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能力是执政能力的第一体现

时间:2022-07-06 07:47:57

发展能力是执政能力的第一体现

发展能力是执政能力的第一体现,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近年来,我们把提升发展能力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推动丹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顺势跨越、逆势超越。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达到了近10年甚至15年来的最大值:2008年,仍然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突出表现在“三个高于”,即工业销售增幅高于全省4.3%,高于苏南6.6%,高于镇江2.1%。

化危机,增强发展应对力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开始肆虐全球。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各项工作重中之重。我们专题研讨了在新形势下工作的目标措施,牢固确立四个理念,即信心贵于黄金的理念、危机蕴藏机遇的理念、政策就是资源的理念、敢于善于负债的理念,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做到目标不减保增长,力度不减破制约,干劲不减增信心,全面增强发展应对力。

完善政策。2008年我们专门研究出台了扶持基层、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投入5000万元用于扶持乡镇基础设施和因区建设,5000万元用于出口企业渡过出口退税调整的难关,50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取得了积极效果。尤其在外贸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丹阳去年出口仍保持40%的增幅。今年我们根据形势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扶持资金的投入。同时,坚持放水养鱼的财税政策,深入研究分税制财税体制调整的要求,充分运用自由裁量权,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最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

优化机制。为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制定了《关于建立确保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成立市确保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6个工作组:经济运行监控组加大对全市所有工业企业的运行监控力度,建立动态信息的及时报送制度:项目、债券对上争取工作组重点抓好优势行业重大项目推进实施工作;企业经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督促检查各镇(区)关于帮扶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困难以及企业经营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建立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农民工返乡帮扶工作组全面摸清实情,稳定就业岗位:招商工作组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对外:政策落实和宣传监督工作组加强舆论引导,对国家和省出台的拉动内需政策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投入。投入是保增长的有力手段,也是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保证。我们引导企业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民资、与国企合作、改造扩能、转轨变型等多种途径加大投入。一是加大项目投入。目前在手推进的内资5000万元以上、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重点项目150个,比去年多了37个,总投资550亿元,比去年多了151亿元。不仅项目数量多、投量大,而且质量、效益都很高,成长性很强。二是加大外资投入。抓住当前国际资本寻求安全投资场所的机遇,吸引更多的国际大公司来丹阳投资,争取今年再引进2-3个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3月份,丹阳新增总投资1亿美元项目2个,分别为金光伏新能源项目和佳维斯大酒店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277万美元,同比增长近3倍。这是丹阳引进外资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业绩。三是加大基础投入。我们引导企业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积极参与城乡路网、电网、水网、管网和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尤其是加快建设投资量较大的民心工程。今年新建1.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00套廉租房和区域供水、污水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鼓励企业争做扩大投资和项目推进的主角。

调结构,打造发展持久力

丹阳要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我们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丹阳产业实际。大力推动产业和企业“调高调新调大调优”,打造丹阳发展持久力。

调高――推进产业向高端提升。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提升产业层次。在眼镜产业上,我们充分发挥企业和商会的作用。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标准化发展,成为了国家乃至国际眼镜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在新材料产业上,丹阳是国家科技部评审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材料产业逐渐成为丹阳的战略产业。特别是在金属类新材料中。丹阳拥有产量世界第一的高速工具钢,同时正在以巍华合金项目为龙头,发展与国家大飞机工业配套的高温合金产业。在非金属功能材料中,恒宝当前投资15.3亿元的碳纤维项目,将建成国家同类产业最大的生产基地。玻纤产业以往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但目前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上达到了美、法等国际先进水平,而成本远低于国外。在化工材料中,丹化集团研发的“煤制乙二醇”技术,今年3月18日通过了6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相关教授、研究员组织的成果鉴定,改写了世界乙二醇生产历史。

调新――加快技术创新。丹阳近几年来注重科技孵化器建设,加快把科技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丹阳职教园打造成一体发展、融合联动、资源共享、互促并进的区域创新平台。加快产学研联合,成立5000万元科技发展专项扶持基金,用于扶持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引进核心技术转化和扶持在丹阳建立省级、国家级实验室等工作。注重人才储备,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加大项目扶持和奖励力度。去年,丹阳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6名。目前。共有10个留学生创业团队和3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在丹阳创业。今年我们将确保再引进10个以上海归博士团队,把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吸引到丹阳来创业,把先进技术、专利成果招引到丹阳来转化。

调大――做强做大企业。近年来,我们坚持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在全市规模企业里选择潜力大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在政策、资金和资源上进行重点扶持,激发了他们做大做强的动力。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我们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做好借梯登高、借力发展、借船出海三篇文章。一是鼓励企业抓住机遇,加强与跨国公司或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借梯登高,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二是坚持境内、境外和创业板三管齐下,利用金融危机中产生许多壳资源买壳上市,借力发展,打造资本市场的“丹阳板块”。三是鼓励企业走出市门、国门,抢占各类发展要素。

调优――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在加快产业内调整的基础上。更注重产业间的调整,按照“提升一产、优化二产、发展三产”的思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在一产上,积极鼓励三资投入农业。引导高效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着力打造44个高效农业示范区。把“三大合作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作为农业引进三资的载体。在三产上,我们委托高资质专业部门。科学界定丹阳现代服务业发展定位、产业重点、空间布局及其分支业态和具体项目的发展排序,做好了商贸、生态文化旅游和城市功能区规划等工作,并设立1000万元服务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突出抓好文化科技产业园、中国眼镜城二期、飞达自备码头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同时,设立500万元基金引导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以国家4A级景区为标准,大力推进季子文化景区和嘉山、水晶山旅游景区建设。

上一篇:在发展中“逆水行舟、逆境突围、逆势上扬” 下一篇:练好“内功”方能担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