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中的联想思维

时间:2022-07-05 05:33:50

文学创作中的联想思维

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和斯塔林茨经上百次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想

关系。实验表明,联想思维是所有思维中最活跃的,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和跳跃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联想是物象之间的深层联系,这种深层联系未必符合逻辑,但又显得合情合理,非逻辑的表达不是企图说服,而是通过形似与神似的深层联系去感染,从而触动灵感与顿悟。

文学拒绝理性思维的直接表达,文学也不需要判断和推理,文学的深刻与思考体现在物象构成的特定

情境。或是触景生情,或是睹物思人,或是发人深省,或是豁然开朗,都依赖于特定的情境。物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一旦为人所感知,便赋予了人的情感与思考,物象就不再客观了,便成为寄寓了情感与思考的文学意象。物象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也没有非逻辑的联系,物象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物理的,自然的联系。意象之间则是一种非逻辑联系,这种非逻辑联系,融合了人的情感,表达的是人的灵感和顿悟。

散文中“形散神聚”,指的是物象之间深层的联系,“神“是散文的主旨,这可以是情感的起伏跌宕,

也可以是心灵的顿悟,还可以片刻的灵感。坡“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仅寥寥数字,竟然囊括了泛舟、夜游、明月、赤壁、诵读、吟唱、诗、歌等多种文学意象,其联想自然丰富,呈现出跳跃性特点。由“客有吹洞萧者”其声“如泣如诉”,联想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的曹孟德之诗,由“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联想到“一世之雄”的曹操而今消失的无影无踪,感慨人生虚无,这即是作家情感的起伏,也是灵感的顿悟。联想思维的跳跃性符合人类情感的特点,能把一种情绪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转换是在瞬间完成的,不需要推理与演绎,不需要任何思考,而是潜意识的自由流动。

联想思维的跳跃性,是人脑中物象与意念瞬间的组合,这种组合是非逻辑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一种壮阔的空间意象,虽然也是一种客观物象,但绝不在人的视觉范围之内,也只能依赖想象才能获得。接下来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又是对人生短暂的慨叹,是一种极度夸张的时间意象。两个意象之间的转换给人以猝不及防的感觉,联想跨度之大出人意料,这也是联想思维跳跃性的集中体现。李白诗歌中的联想极具跳跃性,《行路难》由“金樽清酒”到“玉盘珍羞”,由“停杯投箸”又到“拔剑四顾心茫然”,由“黄河冰塞”到“将登太行”、“垂钓碧溪上”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意象组合,完全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李白依赖联想思维的跳跃性,非逻辑性,抒怀和表达的完全是主观感受,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

联想思维的非逻辑性,只是不符合生活表面的逻辑,其实正是事物与情感的深层联系,所以,显得合情

合理。台湾诗人余光中运用联想思维把乡愁与邮票、船票、矮矮的坟墓等系列意象组合起来,联想奇特,但合情合理,使乡愁这一人类普通的情感表达的深刻而沉重。尤其最后一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更是催人泪下,震撼人心。诗歌描写抒发的是乡愁,但表现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因为战争,台海两岸处于长期隔绝状态,一首小诗激起了两岸读者,特别是台湾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共鸣,联想思维就不仅仅是诗歌本身的艺术手法了,而是化成了一个时代两岸人民普遍的情感。

文学创作依赖联想思维传情达意,与逻辑推理、逻辑论证及逻辑判断相比显得简洁而概括,联想表情

达意的途径不是说服而是感染,联想思维施加的影响比起理性的说服与论证更加有力而持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象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古往今来的社会现实。诗句只有十个字,所以能传达出如此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主要依赖于系列的文学意象,依赖于联想思维将这些具有鲜明对比色彩的意象组合起来,从而使传情达意简洁而概括,影响深远而持久。

意象之间的非逻辑联系是依赖联想完成,所以,联想思维是所有文学创作中通用的思维方式,联想思

维也是所有创作者最擅长的思维方式。联想可以是物象之间的,也可以是物象与事理之间、物象与概念之间、物象与推理之间、物象与判断之间的,但事理与事理之间,概念与概念之间,推理与推理之间,判断与判断之间不能产生联想,事理、概念、推理、判断之间也不可能产生联想,因为文学不是逻辑思维,而是形象思维。

宋久生: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华兹华斯与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 下一篇:浅析《傲慢与偏见》片断中的权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