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05 06:34:30

论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 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作为现代舞蹈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近些以来,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加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事业的迅速发展,舞蹈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开展起来。文中主要围绕塑造学生美的形象、加强动作美的理解和表现、发挥审美的主体性以及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这四方面来探讨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舞蹈教学;审美能力培养;动作美

舞蹈教育是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学科,是属于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艺术教育,具有着较为独特的审美形式,是当前审美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还可以调节学生的精神力量以及体力。因此,舞蹈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十分特殊而独到的作用,它可以提高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职院校舞蹈中审美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内外的气质

舞蹈教学作为美育中最理想的展示形式,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审美方面的鉴赏力以及对丑方面的鉴别,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表现对美的愿望与创造美的能力不懈追求,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内在以及外在的气质。比例舞蹈《雀之灵》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了优美的体型以及高雅的气质。

(二)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全面培养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舞蹈教育是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以及潜能的挖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舞蹈的表现既有形象性,又具有抽象性以及多义性等,它并不是使用具体的动作,而是大部分需要借助人的想象来进行感悟的。在舞蹈审美中需要培养出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例如舞蹈作品中《奔腾》。

(三)有利于培养出大学生完美的人格

舞蹈艺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充满了真、善、美,同时也是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教育,使得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较容易地接受心灵的洗礼,并且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人格,全面促进了完美人格的形成。例如在舞蹈作品《五壮士》与《黄河》中可以感受一种强烈的爱国之心,使学生很容易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二.教学中努力塑造学生美的形象

形体美通常是指人体外表形体的匀称、和谐以及健美。所以,身体的整体指标与比例需要适度。形体美大都是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但是由于身体的围度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造的,身体的形态也是可以因肌肉体积的大小而产生新的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脚位、手位、把杆以及脱把来进行练习,全面培养出学生正确的行走以及站立姿势。比如:在课堂的练习中需要学生的头部正直及两肩放松,同时还要做到背要直、挺要胸、立腰、收腹、臀部以及两腿肌肉收紧等。学生通过把杆的练习,能够使学生的腿部以及臀部肌肉得到良好的改善。正确地目视前方,能够保持与发展人体脊柱形态和产生曲线的美。规范的把杆练习需要经常性的刺激臀大肌和髂腰肌、股四头肌以及股二头肌等各个腿部及臀部的肌肉,从而使得练习者的腿部以及臀部肌肉形成上收,下肢进行拉长,将重心升高到腿部及臀部从而使身体线条更加优美。在舞蹈练习我们通常需要进行各种组合,合理的组合这些动作可以把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之间动作很好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把组成各个环节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样的组合能够更好的协调好全身肌肉,对改善舞蹈练习者的身体形态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综合的训练不仅可以去减少身体其它多余的脂肪、消耗热量,同时还可以使身体各部位的关节、肌肉以及韧带得到全面均衡的锻炼,向匀称和健美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培养正确的姿态,全面塑造出健美的形体目的。

三.加强学生对动作美的理解和表现

动作的优美是指在舞蹈练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动作协调组合,是人舞蹈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美。舞蹈动作美意思是指通过个体或者群体以形体动作组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全部动作都会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同时在动作的方向、速度以及力量上都会有着十分明显地表现出运动的主动色彩。舞蹈中各种练习姿势都会发生有序的变化,他们变化包括了力量、速度、节奏以及韵律等。学生通过对舞蹈练习可以使某些个部位发生一定变化,在各个方位正确的用力方法以及每一个动作所发生变化中需要精确感觉和慢慢的体会。在这些练习舞蹈中,我们需要增强学生自身的协调性。让学生可以在练习中全面的体会到动作的节奏、发力、方向变化以及身体姿态产生的各种特殊要求,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在各种舞蹈练习中充分地感受到动作美是舞蹈美的一个核心特质。在现实中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不一样的表现,它不仅体现了动作的有力程度以及产生幅度的大小上,同时也体现在对动作的全面理解上。只有对舞蹈动作进行充分的理解,才会使学生的表现更加出色。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性

学生是作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同时也是提升审美能力以及提升审美素质中培养的主体。由于舞蹈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审美因素,舞蹈训练虽然离不开教师指导,但是教师是无法取代学生自己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新境界。舞蹈教师也需要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舞蹈内涵,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体会舞蹈其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全面培养出舞蹈创新力以及爱美审美的情操,展示自我健康的个性,培养良好的思想品格。主要实现的方法有这些四点:首先是通过动作美以及形体美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问题。(2)其次是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着装规范、得体,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美的信息,从而激发和感染学生整个心灵的美。(3)再次是需要加强规范礼仪动作要领的训练。(4)最后是将课堂规范行为全面地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来。

五.提升大学生舞蹈艺术修养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不仅是文化知识水平方面的提高,同时还需要在审美观念、理想、意识、修养、能力、感受和情趣以及品质的提高。虽然舞蹈这种艺术无法完全代替美育方面的教育,但是舞蹈艺术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一个的情操、纯洁人的心灵,是作为美育的一个中心环节,艺术美作为是美的集中化体现,这是可以肯定的。舞蹈的审美观教育脱离不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离不开大学生的自身艺术方面的修养。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其实是通过舞蹈审美实践课程来作为主线开展舞蹈审美能力方面的训练培养。开设舞蹈课程可以让大学生了解舞蹈学科的基本内涵,领悟舞蹈艺术的精髓,感受舞蹈的民俗风情,体验舞蹈艺术新境界。从而更好地全面地、多元化地学习好舞蹈课程,把握舞蹈魅力的关键所在。舞蹈艺术修养是十分重要的,而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舞蹈所具有的独特性是其它课程不可取代的,它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十分有用的,舞蹈不但可以健美、健身,而且还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仪态。

六.总结

培养大学生舞蹈审美能力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需要凭教师自身的力量,同时也需我大学生自已一起参与进来,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舞蹈教育在现实中的作用,把握好舞蹈审美能力培养规律,通过有关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并且还需要通过教学课不断地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审美能力,才能为国家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希望舞蹈审美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迟福子.试论“人体美”与“舞蹈美”,民族教育研究,2002,13(3).

[2]蒋含真: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9 年 10 期.

[3]吴丽萍: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戏剧丛刊》,2009 年 4期.

上一篇:森林公园规划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