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更新 合理应用

时间:2022-07-05 05:42:55

不断更新 合理应用

摘 要:本文从学校的信息化硬件发展情况的多方面详细介绍入手,注重结合学校设备实际情况,多方面开展好软件的应用,多角度阐述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 三通两平台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1 建设现状

吉化第三小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吉化公司化机厂子弟学校;2011年8月,正式划归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现有南北两座教学楼,占地12464.3平方米,建筑面积10971平方米,现有44个教学班,学校现有44个普通教室,有卫生室、微机室、电教室、音乐、美术、科学、舞蹈、图书等17个专用教室。以上各室都有网络接口。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几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了以校长、主任为首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了信息化办公室,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在软、硬件建设上及现代信息教育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用政府财政投、租用、自投结合的方式,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建成了软硬件设施功能较全、包含部分新设备的吉化第三小学教育信息化系统。现在我校建有以信息中心为中心,信息点(有线、无线)遍布校园所有办公室、教室、各功能室;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有一定地位。

到2015年12月,现有的硬件系统有: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数字化图书系统、校园公共广播系统、网络教学与多媒体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在硬件方面,全校有联网电脑318台,联网学生计算机室3座,连网的普通教室数44个、办公室27个、美术教室1个、电子琴教室1个、实验室2个,多功能厅2个,Led显示屏3组,白板50套(一体机25套,分离式25套),与教育局联网监控摄像头41个,视频会议系统1套,电话系统1套,服务器2台,资源总容量2T,可存储容量59T(网络云盘),联通、移动双30兆外网光纤接入,H3C MSR3660路由器1台,H3C 5560核心交换机1台,1000兆光纤骨干核心交换机,100/1000兆至桌面,无线48点,覆盖全校主要教学场所。

2 应用现状

在软件及应用方面,学校通过各层面的调研,结合学校实际,本着实用、够用实现了学校多个层面的信息化,最终达到用活。如:教师管理信息化、备课管理信息化、课堂教学信息化、德育工作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校园整体信息化程度较高,应用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整合、融合形式课时覆盖率达91%以上。

2.1 信息化走进课堂

“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白板,教师运用白板等多媒体进行互动教学,通过音、视频、动画等灵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减轻了教师的言语量,极大的提高了教学实效。

2.2 信息化基础知识培训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教师的整体应用水平是分不开的,因此学校从基础培训入手,进行了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WPS和WORD文字编辑系统、Excel、WINDOWS XP win7 win8 win10操作等基础培训。

2.3 课堂设计培训

通过开展怎样说课、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评课、怎样设计网络教学课等多项培训,在培训中使教师明确了信息化的重要地位,促进教育信息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4 网络运用培训

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是网络的综合运用,为了更好的契合教师网络运用需要,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培训:最基本的上网操作培训;用新浪、QQ、网易、搜狐等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的培训;利用百度、谷歌、360、搜狗、必应等搜索工具进行资料搜索的培训;针对中国继续教育网、新浪、网易、QQ等的博客建立、美化的培训;QQ群建立及使用方法的培训;如何利用飞信进行免费短信发送;如何运用微信进行家校沟通;如何充分发挥校内外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系列培训极大的强化了教师的信息化提升。

2.5 课件设计培训

每位教师制作课件的情况是保证教育资源有效提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更好的进行课件制作,我们进行了PowerPoint、AW、Novoasoft ScienceWord、FLASH培训,在制作过程中培训教师,也为大容量课件库作充分的资料准备。

2.6 录播系统应用

为更好的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市教育信息中心在深入调研的情况下,结合学校实际,为我校配置一套现代中庆全自动录播系统及一台存储式服务器。使得优质资源班班通得以实现,并且逐步建立资源服务平台。

学校领导研究确定,设备要管好用好,本着这个原则,操作者充分挖掘录播系统的利用价值,结合学校的网络状况,从建成到现在已经进行了课堂教学、法制教育讲座、家庭教育讲座、典型班队会等一系列活动的录制、直播,并把视频上传服务器,为错过直播的师生提供点播。因为是在局域网内,服务器运行速度得到保障,并且净化了网络环境。

录播系统及吉化第三小学校教育云平台的建成,解决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全校师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观看一些场景的直播、点播,极大的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使得优质资源能够人人受益。

2.7 设备信息管理电子化。

教育信息化中的管理现代化明确要求管理的方式方法,要逐步向现代化迈进,为了更好的落实管理现代化,我们实时监测到每台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情况,学校建立了电子档案,明晰了每台设备的责任人,清楚的看到设备情况。

2.8 用好免费资源,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我校硬件现状,不能够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存储要求,我们广泛的搜集互联网免费资源,提供存储空间。向老师推荐使用百度网盘(免费2T空间),360云盘。这样既节省了购买硬件的资金,也为资料的有效流转提供方便,达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随时使用自己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随时随地共享自己的资料给需要的人,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3 体会与反思

我校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与时代的快速发展的需求和先进学校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对于打造高端互联网+智慧教育还有很大距离。信息化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社会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信息化不仅仅具有生产力(生产技能和生产工具)发展的内涵,更重要的,信息化意味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调动全校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初步建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从人员素质、人员应用信息化能力上不断加大力度,使我校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全市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http:///ewebeditor/uploadfile/2014/11/13/20141113104447859.pdf

[2]教育部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http:///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9/20120329140800968.doc

[3] 孙祯祥,任玲玲,郭旭凌.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与评价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4.12.

上一篇:信息时代下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 下一篇:论围绕互联网热点开展营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