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集体舞,想说爱你不容易

时间:2022-07-07 12:28:33

校园集体舞,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校园集体舞引发的问题

1.现象描述

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校园集体舞已推广多年,但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当跳到需要手拉手的动作时,有些学生会表现得很抗拒。例如他们会拿出一根铅笔或一把尺子,两人各执一头;又如,他们只拽住对方的衣袖抑或磨蹭半天才伸出一个小指头给对方;还如,他们在跳完集体舞后故意反复地洗手。

2.现象调查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调查了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他们的说法不一,耐人寻味。

(1)一些女学生的想法

有的女学生表示:我很爱跳校园集体舞,只是舞伴是男同学不好,手拉手跳舞怪不好意思的。我每次都是看别人拉手后,我才和对方拉手,要是和女同学跳就好了。还有的女学生表示: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不要和男同学拉手,我也不愿意跟那些脏兮兮的男学生拉手,可老师却要我和男学生拉手,没办法只好跳完舞就洗手。

(2)一些男学生的想法

有的男学生表示:刚开始跳校园集体舞时,我很大方地把手伸给对方,可跳完后,有的人说我们俩很般配,关系不正常,把我气得要命,所以我要用尺子来代替拉手。还有的男学生表示:一开始跳集体舞,我就很担心到了该手拉手的时候该怎么办,我总觉得不好意思,不想拉手,可是看到别的男女同学都拉手,我就只好勉强地拉起女同学的手。

(3)一些家长的想法

有些家长表示:这件事不用大惊小怪,小孩子懂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跟孩子讲两性关系的事,孩子长大后自然就知道了。另外一些家长表示:我的女儿因为跳集体舞而惹上“绯闻”,被同学指指点点,她因为这件事还大哭一场,我劝她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说法,身正不怕影子歪。但说实在的,我也很担心跳校园集体舞会对孩子有不良影响。还有一些家长表示:我不赞成我的孩子和异性同学手拉手跳舞。中小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学校增加体育锻炼是好事,但跳集体舞就没必要了,孩子正值青春期,每天手拉手跳舞,很有可能引感方面的问题,会增加孩子早恋的可能。

(4)一些教师的想法

第一类教师表示:原以为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开放,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现象,我们课堂上从来不对学生讲“异性要保持距离”之类的话,好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然而然就有性意识了,而且性别观念很强,看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有欠缺。第二类教师表示:这样的情况不是现在才有的,只是以前很少发现,校园舞的推广让这个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根据以往的经验,小学三年级是这种情况的分水岭。例如,以前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为了保证安全,老师通常让学生们手牵手过马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很痛快就拉起了手,而且握得紧紧的。可是,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就会对老师的这一要求很抗拒,磨蹭半天,最后只伸出一个小指头给异性同学,还有的干脆让异性同学拽着衣袖。这种情况说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同学已经对和异性身体接触感到害羞,并刻意与异性保持距离。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还特意开导过学生。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并不是班主任开导就能解决的问题。第三类教师表示:其实学生们并不是真的害羞,而是做给别人看的一种假象。10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跳校园集体舞时,某一对男女学生表现出一副很亲热的样子,就有可能被大家笑话。为了避免被其他学生指指点点,他们便装出一副很在乎的样子,其实他们内心并没有真正在意,他们的表现具有一定的伪装性。第四类教师表示:我国目前正在广泛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教育部提出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这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来说,确实是好事。但在以分数为前提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本来就对异性存在好奇心理,跳舞时的身体接触也许会增大小学生早恋的可能,这很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目前,各地中小学普遍采用的第八套广播体操很好,既增强体质,又少惹麻烦,至于学生跳校园集体舞,还是持保留态度吧。

3.现象分析

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现象?为什么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跳校园集体舞这一问题均有自己的想法?笔者认为原因大致有两方面。

(1)校园集体舞遭遇“青春期性紧张”

