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龙菲尔德VS索绪尔:继承与创新

时间:2022-07-05 03:24:38

布龙菲尔德VS索绪尔:继承与创新

【摘 要】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 索绪尔(Ferdiland Saussure)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欧一位最有名、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布龙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者,著有《语言论》一书。文章作者在研读了这两本书的基础上,将布氏和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进行了比较,着重探讨了布氏对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继承创新

【关键词】布龙菲尔德;索绪尔;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17-02

布龙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者。他在语言学理论上发展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又进一步具体化,并有所创新,于1933 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语言论》。

一、继承

在语言理论方面,布龙菲尔德对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有所继承,在基本观点方面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索绪尔是公认现代语言学的先驱,他第一次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并区分了语言的共时和历时状态,布龙菲尔德,在这一点上与索绪尔相同,他认为“在语言研究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第一步”也就是确定语言研究对象,而语言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字,“文字并不是语言,而只是利用看得见的符号来记录语言的一种方法。”“优美的或‘正确的’言语的区分,是一定社会条件的副产品”,“语言学家的任务,有一部分就是查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说话的人们赞许或非难某个形式,而且对于每一个具体形式都要查明为什么会有人赞许和非难。”他认为语言就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在人类的语言里,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意义。研究一定的声音和一定意义如何配合,就是研究语言”认为语言学只管语言,语言是言语的话语中的部分特征。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

布龙菲尔德和索绪尔一样,认为要研究确定的语言,必须区分语言的共时和历时,在他的《语言论》中,他指出“任何言语社群的语言在观察者看来总是一个繁复的信号系统”,“一种语言在任何时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词汇和语法习惯的稳定结构。”这种稳定结构即指语言的共时态。他又指出“每一种语言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着缓慢而不断的语言演变过程。”也就是语言的历时演变。布龙菲尔德区分语言的共时态和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则,一直被美国描写语言学家所遵循。把语言共时系统的描写放在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也被认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突出特点。

音位这个概念也是由索绪尔最早提出的,布龙菲尔德把它进一步发展了。在《语言论》中,他认为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平面:语音学和语义学。语音学又分为实验语音学、生理语音学和物理语音学,研究有意义的语音是音位学,因此有区别性语音特征的最小单位就是音位。布龙菲尔德把音位分出了具体的类型,主要类型有噪音和乐音,噪音又有闭塞音、颤音和摩擦音,乐音又分为鼻音、边音和元音。每一小类中,又细分为很多次小类,如闭塞音又分为唇音、齿音、喉音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布龙菲尔德又具体阐述了音位的变异,从音延、音长单位、重音、音高、发音方式等角度具体阐述了音位的变异情况。可以说,布龙菲尔德把索绪尔的音位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尤其是他的很多分析音位的方法都被后来的语言学家所借鉴,形成了今天的系统的音位理论。

二、创新

布龙菲尔德对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并没有一味地直接继承,而是独立地发展创新,布龙菲尔德的理论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出了语法形式和语言意义的概念

布氏认为形式是和意义密切相关的。这在《语言论》的第九章和第十章有系统地阐述。他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一定数量的信号,也就是语言形式。每一个语言形式都是一些信号单位,即音位的固定组合。”“说话的人用语言形式说话,引起听话的人对客观环境作出反应;这个环境和对环境作出的反应就是这个语言的意义。”而语言的意义是非常复杂的,不仅要有科学的精确知识和科学的分类,还要考虑环境、肢体语言等各方面要素,因此不容易划分语言的类型,而从语言形式入手,则会使复杂的意义清晰化。因为在一个语言社团里,某些话语在语音和意义上是相似的或者部分地相似,而相似话语的共同部分都有一个稳定的语音形式。“一个语音形式加上它的意义就构成语言形式;结构形式加上它的意义就构成语法形式。”“语音研究必须从语音形式开始而不是意义开始。”从形式入手,布龙菲尔德把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汇两级,并且提出了语言形式的四种配列方式:词序、变调、变音、形式的选择。从这四种配列方式来看,变音和变调都是从主音位、次音位的变化分析语言的,语音形式中音位的变化会使意义产生变化,不同的词序和不同形式的选择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可见布龙菲尔德在分析语言形式时,并没有同时否定和排斥意义,而是把语法形式和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这种从语法形式入手分析语言的方法,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手段。

(二)从语法的角度提出了研究语言的方法,

1.从句型上,布龙菲尔德通过语调变化特征和选择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句子类型。把语言分为两大句子类型,完整句和小型句,“两者的区别在于语法单位的选择:当一个惯用的句子形式用来作为一个句子时,这就是个完整句,而当任何其他的形式用来作为一个句子时,这就是小型句。”(《语言论》P209);

2.从句法上,他依照传统的方式,把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先讲句法,他认为短语和句子都属句法部分,“一个语言的自由形式(词和短语)在较大的自由形式(短语)里出现,是按变调、变音、选择和语序这些语法单位来安排的。任何有意义的、重复出现的这些成套的语法单位就是句法结构。”可见布龙菲尔德基本上还是从语音的角度分析语法的。他在分析短语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并且运用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方法,把合成短语分成具体的类别,他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形式结合成一个短语称为合成短语。向心结构又分为两类,并列的和从属的,而向心结构指的是“合成短语可能和一个或多个成分一样属于同一个形类”。比如现代汉语短语中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等。离心结构则指的是“合成短语可能属于一个与任何成分的形类都不同的形类。”它分为三小类,施事——动作结构,关系——轴心结构,从属结构。如现代汉语短语中的主谓结构等。在分析句法时,布龙菲尔德创造了一种新的分析句子的方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布龙菲尔德认为“句子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序列,它是由若干直接成分的层级构成的,而每一个较低层级的成分是较高层级成分的一部分。”这种直接成分分析发现在一般又简称为IC 分析法。这种IC 分析法对外语和汉语中短语和句子的分析都是清晰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个别有歧义的短语和句子除外。至今,我国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分析汉语短语和句子时,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研究中仍喜欢用向心结构、离心结构和直接成分分析的方法,可见它们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

