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上善若水”对企业管理者品格塑造的启示

时间:2022-07-06 10:27:57

老子的“上善若水”对企业管理者品格塑造的启示

【摘 要】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上善若水”的命题,以水性喻人性,指出人应该像水那样具有最完美的品格,并将这种最完美的品格具体化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等七个方面。文章以此为启迪,从这七个方面中选择“居善地”、“与善仁”、“政善治”、“事善能”四个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相联系,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品格塑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上善若水 企业管理者 品格塑造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上善若水”。为了对上善若水的内涵予以更深入的揭示,老子又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为七个方面:“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对于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如果从企业管理的视角予以审视,可以发现它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品格塑造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拟联系当代企业管理活动的实际,选择其中“居善地、与善仁、政善治、事善能”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居善地

所谓“居善地”,即是说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总是乐意处于众人所不愿意去的低洼之地,具有“处下”的品性;因而,人也应该像水那样,具有“处下”的品格。对于水这种“处下”的品性,老子给予了很高的赞誉。基于此,老子以水性喻人性,指出管理者要能够很好地进行管理,也应像水那样具有处下的品格。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进行审视,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从老子上述思想中得到启迪,把处下作为自身品格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一定要坚持“善用人者为之下”的原则,以谦下礼让、宽厚包容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员工,切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霸气十足;同时,在利益问题上,要先人后己,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员工之后。只有这样,才能“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即不自我炫耀,才能成就事业;不自高自大,才能充当领导。

老子这种处下的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相吻合。众所周知,现代企业实行的是人本管理,这种管理理念认为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十分强调管理者对于员工的平等与尊重,而这其中就包含着“处下”的含义。

在关于企业管理者具有处下的品格方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这样几项原则:一是在言语和行为上自我收敛,绝不过分张扬;二是对员工谦让和尊重,绝不盛气凌人;三是在利益问题上先人后己,绝不贪图私利。俞敏洪这种“处下”的品格,赢得了集团公司广大员工的高度赞誉与热烈拥戴,无论是一般员工,还是高层管理人员,大家都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这样一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迅速发展成为一家集教育研发、留学咨询、职业教育、文化产业等方面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公司,并成功地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 与善仁

所谓“与善仁”,即是说水由于呈现为液体,没有刚性结构,因而在与万物的接触中,从不以强势相迫,而总是以柔和的方式与万物融洽地相处,具有“柔和”的品性;因而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也应像水那样,做到与人和谐相处。老子以水性喻人性,认为人在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时,也应该像水那样具有柔和的品格,这就是“慈”和“善”。

联系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柔慈”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品格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企业管理者要改“物本管理”为“人本管理”,注重人性化,把关爱企业的员工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中心和出发点,贯穿于具体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诸如:变强制性的刚性管理为非强制性的柔性管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弹性管理,营造员工自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改善的文化氛围,以满足他们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利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等等。这样,就会极大地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去关心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现代企业实行的“人性化”管理,强调对人的平等、尊重与友善,要求企业管理者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为员工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这与老子关于“与善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在这方面,纳爱斯集团总裁庄启传的做法值得赞誉。庄启传是一位富有爱心的企业管理者,他坚持“以人为本”、“员工是第一资本”的企业观,把敬业奉献的员工看作是纳爱斯的最大财富,因此以一片仁慈之心对企业的员工予以了无限的关爱。诸如:在企业实行股份制时,他让职工都成为股东,在工资之外多了份丰厚的回报;当看到一些职工带着干菜吃午餐,感到十分心疼,于是推行了职工免费午餐制,每年该项花费一千多万元;为了引进和留住人才,斥亿元巨资修建了“纳爱斯风华园”,免费为人才提供一流的生活设施;等等。庄启传的这些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因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纳爱斯集团发展成为中国洗涤用品行业龙头企业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洗涤用品生产基地。

3 政善治

所谓“政善治”,是说水在流动过程中,遇阻则让,逢高绕行,入渠而顺,一切皆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从不与自然规律相违背,具有一种“顺势而为”的品性。那么,为政者在政务治理中,也应像水那样遵循“顺其自然”这一原则,而不能逾越客观规律主观行事;换言之,为政治理要坚持“无为而治”的原则。老子十分看重这种无为而治的原则,因为他从水的顺其自然这种貌似无所作为的表象背后看到了其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当然,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它是指要遵循客观规律去作为,而不要违背客观规律去妄为;简言之,无为就是不妄为。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实践表明,现代企业管理也需要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因而,这也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品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首要的自然就是要做到不妄为,也就是不要置企业运营的客观规律于不顾,节外生枝。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不要管得太多和太具体。就是说,企业管理者要大事有所为,小事有所不为,不要越级越权管理,不要事必躬亲,不要对下属提过于细节性的要求,而要给基层管理者和员工一个自由的氛围和空间,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进行自由创造和施展才能,从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联系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情况,新出现的一种“模糊管理”理论,吸纳了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认为在管理过程中,上级对下级只应确定目标值和目的,而不应过分强调具体措施,不应干预下级的具体工作,具有管理目标模糊化、管理过程非精确化的特点,这应该看作是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目前,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越来越为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信念集团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传林的事迹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他把老子无为而治的方法运用于企业管理中,认为企业制定管理制度不能太多太乱,而且在执行管理制度时也应注意“宽”的原则。基于这种认识,在企业管理中,他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选用部门领导上,对员工的具体工作很少发号施令,而是让大家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想办法把工作做好。到各部门去检查工作时,也只是关心地问大家“开心不开心,有没有困难”等,而很少去指挥他们,批评就更少了。他的这种无为而治的管理获得了员工的赞誉和拥戴,因而使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4 事善能

所谓“事善能”,是说“水无常形”,从不墨守拘泥于某一固定不变的形态,而是能够因势随形,具有一种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能力;从性质的角度来说,这同时也是水的一种品性。对于水的这种能力和品性,老子十分赞赏,认为人也应该取法于水,具有根据环境变化而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品格。

在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品格塑造中,善于根据环境变化而随机应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巨增,知识爆炸,不确定性增加,社会需求多样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一切都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之中。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管理者就需要对外界各种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的权变管理理论,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权衡变通,及时采用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和方法,努力实现组织目标、资源、活动等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很显然,这种理论中包含有老子关于“事善能”思想的因素。

在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方面,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厚健是一个突出的典范。空调是海信集团的重要产品之一,自投产以后,曾一路发展顺利。但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传统的空调产品同质化严重,同行业间价格战连连不断,以致使各空调生产企业深陷泥潭,海信集团自然也不能例外。面对客观环境这种急剧的变化,周厚健没有拘泥于被动的局面而束手待毙,而是坚持以变制变的原则,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毅然决定调整产品定位,改生产传统的定速空调为高科技换代产品变频空调。这一果断的决策不但使公司迅速摆脱了同质化竞争的困境,而且在以后的历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阳.上善若水──庄启传和纳爱斯的水文化[J].长三角,2007(6).

[2] 李宏伟.老子哲学对现代管理的启示[J].领导科学,2009(1).

[3] 叶传林.以善治企[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1(8).

上一篇:控制光伏玻璃不良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