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思考

时间:2022-07-06 11:03:13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思考

在企业文化建设领域,针对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和针对一般企业的文化建设,都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许多知名的成功案例。但是,对于介于二者之间的情况,跨地域的集团公司,如何进行文化建设的研究却稍显不足。

但是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并购扩张,民营企业的崛起,以及连锁经营模式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全国化发展战略带来的跨地域文化建设与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这种跨地域的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没有不同种族、语言、国别之间的跨文化管理那样复杂,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差异很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跨地域的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采用更多创新的手段,才能增强此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和灵活性。

跨地域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从狭义上来讲,“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从广义上来看,企业文化包括由企业哲学、经营观念信条、企业目标等组成的隶属于精神方面的价值体系;由组织环境、组织结构、战略、规章制度、习惯、惯例等构成的行为体系;由组织风尚、传统、行为规范、成员行为能力等构成的经营风尚三大部分。

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上来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都不可小觑。狭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铸造企业灵魂的工程,成功发挥企业文化的“铸魂”作用,可以很好地吸引企业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形成职工对企业的高忠诚度,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广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则与企业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尽管企业文化有如此之高的重要性,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人们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却往往是后知后觉。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仅凭单纯的制度管理无法驾驭庞大的企业体系的时候,企业文化的张力和地域辐射力更好地显现出来。所以,对于跨地域的集团化、连锁化的企业来说,建立一致认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清晰的战略目标、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上下同欲的企业凝聚力,进行卓有成效的跨地域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保证企业规模扩张、高效发展的前提。

跨地域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原则

跨地域的企业文化建设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如果事无巨细地由总部全面管理,虽然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一致性,但是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总部相关部门的工作负担,而且长此以往,会使得分部和外地分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养成消极被动的惰性,丧失自我造氧的功能,从而无法造就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但是全面放开的做法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神风貌、行动准则和价值观的指导,企业的规模再大,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区分开企业文化中不同层次的要素,区别对待,宽严并举。既保证核心层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高度统一,同时在浅层的行为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的建设上,适度放开,充分发挥各地分公司和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在统一的企业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统领下的百花齐放。

首先,保证企业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

“企业的精神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作为企业文化最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应在公司的核心领导层直接参与下建立起来,并且在各地分公司和分支机构中统一贯彻。

其次,制定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的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则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这里的制度文化,指的是保证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经营哲学得以良好贯彻和保障的企业的基本法,是所有企业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这种基本的制度文化,在跨区域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保持高度的统一,才能保证跨地域集团化企业的总部与分部以及各分部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对接,保证管理的高效实施。

第三,关于企业的行为文化,可以实现在贯彻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丰富多样。

“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对于跨地域的企业行为文化,因为地域上的隔离、组织实施的不便以及各地文化之间或大或小的差异,更多地是放手让各地分公司或者分支机构自己开展实施。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在一些局部的活动中也不能忘记围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开展,从而“寓教于乐”。对于公司来说,任何形式的活动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二是可以通过全国性的大活动,以更易为员工所接受的文化活动来传播和强化企业的精神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第四,在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上,可以实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诸如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构成的文化环境。”它与企业形象中的VI系统比较一致。在跨地域的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对于VI系统中的基本元素应该实行严格的统一性,比如无论我们在哪里看到的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和招牌都是一致的。这对于全国连锁的大企业来说,尤其是在作为服务窗口的营业部、门店的VI设计来说,必须严格统一。但是由于分公司和分支机构所处的城市、区域不同,在内部的装饰装潢、企业广告的投放形式、以及针对内部的不同产品的包装上,都可以在标识形象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演绎和变幻。

跨地域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要点

跨地域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个相对较新的课题,没有更多成熟的经验可借鉴,但是也正为我们预留出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最后结合案例谈些体会。

1、从品牌的应有之义出发,充分发掘企业核心理念的“核动力”。

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铸魂”工程的话,那么企业的核心理念就是这一核心工程的核心。确立和塑造企业的核心理念是启动企业形象工程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怎样确立企业的核心理念或者价值观呢?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从品牌的应有之义出发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比如大红鹰集团的“大红鹰,胜利之鹰”的企业理念,就很好地借用了品牌名称和形象所固有的不怕艰难勇于追求胜利的内涵,直观生动地树立了企业的价值观。还有一家品牌名称中就包含了“爱”和“家”的全国连锁企业,确立了“爱家、共赢”的企业价值观。这一对品牌名称顺理成章、简单明了的演绎,不仅便于全体员工的记忆和认同,而且与其行业特点、企业文化特色高度吻合,同时还用“爱”和“家”这种张力极大的理念,很好地统驭全国的员工、客户及其家人,并且还可以籍此进行后续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

2、充分发挥总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总部的企划或者相关部门,在跨地域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当仁不让地应承担起主要职责。因为全盘及时地了解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的变化动态,总部的企划或者相关部门也会随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做出调整,使得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为整体发展战略服务。比如以上述全国连锁企业为例,在前几年,企业文化建设尚未成熟完善的时期,总部相关部门仅仅是通过举行全公司性的文娱活动来简单地增加凝聚力。近年来随着公司价值观和战略目标的明确建立和传达,总部相关部门通过一切活动来强化和宣讲这一价值观和战略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总部起总体策划、组织、指导和实施的作用,各地分公司密切配合,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战略发展。

3、通过开展全国性的活动和树立典范人物弘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前面我们从纵向的角度,剖析了企业文化由深到浅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并指出针对四种层面的企业文化可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法。但是这四种层面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孤立的,企业的精神文化或者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借助行为文化来弘扬,又可以通过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来表现。在跨地域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全国性的活动和树立典范人物这种行为文化来弘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展现企业的精神文化,就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

前述公司就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精英评选活动,很好地引发和肯定了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不仅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一批批精英传播到各地分公司,而且借助榜样的力量,将公司的价值观、人才观、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得以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4、充分调动和发挥分部或者分支机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

跨地域的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总部的灵魂指导作用,同时也缺少不了分部的配合和支持。总部应该学会分层放权,充分发挥各地各层级的分部或者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基层的分部或者分支机构在各地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创造摸索出来的先进经验,总部可以很好地借鉴和推广。这种分层管理和互动,不仅可以避免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总部统一管理的力不从心,同时各地的经验交流和总结又可以很好地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

一些全国性的大公司,为了便于管理和进一步的扩张,已经形成了总部——区域总部——分公司的管理架构,在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上,这类公司也可以由区域总部在总部的总体指挥下,相对独立地率领下属的分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上一篇:工业企业品牌经营思考 下一篇:同学聚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