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办民生大事

时间:2022-07-06 07:20:43

集中力量办民生大事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足湖南实际,就是要从省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力量办好湖南的民生大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统筹兼顾

把发展作为基础。“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过“十一五”的发展,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省经济总量大约增加10000多亿元,财政收入也随之增加1100多亿元,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累计达到5005亿元,其中2010年比2005年增加1244.7亿元。发展带来的巨大民生效应,激励我们继续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民生问题。一要在加快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关键是要心无旁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能放松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决不能放松抓经济建设的劲头。咬住了这点,才能做大蛋糕、做大分子,为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二要在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发展,特别是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强化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防止出现借改革发展的名义,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引发新的社会不稳定,甚至造成新的民生问题。三要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患寡而患不均”,某种程度上,分好蛋糕更重要。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严防人为分配不均,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全社会。特别是要把好政策关、资金关,公平分配公共资源,防止资源、技术、人才过度向发达地区、向发展条件好的地方、向城市集中。

抓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我省劳动力资源超过4500万,目前从业人员为3982.7万,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十一五”时期,我们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以较快的经济增长拓展就业空间,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0万人,相当于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新增就业4.71万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扩大就业为基本取向谋划经济发展。一是以发展产业吸纳就业。从湖南来讲,就是要大力发展“两符三有”产业,即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人民群众能从中得到实惠的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城乡居民增收。二是以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三个经济”,即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把重点放在加工贸易、发展服务外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把更多加工环节留在本地,扩大产业链的就业容量;加快发展个体私营和股份制经济,在积极发展“顶天立地”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大力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三是以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全社会创业激情。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条件。四是以服务帮助就业。主要是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信息、就业咨询、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平等的就业服务,把重点放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上,让老百姓有一技之长,成为有技能的劳动者。

狠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民生工作千头万绪。关键是要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完成国家“规定动作”,又要结合自身实际,完成好湖南的“自选动作”。一要坚决贯彻中央要求。当前,要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项试点”为重点,狠抓进度,狠抓质量,狠抓资金配套,确保如期保质完成。二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坚持连续八年为民办实事、实施三轮大湘西地区扶贫开发等,都是从全局出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作出的战略部署,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抓好落实。三要因地制宜地解决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民生需求。例如,关停环洞庭湖小造纸厂,安置“四水”流域无房捕捞渔民等,都是集中力量办民生大事的针对性举措。四要及时关注民生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要做老百姓的贴心人,以心聚心,关注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比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物价、蔬菜问题,开展集中整治,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可持续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这方面,我们已作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省委省政府坚持为民办实事,一开始就注重从制度上作出安排,有计划、有重点地围绕就学、就医、就业、养老、安居等方面,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事。2011年2月,我省出台《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系统、全面规划今后五年的民生工作,启动实施“民生工程”,就是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要做到制度化、常态化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需在三个方面努力:一要形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出近期、中期和远期的规划和安排,确保分期、分批实施。二要形成采集民意的机制。把改善民生的过程,作为收集民意、了解民情、增进民利、化解民怨的重要方面,确保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反映。三要形成检查督导机制。完善民生工作落实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形成层层有人抓、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民生项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成效。以省、市两级为民办实事考核机制为基础,探索量化改善民生的考核办法和验收标准,对改善民生实行全过程监管。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既尽力而为,切实解决当前应该解决且能够解决的问题,最大限度改善人民生活;又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一是摸清民生投入盘子。对照中央的政策要求,以及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测算民生工作投入,分门别类搞清楚能够争取中央多少补助、需要财政配套多少、配套资金怎样落实、缺口资金如何筹集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适度负债的民生工作,要充分考虑财政支撑能力,合理确定债务规模和偿还方式,降低政府债务风险。二是优先保证民生支出。建立财政支出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保障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尽量减少民生项目资金的层层配套,特别是对老、少、边、穷地区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应尽可能减少地方配套部分。三是

坚持取信于民。不提超出承受能力、不合实际的口号和指标,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能够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够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即使不能做到也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获得老百姓的理解,做到承诺于民、兑现于民。

分清轻重缓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没有终点。要破除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观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为持久提高民生水平筑牢根基。一要明确重点。“十二五”期间,我省要实施“民生工程”,各地也都想在民生工作上办几件实事,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集中力量保重点。这个重点,就是要办群众急需的事、办关系全局的事、办惠及长远的事,为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奠定基础。从全省来说,主要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的民生工作。重点地区就是“老、少、边、穷、库”区;重点人群就是城乡困难群体;重点领域就是事关人民生存发展的食品安全、就学、就业、就医、养老和安居等方面。各地要根据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每年选择几件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事情,集中力量办好、办出成效。二要整合资金。当前,各级投向民生的资金比较多,但使用分散,没有形成整体效益。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把能够整合的资金都整合起来,集中力量、集中投入。如可以利用国家保障性住房、医改、社会保障、救济救助等平台,整合相关资金,创造性做好民生工作。三要统筹协调。在出台民生政策、上马民生项目时,要统筹考虑各区域、各方面、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引发攀比。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无论做什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勤俭节约,把资金、资源和要素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一要讲投入产出。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精打细算、锱铢必较,节约每一分钱,决不跟风冒进,贪大求洋。坚持讲求实效,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可搞可不搞的活动坚决不搞,形式好看、效果不佳的活动坚决不做,讲排场、讲规格的做法坚决破除,多办实事、多解决问题。例如扶贫开发,就是要推动精细化扶贫,一家一户确定扶贫方式,把重点放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放在增强群众自身致富能力上。二要提高民生工作效益。经济发展要讲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更要讲效益。要把效益作为衡量民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坚决不上不成熟、风险大和群众不赞成的项目,坚决避免盲目无效投资,确保把老百姓迫切希望办的事,办好、办实、办到位。三要严格资金监管。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民生工程及资金的管理制度,严禁截留、挪用、挤占,确保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建设阳光工程、廉洁工程、放心工程,确保民生工程建成后,能够长期发挥效益。四要引导社会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大、涉及面广,仅仅依靠财政资金远远不够,必须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例如,我省为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就组建了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公司,引导金融和民间资本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今后要加快开放经营性社会公共服务市场,创造条件让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市场。特别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发展民生事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民间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破除“等、靠、要”的做法,大力倡导创新、创造、创业,引导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

上一篇:以远程教育新业绩推进组织工作满意度提升 下一篇:净化为官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