其实每个人从童年开始就有和异往的欲望,人类快乐的、亲密的情感是靠和异性的交往来完成的,交往的过程就是性心理自我构建的过程。例如,10-14岁的孩子一般正处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他们刚刚告别两小无猜的异往期,进入性心理发展的异性疏远期。这个时期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上对“性”产生了极大兴趣,内心深处产生近距离接近异性愿望的萌芽。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一般是“里热外冷”和“欲擒故纵”的方式,但在骨子里却总是想方设法进行交往。他们一般都渴望接触异性,包括肢体上的接触(例如,握握异性的手),这是青少年最正常的反应,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心理需求。此外,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很多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反应,这种压力反应叫“青春期性紧张”。在这个时期,他们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和异性的关系,有时会感到背后有一双双眼睛在监视自己。通过以上分析,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小学生跳校园集体舞不愿手拉手了。

(2)校园集体舞缺乏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自古以来,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家长和学校最担心和头疼的事就是男女学生的早恋问题。而偏偏这套校园集体舞,不仅需要男女学生肢体的接触,而且还需要有眼神的交流,而眼神交流就可能迸发出青春激情的火花。平时不拉手都有早恋的苗头,如今一拉手,还兼有眼神的互动,那还得了?如此一来,不但家长担心,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也担心跳集体舞时大量的身体接触和情感传递容易诱发学生早恋。因此,在校园集体舞推广过程中发生学生不愿手拉手、家长担心和老师顾虑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

对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跳校园集体舞可能引起早恋的想法,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过虑。跳校园集体舞时的身体接触和学生早恋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恰恰当家长将孩子的情感发展和孩子的学习活动对立起来时,或因为没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情感环境,导致孩子的心理逆反时,就有可能引起早恋。相反,跳校园集体舞是缓解青春期压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给少男少女们提供一个在阳光下交流的机会,既满足青少年接触异性的需求,又促进男女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

对于有的家长给女学生灌输一些“不要和男同学拉手”这类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特别是在学生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期,会导致女学生跳校园集体舞时和异性有身体接触之后,心中产生不洁感和罪恶感,甚至出现诸如反复洗手之类的行为,不利于正常性心理的发展,严重时会出现性心理的异常。

二、对策:是问题,也是教育契机

校园集体舞是考虑到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而创编的,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和群体参与性,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适合广大的中小学生。笔者认为,让中小学生跳校园集体舞,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当然,在校园集体舞的推广和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能正视以前曾忽视或误会或不知如何解决的青少年性心理教育问题,正确处理,它便是教育的契机,能促进青少年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有所作为,让校园集体舞真正成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喜爱的阳光体育运动。

1.教师要正确理解并引导学生在跳校园集体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跳校园集体舞不愿手拉手,正体现着中小学生性意识的觉醒,不过,他们对异性间交往的尺度拿捏不准,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引导。其实,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跳校园集体舞的,并能积极参与,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总之,开展校园集体舞的根本宗旨是为了育人,这是教育的职责,也是教师的职责,作为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和支持学生跳校园集体舞。在跳舞过程中,引导男学生像绅士一样彬彬有礼,教导女学生要表现淑女的气质,从而让学生感受校园集体舞真正的美。

2.从小学开始重视性心理教育

学校要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一些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知识,帮助中小学生解开藏在心底的困惑,这并不是说要给学生们上复杂的生理课,而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两往心态,让学生清楚哪些接触是正常的交往,哪些行为应该适当注意,表明跳校园集体舞过程中男女学生的身体接触是正常的,最终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打消会被人说三道四的顾虑,让学生从小正确看待异性之间的交往。

3.讲究方法,幽默调侃转移话题

作为教师不能板起面孔讲大道理,可以幽默调侃转移话题。例如,面对以各种道具代替拉手或拉手后洗手的学生,可以故意调侃说:明天大家都把手洗干净点啊,否则人家不选你做舞伴了呀。这样就抹去了学生的“伪装”,不好意思再故弄玄虚。

4.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

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性意识的发展,中小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性的困惑和对异性人际交往的迷茫,对此,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困惑和迷惘写成文字,放入信封,交给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教师,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另外,对于个别对异性接触特别敏感的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解开其心结。

5.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以各种形式向家长讲明校园集体舞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打消部分家长跳校园集体舞就可引起学生早恋的疑虑,让家长支持学生跳好校园集体舞。

总之,在跳校园集体舞的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正常的,学校和教师要把它作为对中小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既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又促进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校园集体舞理应成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喜爱的阳光体育运动。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莱山初级中学)

上一篇:敞开心扉,收获友爱 下一篇:爱可以改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