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探究课的困难成因与实施对策

时间:2022-07-06 02:59:42

物理探究课的困难成因与实施对策

摘 要:自2008年秋季开始的江西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给新课改试验中的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探究课的“从做中学”的新理念击起了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及更新教学理念的思想浪花。

关键词:探究课;对策;实验器材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所做、所看、所想谈谈探究课。

一、探究课的困难成因

新课标强调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与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达此目标,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质量,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因此高中探究课和理论课一样重要!但实际的探究课上起来却没有理论传授课那样得心应手,其困难在于:

1.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高

经过初中的科学探究课后,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物理知识传授和习题的解答上,忽视了提出问题并猜想、设计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制约了高中更高层次的科学探究。

2.教师教学的不适应

探究课要求学生猜想、设计实验,交流与合作等,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而课堂教学会变得无法收放自如,教学过程的控制相对困难;另外课堂上有太多的不稳定因素,而这些往往是备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而教学过程的设计相对较难。

3.课时与教学任务的矛盾

新课程下物理课的周课时为三节,但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课需要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花很多时间,这和物理教学任务的完成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对本已学业负担较重的高中生也有较高的要求。

4.实验器材的配备不足

各校物理实验室多是以教材上的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为主体,但随着新教材的开展,探究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得出数据或结论,因此课堂上要利用气垫导轨、光电门、频闪照相机等中学实验室少有的器材,这样会导致探究课难以开展。

二、探究课的实施对策

1.思想上要重视

科学探究是人类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保护、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物理学科应该在本身的特点上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最终都依赖于实施的主体――高中物理教师。所以教师要站在培养创新型国家人才及学生的终身教育的高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借新课改的东风,迎难而上,创造条件扎实上好每一堂探究课。

2.掌控好课堂

事实证明:前一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但没有适时的实验结果的汇报与交流,各个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困难及好的方法都不能显现,不能真实反映人类科学发展过程中艰难与曲折前进的过程;后一种过分担心学生探究中的不可控性,学生稍有动静便加以制止,甚至早早结束探究而讲探究习题,这种探究实质上只探没究,学生没能深入实验,当然更谈不上科学发现。探究课要做到收放自如应做好以下两点:(1)精心备课。探究课的备课主要是备学生:学生的猜想可能有哪些?如何把学生一步步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学生设计实验或者进行实验的难点何在?如何组合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探究的快乐?(2)合理分工。探究课之所以难以调控,关键在于学生的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所以根据课前将学生合理分组后还要对组内学生的具体任务一一界定,如负责操作、负责记录、负责汇报与交流,同时又要求在组装仪器、处理数据时通力合作。通过这种既分工又协作,能较好地达到目的。

3.重在过程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是要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进而体会到知识与技能的建立、学习方法的重要及自身情感与价值观的实现。高中阶段探究课的过程体验主要有两种:(1)实验的探究过程;(2)理论的探究过程。密立根曾说过: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一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前,有时一条腿走在后,但只有使用两条腿才能走路。与初中阶段的只有实验探究不同,高中有理论探究课,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不能认为本课无实验、无新知识可上可不上,或匆匆带过。实际上这是新教材的思想所在,通过展示伽利略的探究过程及思想方法,使学生更能认识到探究活动中应该像伽利略一样,用逻辑推理到猜想与假设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的方法。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上一篇:浅谈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 下一篇:浅析湖南高考政治试卷特点及高考备考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