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25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05 09:26:34

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25例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25例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0~62岁(43.6±12.0),病程1~15年(5.0±1.9年);对照组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8~60岁(42.2~11.9),病程2~10年(4.9±2.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所选病例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学术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胁痛,1例出现胸闷,均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且排除其他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及精神病、糖尿病,经B超和(或)CT及MRI证实为肝硬化。治疗组25例中,10例伴腹水,l例同时伴有腹水和胸水,l例同时伴有腹水和阴囊水肿,9例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6例可见肝掌。病原学检查:HBsAg、抗HBc、HBVDNA均阳性25例,HBeAg阳性10例;对照组20例中,8例伴腹水,无胸水及阴囊水肿病例,7例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4例可见肝掌。病原学检查:HBsAg、抗HBc、HBVDNA均阳性20例,HBeAg阳性6例;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方法与指标:在治疗过程中,门诊患者以周为单位,记录症状、体征,住院患者随时记录肝功能:住院患者每10天检测1次,门诊患者每月检测1次,所有患者每月检测1次三大常规,透明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前肽(PIIIMP),腹部B超;每3个月检测1次HBVDNA,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PCR试剂盒由深圳某公司提供,HBVDNA定量>1000copies/ml判定为阳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每日1次,每次100mg;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的同时,服用中药汤剂:黄芪20g,丹参30g,红花10g,三棱10g,鳖甲15g,郁金15g,枳壳10g,当归25g,白茅根30g,鸡内金20g,蒲公英20g。有腹水时加用大腹皮10g,茯苓20g,泽泻15g;阴囊水肿,胸水时去三棱,加用小茴香5g,葶苈子2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每2周复诊1次,疗程6个月。

两组病例可根据病情选用支持、保肝药物:如还原性谷胱苷肽1.2g,每日1次静脉滴注,六合氨基酸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口服维生素E及其他多种维生素;若白蛋白

疗效标准:①显效:症状、体征好转,肝功能正常,ALT、AST均

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详细情况见表。

讨论

本病属于“肝郁、积、痞块”等范畴,晚期属于“臌胀”等之类。由于肝病日久,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肝失健运,则出现腹胀、胁痛、纳差;肝郁气滞,则血行不畅,久之郁血积聚,脉络受阻,症见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脾胃受累,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水湿与血瘀蕴结,日久不化,痞塞中焦,腹部逐渐胀大而成臌胀。本病是由肝、脾、肾受病,气滞、血瘀、水蓄而成;治则为活血化瘀,软坚通络,健脾行气,滋肾柔肝,并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用药,中药汤剂以丹参、红花、三棱、鳖甲为君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棱“化瘀之要药”,缪仲醇:三棱“唯甘不大甘,辛不大辛……不伤良好之气血”。《药品化义》:红花“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以郁金、枳壳、黄芪、当归为臣药,疏肝理气,益气补血,与滋阴潜阳的鳖甲配伍,使活血而不伤正。佐以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鸡内金、蒲公英与三棱配伍,消积导滞,健脾胃,《本草衍义补遗》:蒲公英具有“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等作用;肝病患者的消化道运动减弱,使消化道对细菌毒素的顺应性机械排空作用减弱,抗体、溶菌酶、黏液及酸碱分泌减弱,有利于细菌及毒素的产生,更兼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床的扩张、瘀血,使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及糜烂,有利于肠毒素的吸收,

加重肝脏炎症,促进肝纤维化,故应用鸡内金、蒲公英、三棱,促进消化道顺应性排空,清除毒物,加强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祛瘀生新;有腹水时加用大腹皮、茯苓、泽泻,利水消肿;阴囊水肿、胸水时加用小茴香、葶苈子,《金桂要略》:“病痰饮者,以温药和之”,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疏肝理气,温肾祛寒,葶苈子泻肺逐水,通调水道,二药配伍,加速积液的吸收和消散。诸药合用共奏化瘀软坚,健脾消滞,滋肾柔肝,利水等功效。

本组结果表明,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在缓解症状、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中西药具有协同作用;在抗病毒方面中西医结合组HBVDNA阴转率优于单纯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50

上一篇:杞药消渴口服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下一篇:产前远程监护技术的应用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