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诗歌的彼岸

时间:2022-07-06 05:43:39

抵达诗歌的彼岸

中国一直都是一个注重诗教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唐诗、宋词中沐浴成长起来的。在漫长的中国诗歌史上,有一个又一个灿烂的名字:《诗经》、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舒婷、海子……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诗歌修养,他怎么会说话呢?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激情的回旋,文字的舞蹈,爱的余温杂和恨的残破:诗歌是岁月的吟唱,歌者的步履,造物的底蕴……世界就是一首诗。诗,是在诗人生活的感觉下而存在着。我们生活的周围,无处不充满激情,无处不富有诗意。捕捉灵感,创作诗歌,关键靠心灵去感觉、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一首诗歌的创作完成,必须是一个诗人一次成功的创造,而不应该是跟风、模仿的过程,跟歌唱家唱歌一样,必须发出的是自己的声音,让听众不看人就知道歌唱者是谁,是谁的歌喉唱起。

从这期的诗歌中,我欣喜地看到诗人对心灵、世界的抚摸。比如解惠君的《有雨的夜晚》和《岁月的风声》给我的感觉就非常好,它创造了诗意的境界,呈现了心灵对于世界的敏感。凌媚更善于发现,对自己的“位置”不断地审视……诗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是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感召,也是诗人对生活深刻思考和感悟的一种回报。

然而,在一个忙的、快的、直接的时代,当普遍的耳光不仅仅打向诗人,而是扇向几乎所有有深度意味的东西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这个时代对诗人和诗歌另眼相看?茨维塔耶娃说:“古往今来哪一位诗人不是黑人?”这是在告诉我们,诗人相对于即时的时代,从根本上就是弱势的、容易被轻视的。柏桦在《痛》中也表达了诗人的尴尬:“怎样看待世界好的方面/以及痛的地位……”我们对“好的方面”有天然的亲近感,倾向于诉说美好、愉悦、光明等等。而“痛”无疑是低矮的事物,是阴影,是隐藏在时代底部的东西。――诗人的“黑人”身份决定了他向“痛”鞠躬、问好以及对它的抚摸的道理。

只有熟悉的生活,诗人才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最透彻的理解。一个在城市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诗人,从未去过农村,从未见过麦苗和麦地,而只在电影电视里浮光掠影地看见过,如果让他来写麦子,单凭诗人的想像就是写出来了,也一定是肤浅的、空洞的,或许就是几个意象的堆砌和表面化的抒情,这样的诗歌是不能感动读者的,是没有感染力的。诗歌从生活出发,从心灵出发,直抵人世间的那种渺小、虚无、道德、悲悯、沉默和感伤。它需要的是人内心对世界作出有深度的回答和反映。

从诗歌出发,从内心出发,我们才能抵达生命的彼岸

上一篇:曾经的岁月 下一篇:听几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