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在服用吗啡类止痛药时应注意哪些不良反应

时间:2022-07-05 08:25:41

肿瘤患者在服用吗啡类止痛药时应注意哪些不良反应

目前,口服的吗啡类止痛药已经被广泛地用于肿瘤病人的止痛治疗。此类药物包括美施康定、可待因、美沙酮、度冷丁(哌替啶)、安那度(安侬痛)、镇痛新等。临床实践表明,病人在口服此类药物时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对此肿瘤患者及其护理人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那么,肿瘤患者在服用吗啡类止痛药时,应注意哪些不良反应呢?

一、服用吗啡类止痛药可导致病人便秘

便秘是服用吗啡类止痛药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病人在服用此类止痛药时,应积极预防便秘的发生。具体防治措施有:1.在饮食中,病人应多吃一些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2.病人应增加运动量,并做腹部按摩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3.病人可适当服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必要时,可服用导泻剂(如石腊油、酚酞、番泻叶、麻仁丸等)。

二、服用吗啡类止痛药可使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在服用吗啡类止痛药的病人中,约有60%的人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一般来说,此症状只在病人服用此类止痛药的最初几天内出现。之后,这种症状会逐渐消失。因此,病人不必在服用此类药后一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就停药。那么,在服用此类药物时有没有防止恶心呕吐的办法呢?有如下一些办法可供您选用:1.病人可在服用吗啡类止痛药的同时,服用胃复安或甲哌氯丙嗪等具有止吐作用的药物。2.可用针灸的办法,针刺足三里、内关等穴位。3.可口服维生素B6。4.服药后恶心、呕吐剧烈者或不能进食者,可采取给药或阴道给药的办法治疗。

三、服用吗啡类止痛药可使病人出现呼吸抑制现象

服用吗啡类止痛药可使病人出现呼吸抑制现象。其表现是: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呼吸变浅,还可出现口唇青紫等现象。但此症状的发生率远低于此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而且这种呼吸抑制现象一般在病人服药3―5天后可消失。当然,出现呼吸抑制现象,对病人来说,有一定的危险性。过去,人们认为,肺癌患者或合并有肺部感染的肿瘤患者,应禁用吗啡类药物治疗。但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当疼痛已经成为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时,进行有效的止痛治疗,有延长肿瘤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所以还应坚持使用吗啡类药物止痛。但在应用此类止痛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病人在开始服用吗啡类止痛药时,应小剂量地服用。之后,可逐渐增加药量。2.病人在服用此类药物时,应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同时应持续或间断地给病人吸氧。如果病人因服用吗啡类止痛药出现呼吸抑制时,可用纳洛酮急救(将一定量的纳洛酮加入生理盐水中静点)。必要时,病人在服用此类药物时,可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四、服用吗啡类止痛药可引起病人嗜睡

部分患者在数次服用吗啡类止痛药后可出现嗜睡的症状。但此时,吗啡类止痛药的止痛效果一般较好。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减少此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并应寻找出此类药物适应病人的最低有效用药量,然后按照摸索出的最低用药量用药。

五、长期服用吗啡类止痛药可产生耐药性

病人长期服用吗啡类止痛药,可出现耐药性。但此种现象常和其用药不当有关。最常见的原因是:1.病人长期用药的剂量不足,止痛作用不充分。2.病人违背了“按时给药”的原则,而采用了“按需给药”的方式。“按需给药”是指等到患者疼痛时才给药。一般来说,随着病人病情的发展,疼痛的症状也会逐渐加重,故病人服用吗啡类止痛药的剂量也应有所增加,这与患者的病情发展有关,故不可将此种情况视为患者产生了耐药性。

六、长期服用吗啡类止痛药的病人,在突然停药时,可出现戒断综合征

长期服用吗啡类止痛药的病人,在突然停药时,会出现戒断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周身不适、困倦、烦躁、多汗、流泪、流涕。严重者会出现抽搐。所以,在病人要停用吗啡类止痛药时,应逐渐减量,缓慢停药,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上一篇:如何治疗母乳性黄疸 下一篇:怎样用药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