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的手机媒介需求与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2-07-06 08:31:23

关于儿童的手机媒介需求与影响的研究

摘要:电子媒介手机已经拥有了巨大的用户群,其中包含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手机媒介正迎合了儿童心理上的媒介需求。根据技术决定论者麦克卢汉的观点,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效果在于,它影响了我们的理解和思维的习惯,笔者认为儿童使用手机的同时,手机也不断在改变着儿童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结合手机的媒介特征和儿童的心理需求,讨论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手机媒介是如何被儿童所利用,又是如何影响着、异化着儿童的。以期这一现象得到传播界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手机媒介 儿童 技术决定论 儿童心理需求

近几年,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使手机的“信息”功能已经超越了“通信”功能,扮起了新闻信息传播和文化娱乐的新角色,与互联网的联姻使其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便携式电脑。3G手机的推出,实现了视频通话和无线高速上网,使得手机原有的媒介特征得到进一步发挥,可以说它比电脑互联网更为普及,比电视广播更为互动,比电视便于携带。

技术决定论者麦克卢汉认为,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我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媒介的重要效果来自他的形式,而不是它的内容,今天“第五媒介”手机传播模式的出现,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理解和思维的习惯。就在手机媒介吸引的巨大用户群中,活跃着儿童这样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在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有课题组调查显示,日常生活常用的8种媒介中,实际使用由多到少的顺序为:电视、网络、书籍、手机/小灵通、报纸、电影、广播、杂志。手机排名第四,占4.6%。”①数据表明手机在儿童中的使用率已经超过了广播等媒介,笔者认为手机媒介是童媒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于儿童思维方式和生活环境区别于成人,儿童使用手机媒介的动因、使用方式以及“媒介本身”给儿童带来的诸多影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宪法中把0~18岁的人群定义为未成年人,笔者认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就要以心智年龄来界定。从波兹曼对童年概念的理解来界定,童年这个概念是从印刷时代开始的,“童年”的概念来自与“成年”的文化分界,识字能力成为区分成人和儿童的强有力的分水岭。③归纳观点,其具有历史建构主义的倾向,儿童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媒介文化的升级而改变,“每个拥有儿童的时代,都不会拥有完全同质的童年范式”④。本文把在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下童年尚未全部“消逝”的人群作为儿童概念。

初二学生以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了专家事先设定好的十种心理需求,前5种依次是:交诚实正直的朋友;丰富知识、多方面能力、优秀品质;升入理想学校或有个好工作;水、空气、食物、睡觉;父母和老师的爱。同样的题目,高二学生的前5种需求依次是:交诚实正直的朋友;升入理想学校或有个好工作;丰富知识、多方面能力、优秀品质;父母和老师的爱;信任和理解⑤。由此看来,儿童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在:情感的需求(包括友情、亲情等);认知的需求(包括理论知识、社会知识等);独立自主和自我发展的需求;理解尊重的需求。

下面我们结合手机的媒介特征和儿童的心理需求,讨论儿童在当下媒介环境中手机是如何被儿童所利用,又是如何影响儿童的。

手机媒介迎合了儿童的知识、娱乐需求和对儿童产生的影响

相信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与手机的贴身性相比拟,即使可携带的书籍和报纸,它们的信息量与手机源源不断的网页链接内容相比也逊色了不少,手机既具备了随身性,又有海量的信息及高信息互动性。儿童不受时空和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这一电子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手机电子词典查单词、上网百度概念、阅览时事新闻、拓展课堂知识为儿童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空间,真正体会到现代的生活节奏和科技带给人类学习的便利,儿童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解决问题,完成求知活动。但是同时也对儿童的认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儿童尚处于智力发育期,认知结构逐步形成,手机信息没有给儿童提供直接采用动作表征信息的机会,儿童的动作只是对手机的操作,不是实际演练,这就使手机提供给儿童的信息不如客观现实真实全面,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产生片面性。

手机的高速无线上网把儿童带到了和电脑一模一样的互联网上,彩屏手机的多媒体性和高科技性能,可以高速加载游戏,畅游于武侠、科幻、言情小说世界中,这个巴掌大的电子设备兼具了电子词典、游戏机、电脑上网等多种功能,满足了儿童的娱乐需求。但是,“时下年轻人沉迷于视频产品,这使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联系的书本作品显得单调乏味。”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日本高中女生每天使用手机的平均时间为两个小时,这个“高科技消遣玩具”无疑占用了儿童的业余时间、影响了课堂学习。手机抢占了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课间休息时间;“手机又为受教育者提供了‘走出’课堂的机会,此种情况下,受教育者身体“在场”的假象掩盖了精神‘不在场’的实质。”⑦这些都使儿童原有的生活秩序和生活内容发生了变化。

手机满足了儿童生活中的情感需求和对儿童产生的影响

儿童情感需求的内容表现为重感情、爱交往,特别是愿意接近同伴中情投意合者,希望广交朋友等。探亲、交友、家人聚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都可以使个人的交往和友谊需求得到满足。一天24小时中有10~11小时的时间都在进行相互的交往,沟通信息,从而获得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他们需要找到精神的满足和情感的慰藉,并时时刻刻希望被他人重视和关怀,得到他人的赞美和爱戴。于是手机的出现,丰富了他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增加他们与他人交往的时间,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诗话,不但联络不受时空限制,而且通过无线电波为一些平时性格内向和社交能力较弱的儿童打开了交往之门,这种新的方式使他们感到无限新奇。

