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玉米褐斑病的重发原因与综合防治

时间:2022-07-05 05:34:18

冠县玉米褐斑病的重发原因与综合防治

摘要 2010年冠县玉米褐斑病发生严重,介绍其症状和发生特点,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加强健身栽培、种植抗病品种、适期开展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褐斑病;特点;防治;山东冠县;2010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88-01

冠县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西部,夏玉米是该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褐斑病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已上升为玉米生长中后期重要病害,严重制约了玉米安全生产,特别是2010年玉米褐斑病在冠县重发生,该病造成叶片提早干枯,影响产量。据调查,一般减产5%~10%,严重发生地块减产20%以上。为此,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大量田间调查,认真分析了其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发病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先在顶部叶片尖端发生,叶片和叶鞘相连处易染病,病斑最多,病斑易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小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多个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形。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和叶脉上出现较大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组织易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发黄褐色粉末,叶片干枯,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部发病多发生在茎节附近,遇风易倒折[1]。

2 发生特点

玉米褐斑病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孢子在叶片表面的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入危害[2]。

2.1 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重

据县植保站2010年7月26日调查,病田率55%,一般地块病株率16%~29%,严重地块病株率60%以上;病叶率一般7%~11%,严重地块达35%。

2.2 发病急,传播快,时间集中

2010年冠县玉米褐斑病大面积发生在7月下旬,此时玉米处在八至十片叶期,大约1周内全县夏玉米大面积发生褐斑病。

2.3 品种间表现差异大

经调查冠县种植的主要品种,浚单20号、郑单958号、浚单18号、鲁单981号,聊玉18号等品种普遍发生,发生程度重,尤其是浚单20号、郑单958号2个品种发生最重。登海9号、登海11号、蠡玉37号等品种发病轻。

2.4 发病程度因种植条件而异

播种密度大、长势弱的地块发病重,种植密度小、生长健壮的地块发病轻;靠近路边、地头的植株发病轻,地块中间的植株发病重;土壤瘠薄的地块发病较重,肥力高的地块发病轻;地势低洼、田间积水的地块发病重。

3 玉米褐斑病的重发原因

根据田间观测调查资料分析,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抗病性、耕作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3.1 气候条件适宜

气候条件适宜是玉米褐斑病发生重的主导因素,2010年6月底至7月中旬冠县降雨多,田间湿度大,是发病重的关键因素。2010年7月1日全县平均降雨90 mm;7月19日全县平均降雨102 mm,最多的达140 mm,桑阿镇、贾镇、辛集、范寨、定寨等乡镇的部分地块田间积水,为褐斑病的发生创造了极有利的环境条件。

3.2 品种抗病性较差,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

玉米品种抗病性差是发病重的重要因素。不同玉米品种,对褐斑病抗性差异明显,含黄改系亲缘的玉米杂交种抗性较差,如郑单958号、浚单20号等。冠县种植的郑单958号、浚单20号、浚单18号、聊玉18号等易感病品种,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0%以上,成为导致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3.3 大面积秸秆还田,田间菌源丰富

近几年来,玉米秸秆还田率近100%,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导致病菌在土中大量积累,田间菌源丰富,形成了病害发生的基础条件。

3.4 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近年来,种植密度不断增加,田间通风不良。同时,耕作方式以旋耕为主,耕层浅,一方面影响植株根系下扎,另一方面病菌在土壤表层积累;此外,施肥以氮肥为主,忽视了磷、钾肥的施用,特别是钾肥、微肥的施用,植株抗病力降低。

3.5 防治不力,重视不够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玉米生长中发展较快的一种病害,农民对该病的防治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少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即使进行药剂防治,用药时间也相对较晚,防治效果较差。

4 综合防治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采取加强健身栽培、种植抗病品种、适期开展化学防治等措施综合防治玉米褐斑病。

4.1 加强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能力

4.1.1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实施配方施肥,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防止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补施微肥。不(下转第191页)

(上接第188页)

用病株、病叶作饲料或沤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玉米苗期追施苗肥,一般追施复合肥150~225 kg/hm2,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3]。

4.1.2 清洁田园,减少菌源。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残体,发病重的地块禁止秸秆还田,秸秆集中处理,减少初侵染菌源。对重病地块实行轮作倒茬,改种棉花、花生、蔬菜等作物。

4.1.3 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一般种植密度应控制在5.25万~6.00万株/hm2,防止密度过大或过小,促进玉米植株健壮生长。

4.1.4 合理排灌。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创造不利病害发生的环境。遇旱及时浇水,保证植株对水分的需求。

4.2 推广抗病品种

大力推广种植适合冠县生态条件的抗(耐)病品种,如登海603号、登海11号等登海系列及其他抗(耐)病品种,压缩易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

4.3 化学防治

在玉米四至五片叶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褐斑病的发生。在玉米七至八叶期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等药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要均匀[4]。为提高防效,可在药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或尿素等,促进玉米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多雨年份,施药7 d后视病情进行再次防治,喷药后6 h遇雨应在雨后补喷。

5 参考文献

[1] 姚丽,姚红.鲜食甜玉米常见病害发生与防治措施[J].吉林蔬菜,2010(5):73.

[2] 周克请,李元良,王东升,等.玉米褐斑病要提早预防[J].天津农林科技,2010(4):38.

[3] 贺飞,秦小龙.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75.

[4] 王玉堂.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科学实验,2010(6):9.

上一篇:东北油豆在南方的引种试验 下一篇:春大豆高产栽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