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

时间:2022-10-30 05:08:17

冠县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

摘要 阐述了冠县棉花花铃期的生育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田间管理关键技术措施,包括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中耕培土、适时整枝、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山东冠县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049-02

Field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Cotton in Flowering Period in Guanxian County

GUO Yue-qing

(Guanxian Agricultural Bureau in Shandong Province,Guanxian Shandong 252500)

Abstract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otton in flowering period in Guanxian County were elaborated,the key technical measures of field management were formulated combination with production practice,including applying flowering fertilizer heavily,adding the top cover fertilizer,intertill and banking,timely pruning,chemical control,control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etc.,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cotton;flowering period;management techniques;Guanxian Shandong

冠县位于山东省最西部,地处冀鲁豫3个省的交界处,在棉花生产上大力推广了抗虫棉超高产栽培技术、早发早熟防早衰丰产技术、棉花轻简化生产技术及选用良种地膜覆盖、科学化控、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用增产技术,提高了棉花产量和棉农的科技水平,增加了棉农收入。结合冠棉4号生产实际,将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棉花花铃期生育特点

冠棉4号,属于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27 d,株高98 cm,植株坚韧抗倒,中后期长势强,种植密度在42 000株/hm2左右,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非常适宜在山东省及相同生态区作为春棉推广种植。从7月初开始开花到8月中下旬棉铃开始吐絮为花铃期,历时50~60 d,是棉花全生育期中最长的一个阶段,也是棉花“三桃”(伏前桃、伏桃、早秋桃)形成的主要阶段。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期决定了棉花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花铃期是棉花需肥、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花铃期管理要以肥水为中心,因此搞好花铃期管理对棉花的生长非常有利。

2 田间管理技术

2.1 合理施肥

2.1.1 2.2 适时整枝

通过整枝、打顶等工作,能够对棉田的通透条件进行极大地改善,可以促进棉铃的成熟,对烂铃与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有效地控制,对棉株内营养物质的分配进行调节,集中地供应开花结铃的需要,促进成铃率和铃重的提高,减少晚秋桃的发生,进而促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4]。一是打顶心。打顶的时间要根据植株的长势进行决定。一般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要选择在晴天进行。二是打边心。打边心可以改变果枝的顶端优势,控制棉株的横向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养分集中,提高铃重,一般自下而上分次打去边心,打边枝的时间8月5―10日进行,下部留2~3个果枝,中部留3~4个果枝,上部视棉株长势和初霜期灵活掌握。长势偏旺的棉株应分次去叶枝、抹赘芽、摘老叶、打边心、剪空枝,也可合理利用缩节胺加以控制,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棉株多结铃、结大铃[5]。

2.3 中耕与培土

花铃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可减轻草害,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防止根系出现早衰现象。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影响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导致后期出现早衰现象,造成蕾铃的脱落。培土可在中耕的基础上进行,以利于灌溉、排涝及防倒伏。

2.4 化学调控

化学调控能够对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进行有效地调节,促进养分向蕾、花、铃等结实器官输送,防止植株发生徒长现象,对根系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可以促进植株抗性的增强,使棉铃的成熟时间提前,减少烂铃和烂桃出现的几率。化控要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灵活适当”的原则[6]。一是初花期。有5%棉株见花,时间在7月5日左右,用缩节胺37.5 g/hm2左右,对水450 L/hm2,快速均匀地进行喷施。二是盛花期。50%棉株第4个果枝已见花,时间在7月20日左右,用缩节胺30 g/hm2左右,对水450 L/hm2,快速均匀地进行喷施。三是在打顶后10 d左右进行,时间在8月5日前后,用缩节胺45 g/hm2左右,对水600 L/hm2,快速均匀地进行喷施。主要为了控制后期赘芽丛生,打顶后二次生长和封群尖,切断无效花蕾,集中养分供伏桃和早秋桃,增加铃重。同时,化控还应按照因苗制宜、灵活运用的原则,对晚发、弱苗、易早衰棉田要因苗制宜,合理调控,一般只在初花期进行1次化控,用药量减少到15~30 g/hm2,对水600~750 L/hm2,盖顶快速均匀喷1次,对地力壮、长势旺的棉田可以适当增加药量和增喷次数。

2.5 综合防治病虫害

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的高温多雨季节,是各种病虫害的多发期。花铃期主要的病虫害有:棉铃病害(角斑病、铃病)、棉花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伏蚜、3代棉铃虫、4代棉铃虫、蓟马、盲蝽象、红蜘蛛等,应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棉角斑病的防治上,可选择65%代森锰锌5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喷雾。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上,用70%甲基托布津液180~225 kg/hm2进行土壤处理,若局部发病时进行局部处理。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复硝酚钠等叶面肥,每隔10~15 d喷1次,连喷3~4次,可取得比较明显的防效。总之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用药的原则。红叶茎枯病的防治上,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喷施1%硫酸钾,或2%尿素,或0.1%硫酸镁液2 250 kg/hm2。

棉铃虫的防治上,可选择1.8%阿维菌素、15%茚克威(安打)、0.2%甲氨基阿维菌苯甲酸盐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喷雾,进行防治。盲蝽象的防治上,可选用混合药剂进行防治,药剂一般应具有触杀、内吸等功能。常用的药剂包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甲氨基阿维菌素等,可兼治蓟马、烟粉虱等。棉虫螨的防治上,可选用四螨嗪、哒螨灵、阿维菌素、快螨特等药剂进行防治。

3 参考文献

[1] 柯志强.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J].科学种养,2013(6):19.

[2] 蔺明芬,高金权,卢东琪,等.天津市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3(4):17-18.

[3] 王士红,杨中旭,李秋芝,等.鲁西地区抗虫棉花铃期管理技术措施[J].棉花科学,2013(5):49-51.

[4] 王礼兵.棉花花铃期高温干旱的危害及防灾减灾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58-59.

[5] 葛琳.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2012(5):15-16.

[6] 杨莹娜.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13):15.

上一篇:山野豌豆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研究 下一篇:大麻的生物学特性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