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目标到图强目标:中国教育应进行发展目标的历史性转换

时间:2022-07-06 10:58:31

从脱贫目标到图强目标:中国教育应进行发展目标的历史性转换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之后,国家发展目标必然发生巨大变化。概言之,过去以脱贫为目标,今后当以图强为目标。中国教育的总体目标当与之相适应。在脱贫目标下,中国教育取得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门槛等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在图强目标下,中国教育该怎样发展?有识之士当深入思考,教育行政当局应作出切实部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系国家制定的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对我国教育肯定具有诸多指导意义。但是,在笔者看来,由于当时国情不够明晰,国人认识上自然具有历史局限性,因此该文件总体上仍以脱贫为目标.其显著特征是:以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导向,而对于人们的教育意愿、国际教育竞争等未予以足够重视甚至还没有清晰的理念。若仍以其指导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将不仅不能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的局面,而且会出现总体上的教育滞后。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教育总体滞后的态势正在逐步形成,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缺乏重大创新性成果,新兴产业和社会服务领域缺乏高端人才等不过是这种态势的冰山一角而已。解决这个问题已然十分紧迫,具体途径是:国家组织修改并重新《刚要》,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设置“图强目标”。

何谓中国教育的图强目标?简略言之,就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适应,以立足目前国情和教育基础但抓紧赶超国际一流教育水准为主要目标导向。这个目标必须切实着眼于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全面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素质,使我中华民族每一成员都具有国际公认的高素质,能赢得应有的尊重;二是培养大量能够进入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任职,或能够胜任重大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的高端人才;三是建立起顺应和引导社会教育意愿、对优化社会结构起明显积极作用的教育结构;四是处理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吸收并参与创造人类优秀文化的关系,使中华民族成为人类文明的积极推动者,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领导者。

笔者注意到:很多有识之士早就提到了教育的“国际视野”,在某些地方,“国际视野”等类似概念甚至进入了官方文件。不久前,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职业教育体系。这都非常有意义,表明许多关注教育的人潜意识中有更高的教育目标,也是我们吁请制定教育图强目标的社会基础。现在,我们不能继续把更高的教育目标埋藏在心里,而应该让它成为明确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机构、地方、系统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国家发展已经对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实现这种目标的可能性。换言之,制定中国教育的图强目标已属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之事。

国家早就提出教育优先发展,对教育寄予厚望。制定教育图强目标,摆脱教育总体滞后局面,应是当前教育的最优先课题。

以图强目标取代脱贫目标,中国教育必须迅速进行发展目标的历史性转换。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浅谈 下一篇:浅谈音乐欣赏教育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