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乌兰察布

时间:2022-07-06 12:14:17

莜 面

莜面是莜麦磨成的面粉,在内蒙古地区也是莜麦面食品的统称。莜面的营养成分是其他面粉营养成分的七倍以上。莜面中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份。莜面有五大系列,蒸、炸、氽、烙、炒,共有数十个品种,其中蒸莜面常见的就有窝窝、馀馀、钝钝、饺饺、金棍、丸丸等各具特色的十几种做法。

乌兰察布最家常的就是莜面窝窝,这莜面窝窝做起来可是非常的见功夫。首先莜面必须用滚沸的开水和面,开始和面边倒水边搅拌,使莜面雪花状时,也就是面盆内只有十分之一的干莜面,稍凉即可用手和成面团。待面和好后,揪成小块,搓成像小猫舌头一样又薄又匀的片儿,接着用手揭起,搭在二拇指上卷成筒形,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立在已备好的蒸笼上,形似蜂巢一样,放在沸水锅上蒸10分钟即熟。蒸时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不熟,吃着带沙感,蒸得过火了则软瘫立不起来,吃时则无筋,味欠色减。

乌兰察布人吃莜面更为讲究,分凉汤、热汤两种。所谓凉汤就是用葱姜蒜炝锅后,倒入适量温水,放入水萝卜丝、黄瓜丝、香菜,再因个人口味调入醋和盐,待凉下来之后就可以用窝窝蘸着吃了。做热汤一般用当地上好的羊肉,配以乌兰察布特产的土豆丁和蘑菇丁炖煮,再加上酱油增色,放入食盐调味即可。盘腿坐在自家的火炕上,吃着刚出锅的莜面窝窝蘸着喷香的热汤,真是一种惬意的美食享受。

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官员,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

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 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

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

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就是挑选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扒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操作简单明快,只加一小把盐(也有的不加盐,吃时蘸盐),火候恰如其分,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吃起来又鲜又嫩,十分可口。

因为净手后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得名 “手把羊肉”。

个人感觉吃这个应该也是以咱们四子王旗的最为正宗和地道。

卓资山熏鸡

据考证,卓资山熏鸡制作加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

这里的本地鸡个头大,肉质肥嫩,是家禽肉制品的上好原料。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河北宣化的李珍和北京的张兰太两师傅来卓资山镇办起了熏鸡铺。他们取定县熏鸡和当地卤鸡之长,经过长期摸索,创造了卓资山熏鸡独特的制作工艺,其特点为红润、酥嫩、鲜美,色、香、味皆佳。

黍糕(黄米面炸糕)

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素糕”是不经过油炸这一道工序,做好后蘸上精肉烩菜相当可口。

油炸糕则比较讲究。乌兰察布前山地区的油炸糕具有个儿小、皮儿薄、花样多三个特点,其花样品种分豆馅、糖馅、菜馅三种。豆馅主要为红豆馅;糖馅有红糖、白糖两种;菜馅有绿豆芽、土豆、胡萝卜馅;有地皮菜、豆腐干、土豆馅;有土豆、苦菜、韭菜馅。无论是哪种馅的油糕,吃进嘴里都是里香外脆,脍炙人口。

乌兰察布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黍子的主要产区,由黍子加工而成的黄米糕也成为这一带家喻户晓的佳食美味。在乌兰察布广大农村地区,过节、待客、红白喜事,油炸糕是必不可少的上座美食。于是,现在在乌兰察布地区,很多人把“参加宴会”俗称为“吃糕”,可见“糕”在当地食物中的地位。

丰镇月饼

一种像核桃酥一样,扁扁的没有馅,俗称平民月饼或混糖月饼。它诞生在乌兰察布的丰镇市,故名“丰镇月饼”。

“丰镇月饼”选用当地的优质深井矿泉水,无污染的特级小麦粉,纯胡麻油和一级的白糖、冰糖、蜂蜜等原料,现磨现用,不加任何添加剂,采用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烘焙而成。出品的月饼色泽鲜润、香酥可口、回味悠长。

烤全羊

草原烤全羊可与北京的烤鸭相媲美。它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香味四溢,味道极为鲜美,是招待贵客的佳品,而且也备受中外客人的青睐。烤全羊的做法是:选用两岁左右的膘肥绵羊宰杀剥皮,继之在羊体涂上由姜葱、胡椒、孜然等调制而成的调料,然后把整羊置于架上烤。烤全羊要一层一层地烤,一层一层地吃。乌兰察布的烤全羊数格根塔拉草原的传统而正宗,新鲜的肥羊在大草原上烤熟,金黄的烤全羊用古朴的木车推来,带着草原的气息,带着远古的味道。

上一篇:德兴源烧麦 下一篇:浅谈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