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促进与提升

时间:2022-07-05 04:39:28

浅析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促进与提升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一个企业,尤其是对大型集团公司而言,商机稍众即逝,财务管理能否实现信息化,财务信息能否得到及时准确的归集,会计处理工作能否规范运行,对公司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地位。本文作者以所在的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为例,探讨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促进与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提升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现代网络环境实现的财务管理信息在预算、核算、分析、监控等方面的实时集成,满足快速准确财务决策的需要。财务管理信息化,充分体现信息在财务监控中的价值,强化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角色而实施的战略性变革。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经营管理者更新思维,转变理念,培养财务管理综合型人才,理顺管理流程,积极应对并加快改进,以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变革给公司带来的新变化。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与特点

笔者所在的集团公司实现了以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为代表,财务预算管理、资产集中管理等为分支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搭设和正常运行。

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是将集团公司各单位分散的资金统筹在集团公司掌控的“资金池”中,通过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资金流入、筹融资方面汇集形成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拳头”效应;在资金支付方面实现资金按照年度、月度、每日的资金流出预算控制,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置系统业务流程的审核和审批,使资金支付更加科学有序并赋予了严格的规范性。

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是通过“一套标准、两个平台、相互链接、自动集成”的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理念的运行,以集团公司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和会计信息化建设体系为基础,实现集团公司会计信息集中,各层次合并会计报表自动生成,提升集团公司整体层面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的作用。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实施与运行对公司财务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管理手段、会计信息的标准化、核算的规范化、财务管控与分析预警能力等方面都有大的革命性的提升,对公司财务管理的观念、方式、方法及会计核算的规范、及时、准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1.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化了公司的流程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的运行实现了集团公司内部企业、企业内部各单位间债权债务的适时结算与资金划拨,实现了从会计信息到财务管理的深度融合。系统内单位间债权债务的实时清偿促进了对过程管理的适应性变革,进一步对过程信息流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提出更高层次要求。

过程中的信息流就是过程信息程序化的流动,是生产经营各环节中财务信息的融合、分析、反馈的过程,这就要求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具制度化、标准化。在公司目前的管理序列中,从分子机构的成立到核算主体、成本中心等主数据的确定;从合同签订到统一对外合同名称、编号编码、合同属性;从财务人员配备、权限设置、密码变更到系统操作职责配置;从人工、材料、机械等的成本要素统计、分类、传递到到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与分析;从资金收支预算管理到实时完成收支工作;从会计科目的统一配置、选择使用到系统自动从账务处理中取数、自动生成财务报表等方面,所有财务信息的提供与流动都是有规范、有次序的,不得有丝许的不规范和马虎,否则系统流程难以顺畅流转,需要各部门、各环节遵守并执行财务信息化管理所规定的统一制度与标准。

经营管理工作更多的体现在过程中。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与固有的企业管理流程的碰撞已不是简单的软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是立足于现代企业基于管理的需要,重新审视、完善改造当前不适应的业务流程。世界著名企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经验证明,要使信息化管理获得成功,必须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完善改进,实现从思想观念到实际操作的根本性转变。所以,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业务流程的整体优化,配置优良的资源并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二者互为条件互为补充。

2.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财会队伍

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系统功能强大而复杂,审核更加严格、核算更加细致,集团公司全天候掌控公司财务信息,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要求及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财务人员已不是单纯的资金收支管理、成本核算,而是对于复杂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决策有用的数据库。

财务管理信息化条件下成本归集与分析、财务报表自动取数、自动集成,降低了部分数据的繁琐计算。从表面上看是降低了财务人员简单计算的工作量,但从财务管理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与信息化手段运用方面是对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与技能的大幅提高。信息化时代的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核算规则与方法、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手段,懂得与财务管理相关联的金融业务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管理与操作,法律法规政策与法律风险防范,更要有能力协调平衡不同业务系统与部门间的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与信息输出,以信息化数据分析为基础开展与更新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提供成本费用分部构成分析与趋势预警、经营性现金流量差异与筹融资成本、合同风险与规避措施,为财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财务管理信息化对风险防范提出更高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给企业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同时因其自身固有特点也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其潜在的风险。

(1)网络安全与环境风险

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本身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网络环境中,必然受到相应的影响与限制。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病毒侵袭等都是网络环境中必须严密防范的重点,需要对日常密码、密钥等加强管理,避免由密码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环境风险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亦包括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尤其是境外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受属地国家的社会政治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经济波动影响最显著。风险客观存在,不是财务人员单方面能够控制的,只有积极的认清风险,不断的做出工作调整,以适应属地环境,尽量减少或规避风险。

