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时间:2022-07-06 03:33:47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1 病原学

人肠道病毒主要有脊髓灰质类病毒(PV,3个血清型)、柯萨奇A病毒(CVA,23个血清型)、柯萨奇B病毒(CVB,6个血清型)、埃可病毒(EV,28个血清型)、其它肠道病毒(ENV,4个血清型)、68~71型。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为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Cox A组的16、4、5、7、9、10型,Cox B组的2、5、13型以及EV 71型、最常见为Cox A 16及EV 71型。

肠道病毒EV 71型是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具有7 408个核苷酸的单股正链RNA,仅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含2 194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根据病毒白VP1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分为A、B、C 3个基因型,其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及C1、C2、C3、C4亚型。

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在4 ℃可存活1年,在-20 ℃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50℃可被迅速灭活,对紫外线、干燥、化学消毒剂敏感,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均可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不能灭活。

2 国内外发病情况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手足口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该病在英国流行时被命名为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 71型在1969年由美国首次确认,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生流行。日本1963年在东京首次发现手足口病,至1988年共发生6次全国性大流行,其中1982年的大流行报告14万余病例;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发生EV 71流行,有750 人发病,其中149人发生瘫痪,死亡44人;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爆发;20世纪90年代后期,EV 71开始在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EV 71流行,4―8月共报告2 628例,死亡29例;澳大利亚(1972―1973年、1986年和1999年)、新加坡(1997―1998年)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2000年)等地先后出现了由EV 71B3和B4等亚型引起的爆发流行,发生病例数万至数十万例,其中B3亚型为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株。

我国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手足口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广东、福建等10多个省市都有报道;1983年在天津发生Cox A16流行。报告7 000多例,其中幼托儿童发病率达19.34‰,是我国首次报告的较大规模流行,1986年在天津再次发生Cox A16流行;1987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病人中分离出EV 71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从病人中分离出2株EV 71病毒;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共报告129 106例,死亡78例,从死亡病例中分离的18株毒株,有l7株为C2亚型,仅1株为B型;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小儿手足口病爆发,患儿1 698例,3例合并爆发心肌炎死亡;2000年上海市发生一起幼托机构的手足口病爆发,采集25例病例粪便,分离到13株EV71型病毒;2005年,浙江省疾控中心采集9例手足口病患者5份粪便标本、5份咽拭子和4份疱疹液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检出阳性标本粪便2份、咽拭子4份、疱疹液3份,均为肠道EV71病毒C4亚型。

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 637例,死亡6例;除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83 344例,死亡17例,仅山东省就报告病例39 606例,北京、上海等地也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5例患病儿童陆续死亡,3月31日,上报安徽省卫生厅,期间患者数量持续增加。4月13日,卫生部专家组抵达阜阳。4月23日,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截至5月2日,已报告了病例数3 736余例,死亡22例,主要是儿童。

本市2005年将手足口病纳入传染病报告管理,发病特点主要有:手足口病例有上升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季节,5―7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60.04%。发病主要以城乡接合地区为主,浦东新区、徐汇区、闵行区占44.28%;学龄前儿童,占总病例数75.97%,主要以幼托、散居儿童为主,成人亦有散在病例发生。

2007年上海市健康人群肠道病毒抽检363例,阳性41例,阳性率为11.29%,其中1例病毒为PV III,其余为非脊灰肠道病毒,均未检出EV71型。

3 流行病学

3.1 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健康带毒者、隐性感染者。显性与无症状者感染比例为4∶1(0~4岁)、1∶2(5~12岁)、1∶8(≥20岁),健康人病毒携带率5岁以下为13%,20岁以上为25%,显性病人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3.2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患病期间,口鼻分泌物,粪便及疱疹液具有传染性,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可感染。病人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3.3 易感人群

4岁以下幼儿是本病主要易感人群,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局部抗体和中和抗体),EV71各型间无交叉保护,病例再感染发生率为3%。幼儿园、托儿所易发生聚集病例。天津调查发现,幼托儿童发病较散居儿童高,OR 3.7~7.6倍。也可出现家庭接触发病,有报道二病率约30%,12岁以下儿童可高达77%。

3.4 发病时间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4月开始增多,夏秋季达高峰或易流行。根据日本、英国等欧洲发病资料,该病有周期流行特点,间隔2~4年。

3.5 地区分布

该病全球范围分布,主要集中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

4 预防和控制

手足口病至今尚无疫苗预防,一旦发病没有特异性药物治疗,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4.1 加强日常监测与报告

加强手足口病各项监测,开展疫情分析,掌握流行规律,开展EV71病毒流行病原的型别与变异监测,阐明病毒基因型、毒力、致病性的关系,预测手足口病流行趋势。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有手足口病病例,应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于24 h内进行网络直报。发生流行或爆发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4.2 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加强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要经常室内通风,勤晒衣被。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集体单位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及时送诊、居家隔离治疗和休息;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医疗机构在流行期间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消毒管理工作,避免院内感染。

4.3 控制措施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本病扩散最有效措施。疾控机构接到辖区手足口病流行和爆发疫情时,应立刻派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对手足口病患者的隔离治疗期为7~10 d,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监测体温、口、足、手及皮肤处皮疹,及时发现病人与感染者,及时治疗。

做好病家和疫点消毒工作,尤其对室内空气、玩具、便器,鼻咽、粪便分泌物、接送车辆消毒。做好健康教育,控制集体活动,减少人与人接触机会。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收稿日期:2008-05-01)

上一篇: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 下一篇:社区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