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与“惩罚”

时间:2022-07-05 03:39:07

“赏识”与“惩罚”

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期。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振兴中华的重任必将历史地落在青少年一代肩上。如何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义务。在当前,社会正处于发生着激烈变革的历史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掘人的潜能,党和国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及时推行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及时地转变了教育观念,对如何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这其中,赏识教育的理念影响最大,传播最广,一度有些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没有惩罚的教育,就是赏识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法流传甚广,并被当作成功的经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也有个别家长把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个人体会著书立说,在社会上宣扬,更为赏识教育理念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致使当前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教师对学生只能是表扬、鼓励、赞赏,而不能的惩罚、训戒。否则,就会被认为教师的行为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轻者被扣上观念守旧的帽子,重者将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教师把惩罚当作烫手的山芋避之不及。教育管理者往往也把教师对惩罚的态度当作区分革新与保守的标准。

那么,对于“赏识”与“惩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世上的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用全面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认为“赏识”与“惩罚”都是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都有不足之处。

赏识是教师运用表扬、肯定、鼓励等手段,给某一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赏识的前提是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赏识的手段是表扬、肯定、鼓励等。赏识的目的是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可见,赏识需要把握好时机,需要一定的技巧,也需要真诚。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班级工作中做出突出的贡献,在个人品行上有良好的表现时,其内心深处就有一种被认同、被赞赏的心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赏识,尤其是在全体同学们面前,发自内心的赞赏和鼓励,可以在全体同学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受赏识者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会更加增强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得更好。教师的赏识对其他学生也会起到激励和教育意义,进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赏识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别人的赞美。当然,这种赞美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赏识的教育功能有被夸大的趋向,甚至把赏识演变为浮夸和吹捧。一些人不问青红皂白,不明是非曲直,一味地是“你真行”、“你表现的真棒”、“你太优秀了”之类的溢美言辞。这种廉价的赏识到最后在学生心中只会身价大跌,一文不值,甚至会被学生误以为是教师对自己的调侃和讽刺。其教育效果可见一斑。赏识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要想真正发挥赏识的教育功能,教育者对赏识的运用需慎重。

教育不是一件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赏识是有效的教育手段,惩罚亦不可缺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惩罚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就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如果说赏识似阵阵春风,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话;惩罚无疑似一场暴风骤雨,让人在经历风吹雨打之后,内心重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当然,惩罚是一门高明而危险的艺术,要用好惩罚,需要掌握惩罚的技巧。

首先,“惩罚”不等同于“体罚”。“惩罚”与“体罚”虽然都会给学生造成痛苦,但是,体罚仅仅会造成肉体上的痛苦,也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四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规定:禁止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体罚学生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也违反了法律,应当严令禁止。我所说的惩罚是指通过批评、教育、纪律处分、严厉训戒等手段,给犯了错误的学生以警告,督促其认清错误,明辨是非,反省自悟。惩罚主要是导致精神上的不愉快,它不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二十七条授予了学校惩戒权。《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第三条授予了班主任惩戒权。由此可以看出:惩罚事实上是维持学校教育所必需的秩序体系的重要手段。

其次,惩罚要事实清楚,责罚相当。作为教师一定要破除思维定势和个人成见。那些以貌取人或不管三七二十一妄下结论,武断专行的做法最容易伤害学生的感情。这种方式不但不能尽快查清情况,及时解决问题,还可能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导致教师与学生间产生对立情绪。因此,教师在处理违纪学生,尤其是那些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陈述和辩解,多方面了解情况,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有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做出正确决断。在大量的证据和事实面前,学生对受到的惩罚才能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学生内心被触动,才会认真反省自己,教师的惩罚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最后,惩罚要亦刚亦柔,恩威并举。教师惩罚学生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因而惩罚不是目的。只要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惩罚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学生犯错后,都有畏惧的心理,对接受惩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惩罚方式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犯错后教师既要郑重地指出其错误所在,按纪律严肃处理,也要给他们必要的心理安慰和改正错误的机会,甚至可以让他将功补过。

综上所述,“赏识”和“惩罚”都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虽各有长短,却缺一不可。教师要学会用真诚的语言赞美学生,赏识学生。教师的赏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自信心的源泉,创新精神的催化剂。同时,教师也不应该因噎废食,忽视处罚的教育功能。给予犯了错误的学生必要的合理的惩罚,这既会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也会让他明白犯了错误就应该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学习,勤于思索,勇于实践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上一篇:九个妙招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下一篇:呵护学生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