(2)组织架构阻力风险

组织架构的阻力体现在因财务信息化建设引发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工作职责的调整及财务系统之间工作职责的深入、需要加工的财务信息量的增大。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深入,需要对企业原有的管理观念、管理架构、管理内容、管理流程进行适应性调整,以适应新的信息技术的特点。

企业管理架构、内容与流程的的新变化,必然会涉及原有岗位人员的变化,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方向的变化,原有相对固化的工作惯性的改变需要用制度、规范、考核来完善改进,阻力必将显现。

基于上述理念设计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更多的关注财务管理及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信息流入、信息分析,决策支撑等内容,赋予财务人员更多的管理性工作和内容,需要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普遍提升,需要财务人员加倍努力,克服固有的旧观念、旧习惯,熟练掌握财务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

(3)企业机制阻力风险

《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均有财务人员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明确规定。据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同一核算主体财务人员不相容岗位分离,凭证制单与凭证审核不能由同一人兼任的权限配置。核算主体众多,带来财务人员数量不足以支撑不相容岗位设置需求的现状,实施区域内财务人员通过网上互相审核凭证虽然可以短期内解决不相容岗位设置问题,勉强能维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但从财务管理信息化运行规范化角度考虑,区域网上复核终将停留于一种表面的形式,无法真正起到凭证复核的实质性的作用。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变革的应对办法

1.以人为本,保持财务管理人员必要数量和较高的业务素质要求

一是吸纳财务工作人员,培训财务队伍,通过岗位练兵与业务培训加快财务人员熟练操作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提升财务人员通过信息分析对生产经营趋势的预警作用,使每一个财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和具备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解决岗位缺失问题;二是尝试改进核算方式方法,在公司本部成立存续及终结项目核算中心或岗组,集中相对较少的人员集中核算存续及终结项目的债权债务清偿,合并减少核算主体数量,减少财务人员的分散滞留,减少相互兼职可能造成的信息断裂、数据失误等或有风险;三是制定项目区域核算计划与试点方案,以分公司为核心进行财务管理,按照合同进行会计核算,解决财务人员岗位设置中遇到的难题。

2.推进财务信息的制度化、标准化建设

一是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静态数据标准化建设。以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为标准,核算主体的名称、编码统一,合同名称与合同编号、合同基本信息统一,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临设费用、分包成本按照单项合同、费用类别、使用用途进行归集与融合,运用标准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归集,进一步实现财务信息的数据化可比性分析;规范合同管理,牢固树立合同是维系甲乙双方经济责任的唯一纽带,杜绝不签合同或超合同确认收入现象,为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合同模块的顺利运行奠定基础;二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规范财务数据制度化采集与使用。通过各项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实施,明确公司各业务系统在制度化数据采集方面的职责分工和担当,确保公司核算体系建设与公司管理需求保持一致。三是加强财务数据采集的时效性。财务数据采集无论是收入部分还是成本部分必须及时准确,要求担当相关职责的业务部门必须按照有效时点完成本部门工作,为财务分析提供及时准确数据库。

3.加强网络运行环境的建设与管理,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优良的运行平台

集团公司核算单位和核算主体众多,散布在全国甚至全球各地,所有核算主体在同一套系统上运行业务,优质网络运行环境是前提和基础。建立网络运行环境一是成立网络运行维护机构,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二是选择国内、国际运行较好的电信、网通等网络支持系统;三是构筑坚实的防火墙,抵御网络病毒、电脑黑客的攻击。

4.以财务稽查、系统运行巡检、岗位培训与练兵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加财务预警防范水平

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继续加强“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专题活动,遵守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要求,规范进行会计核算管理,通过日常的财务稽查,财务管理信息化线上工作质量巡检,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增加财务规范化水平与预警能力。通过财务人员的培训与岗位练兵,在实践中锻炼与提升财务人员协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实现财务人员由单一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向战略财务管理的理念转变,由传统业务型向综合管理型的角色转变,由事后分析评价向事前、事中控制的重心转变。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管理能及时反馈企业在运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决策层针对问题及时作出协调和政策性调整,为企业及时纠正缺点和错误,做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但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网络环境的维护和风险防范、传统管理理念的更新、会计核算的标准化管理方面做出大量的工作,以使财务管理信息化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关于对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分析 下一篇: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