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时间:2022-07-07 12:10:09

基于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作为其中的经济体,其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产权机制的完善,在发展中,企业逐渐实施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流程,达到节省开支和挖掘绩效的目的。另外,内部控制还能够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从风险导向出发,分析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并提出一些发展和完善建议,以期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改善措施

一、基于风险导向下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健全内部控制,目的是合理规范内部管理和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并且防范和控制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此外,内部控制还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度,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最终达到企业政策有序开展经营活动的目的。不仅如此,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还能够保证企业发展不偏离国家经济政策,运营更加合规有效。总而言之,企业发展中,内部控制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也慢慢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在内控的作用中,防范和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是主要的一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免不了受诸多风险因素,在这些风险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企业需要采取方法进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基于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实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后,就可以有效的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评估其可能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实际损失,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和控制,将风险隐患扼杀或者是将影响降

到最低。

二、基于风险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现状

从我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到具体实施阶段来看,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了解并不多,只是为了“有内控”而“内控”,具体实施中凸显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中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内部控制缺乏监督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后,并没有对其落实进行监督,实施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自身的内部控制,并正常投入使用,但普遍缺乏实施过程和效果的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处于无人监督的地步,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从我国企业经营情况看,审计部门和预算部门行使监督权力。这两个部门本身就涉及到财务方面的管理,这样不仅使审计“独立性”消失,并且审计权威性受影响。此外,审计和预算部门行使监督权力,重点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会导致其他部门得不到有效监督,影响企业监督整体效果,造成企业内部监督风险的产生。

(二)内部控制并未落实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并且根据自身实际管理情况进行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然而,在市场经济中,很多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还有一些企业只看重经营,看轻管理,制定的内部控制成为了一种形式。总之,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凸显出不规范的缺点,使得风险因素评定的结果不具备参考性,导致运营中多种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使得内部控制在风险识别与防范方面的作用大为降低,极大的加剧企业经营风险。

(三)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部分企业光有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进行执行,那么制度只是摆设,无法发挥实效。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内部控制,但在执行上并不到位,甚至当成一种形式。此外,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但在具体执行中却要求不高,致使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力。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制度,即使再完善,如果执行力度得不到保证,那么终会沦为“一纸空文”。再者,企业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会有很多矛盾冲突的地方,无法对企业采购物品、生产商品和销售商品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使内部控制失去了管理的实际效用,造成内部控制失效,加剧企业风险。

三、基于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一)健全内控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执行还需要时间,而内控环境的建设和完善,能够给其执行提供保障。首先,企业的管理者深入了解和认识内部控制,考虑自身实际的前提下,制定好符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禁止“急于求成”。并且根据机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其次,内部控制这种新的制度建立后,在实施中一定会受到阻力,这时就需要借助“沟通”减缓阻力。对此,管理者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的讲授,提高员工对机制的认知度,通过宣传,提高员工参与内控建设和实施的积极性。再者,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等,在实施内部控制中,要起带头作用,做好模范,最后,高强度的宣传还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提升员工参与内控执行的积极性。

(二)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控制实施中,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风险也要进行重视,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开展风险测评工作。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这个过程是持续,因而面临的风险因素比较多。这些风险带来的影响程度不同,防范起来比较困难。总之,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为了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并定期开展测评工作,了解风险,避免或是减轻风险带来的影响。首先,企业多个部门要进行联合,加强部门间沟通,了解企业目前面临的风险以及原因。其次,组织专业人员对风险进行分析和分级,测评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测评结果,制定风险处理方法,提高企业应对风险

的能力。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前提条件是制度的全面和有效。有句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企业的制度要符合企业实际并且有效。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内部管理,业务管理以及资金拨付等一切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因而,我国企业需要完善内部控制,从以下几个重点出发。首先,健全资金审批制度。资金对于企业来说,犹如人和血液,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内控中,资金管理和审批是重点,要利用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把关资金使用流程,严格审批每笔资金的使用流程,并利用审批进行层层把关。其次,Y产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因而从购入、使用、维修和报废整个资产过程中,严格根据制度进行流程是必要的,在每个环节都要明确责任人,保证问题出现时可以明确责任并及时处理。最后,内部控制中,要将不相容的职务进行严格的分离控制,设立岗位时,要科学合理,各个岗位之间要相互监督和制约,杜绝管理中出现违法违纪行为。

(四)加强内部监督

我国的内部控制建立实施后,还需要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这时审计部门的作用就得到了凸显。所以,要利用审计监督约束企业的内控行为,保证内控执行力度。内部审计具有监督作用,因而要保证这个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来说是一种“再控制”。审计工作中,主要是重点部门和业务的审计监督,另外还划分工作环节,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进行分段管理。三个环节中,前两个以审计工作为主,最后一个环节审计起辅助作用。对审计监督过程分阶段,有利于实施更有效的监督。此外,审计人员的培训也是应该注重的方面,通过培训,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让他们对业务经营和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在具体审计中,要结合企业特点,使审计工作更加贴合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

四、结语

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经济体,必然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而风险对于企业来说,会影响各个方面的工作,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因而企业要在考虑风险的情况进行内控制度的设立,利用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的风险得到降低,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禹.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9).

[2]董玉华.试析风险导向下内部控制审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

(作者单位: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一分公司)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金融支持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