3.从词法上看,布龙菲尔德根据直接成分把词分为次要词和基本词,次要词包括复合词和派生次要词。基本词又包括派生基本词和语素词。同时把词分析为词根和词缀两部分,他认为屈折和派生都属于词法范围,进一步他把词分为三种形态结构类型即复合结构,次要派生结构和主要派生结构,而复合词的结构最像句法结构,文中在每一类中都举出了大量的例子来阐述。

(三)提出了两种重要的语言研究的方法,替代法和比较法

布龙菲尔德认为,“替代是一种语言形式或语法特征,在一定的习惯环境下用来替代任何一个类型语言形式。”“替代法的语言特点在于选择特征”,尤其是代词的使用,它可替代说话环境中出现的实体和物象。如充当主语表人的除了具体的人之外,第一人称在英语中可以用I、we 来替换,在汉语中可以用我、俺、我们、咱们等来替换,当然具体替换要视不同的语境而定。替代法在分析汉语中语素和词的区别是非常简便和实用的方法。比较法实际指的是历史比较法,用历史的联系通过构拟等方法来说明某些语言彼此相似的程度,探求语言的演变,这对研究语言的起源发展演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后来的大部分的语言学家所采用。历史比较法经过各国语言学家运用发展,历经七十多年,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语言学研究独立的分支,历史语言学。

布龙菲尔德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研究的方法,辅助比较法,它用来研究一个言语区域内的地方分歧。也就是说从地理区域的角度研究方言的差异及发展变化,研究方言地理,重要的是方言地图和同语线的绘制,方言分布地图是最清楚最紧凑的叙述形式,而地图的准确要求同语线绘制的细密,布龙菲尔德举出大量事例如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分布地图来阐释它们具体的分布情况以及方言的传播和推广情况。同语线对研究世界语言中方言的分布及传播、发展及其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布龙菲尔德还谈到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应用,并对传统

语法教学提出批评

他指出,十八、十九世纪的语法学家大都是在为英语制定“英语应该如何”的规则。他还断言,那些传统的语法学家大都是规定性的,企图用哲学概念来规定语言范畴,因此是教条主义。这样,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教发音,而不是过多地去注意文字形式。在美国的外语教学中,他认为学习一门语言需要不间断地练习和在真实情境中不断反复,而不是去单纯教授学习者学习语法理论。那些传统的方法不仅给学生造成疑惑,而且不符合经济的原则,不会给学习者很大的帮助。

三、从布氏的外语教学观点看当前我国的外语教学

作为一名外语教学工作者,我对布龙菲尔德关于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观点很感兴趣。在他看来“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教发音,而不是过多地去注意文字形式。他认为学习一门语言需要不间断地练习和在真实情境中不断反复,而不是去教授学习者学习语法理论。”他的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大多数应该是正确的。我国的外语教学(主要是英语教学)经历了以语法为纲、以交际为纲到今天的任务型学习,布氏的外语教学理念可归到以交际为纲。普通外语学习者的主要学习目的是能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一定的交际,而不是学习精深的语法知识,那是语法学家的工作。应该说我国当前外语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正确的,但为何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还是口不能说、耳不能听呢?分析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三点,(1)缺乏语言环境。布氏谈到外语教学时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在真实情境中不断反复”。然而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用到英语的地方是很少的(除了专业的英语工作者),导致语言练习的机会有限,缺乏必要的刺激,所以学习效果不佳。(2)学习外语的目的有误。我们现在很多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交际,这就导致了人们普遍没有用英语交际的意愿。(3)考试手段滞后于教学理论的发展。当前的英语考试大多数还是以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语用能力(其实主要还是考语法知识),而考法就会决定教法。现在虽然很多英语老师进行过交际法、任务型学习法等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学习,但考试手段的滞后还是让大多数老师选择传统的外语教学法,既以语法为纲(而这正是布氏所鄙弃的外语教学法),因为这样才会让学生得高分。所以我国要培养出大量优秀的英语人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四、结语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被看作是一部教科书,它开创了一个语言学流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布洛克就写到:“这样说决不是过分其辞,在美国所发生的分析方法上每一项重大的改善……都是由于布龙菲尔德的这本书对语言研究促进的直接成果。如果说今天我们在描写分析的方法上在某些方面比他的方法高明一些,我们对于他首先给我们揭示的语言结构的某些方面比他本人认识得更清楚一些,这是因为我们站在了他的肩上。认真研读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对我们的语言研究及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汉译本《语言论》,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商务印书馆,1997。

[2]汉译本《普通语言学教程》,岑麒祥、叶蜚声、 高名凯 商务印书馆,1980。

【作者简介】王 玲,1973年出生,女,汉族,籍贯: 四川省仁寿县,职称:中教一级,学位: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

上一篇: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思想之我见 下一篇: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