其实“如果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见到我们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忽略我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里就会充满愤怒,我们就能感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⑧他们生活中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他们与教师和家长间常常存在代沟,缺乏平等交往的机会,家长过于繁忙的工作,除了塞进口袋里大量的零花钱之外家长无心时刻关注儿童的思想健康,学校每次考试成绩排名,学生中所谓的后进生找不到荣誉感容易受到家长的训斥和同学的歧视,这时他们就会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满足自己的情感缺失和精神安慰,于是通过手机发短信、上网聊天这些具有虚拟性、间歇性和平等性的方式,保证了最大的自由,交往双方来去自由,可随时禁止和退出交往,可以新的角色身份重新交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直接的和更隐秘的交流空间,于是在儿童中出现了短信交友和网恋等现象。

这些都满足了儿童心理需要的一种“平等”的传播关系,通过与陌生人网络交往把儿童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补充”传播的人际传播关系转化成了“对称”传播关系,即使这种“对称”存在着不稳定性,至少在与陌生人交往之初是“对称”的。手机媒介使儿童交往中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模式演化为通过机器辅助的非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模式。在满足儿童需要的同时再次异化了他们。

手机媒介为儿童缔造了表达自我观点的空间

儿童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这个阶段自我意识高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控制都出现了新特点⑨。手机媒介可以使儿童构建自己的文化能力,尽情地表现自我,尽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包装起来,推销出去,并渴望自己的观点和言行在网络世界中能引起巨大的反应和产生同伴的共鸣,如果有人作出反应,送来信息或发来信件,他们会感到十分惊喜和激动。手机论坛在表达个人观点的同时培养了独立的见解和思考能力,“在天涯论坛上有一个童话世界板块。特邀版主是两位分别只有9岁和11岁的小女孩。其中活跃着一些16岁以下的小网民,他们讲述自己身边的趣事,选举自己板块的评委,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⑩通过手机博客,随身携带手机可以实时记录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分享,还可以及时和浏览自己博客的访问者沟通心得。手机的互动性满足了儿童表达自我的心理,通过手机增值服务可以参与广播、电视媒体中的互动节目,发短信打电话表达个人情感和见解。

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媒体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体的形式极为重要,因为特定的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11)。更贴切地说,波兹曼将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使用一种媒介定于进入了这一媒介的符号系统中,并且适应它的逻辑、规则的内容。因此媒介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境界。一种媒介就像是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来观察世界,看见的景象和其他窗口看到的景象是有区别的,不同的媒介也就定义了不同的现实世界,儿童在通过手机媒介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被手机媒介所影响,它改变了儿童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另外,“不同的媒介行为可能导致不同的效果,而受众的媒介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个人的需求来解释”(12)。儿童的需求是或多或少的、需求的角度也是各异的,儿童所受媒介的影响也就完全不同,或轻或重、或消极或积极,既协助儿童的社会交往和思维成长,又不断地改变着儿童,控制着儿童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手机媒介在行使其分众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时,为儿童的成长环境建立新的空间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手机视频通话增加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时间,手机短信和邮件的使用丰富了儿童的人际交往渠道,这些都加强了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儿童业余时间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很多人认为这会削减孩子与同伴交流的时间,担忧形形的网页和游戏会让孩子变得性格孤僻,然而一则调查显示:“网络似乎是促进而并非削弱了同伴互动,这使他们的交往很有活力,很具挑战性,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技能的发展”(13);上网使手机成为大众传播媒介,使儿童过早地接触社会大课堂,“童年消逝”的同时也带给了儿童自我建构文化的能力;手机的随身性和即时性,使手机成为考试作弊工具;手机媒介的介入影响了儿童与书籍、电视及网络等大众媒体接触的时间;多媒体性使手机集文本、视听、娱乐于一身,弊在耽误学习,利在放松心情、劳逸结合;手机网上购物也改变着儿童的购物渠道和消费习惯。随着手机技术领域的拓展和革新,手机媒介不断变化着自身的传播模式,也在改变着儿童的媒介环境,然而这种变化对儿童影响的程度却是因人而异的,这就需要研究者们尽快重视起来,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注 释:

①魏南江:《关于电影媒介使用现状的调查报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3)。

②海飞:《童媒概念与童媒崛起》,《传媒》,2004(5)。

③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常聪:《媒介即环境:波兹曼的童年理论探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4期第9卷。

⑤张进辅主编:《现代青年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⑥加洛蒂著,吴国宏等译:《认知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李国敏:《中小学生“手机热”现象的道德审视》,《教育科学研究》,2009(4)。

⑧杨裕前、董林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⑨张向葵、李力红主编:《青少年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⑩华维慧:《互联网时代的“童年”观》,《传媒观察》,2008(8)。

(11)陈峻俊:《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12期第18卷。

(12)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3)。

(13)David R. Shaffer[美]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孙珊珊为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学硕士生;刘坚为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朱丽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郑 艳

上一篇:特殊时期看媒体的公开性与舆论引导 下一篇:提高我国传媒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