党的领导人、邓小平、、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特色的熏陶,创造性地运用成语、典故、俗语阐述理论观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出生动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相统一的。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先进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明确回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认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要在大学生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从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从这个角度上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相统一的。

2.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目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以及全员育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客观存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较为薄弱的现状。所以必须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在对专业课教师进行考核评估时,不仅要看其科研成果和教学任务量,还应把是否在教学中自觉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作为考核指标。同时要完善全员育人体系,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部门和宣传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及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骨干作用,而且要让全体教职工都来关心和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体系,开展全覆盖的、立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第二课堂的互通互融机制。第一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第二课堂是实践教育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两个课堂必须互通互融,否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生活实践脱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就很难有效转换成对生活的指导思想,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效果。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第一、第二课堂的互通互融机制,把第一课堂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促使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成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目前,高校大力推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和社会实践学分制等就是第一、第二课堂互通互融的有益探索。

上一篇:关于高中数学新课堂 下一篇:心理营销对现代渠道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