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艺校教育实习优化设计

时间:2022-07-05 01:33:46

外语艺校教育实习优化设计

大体来说,高职院校教育实习实践历经初步认知、自我调整和深入体验阶段,难度在逐层递增。佛山市教育局美术教研员陈日新的一番话引发了我们对高职院校教育实习的思考:“南海经济和教育都非常发达,即使小学也初步形成对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社会需求。在'实习就业无缝对接'很难实施的情况下,大专院校应更多考虑如何使实习更优化。”今天的基础教育师资人才,想要在未来的小学讲坛上站稳脚跟,光靠现在在教育实习中讲几节课,主持一次主题班会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教育实习优化设计,就如同一个个修炼训练坊,实习生正是置身其中深入体验,才练就了多般武艺,让自身的功力倍增的。高职院校必须在保证实习生进入教师角色、掌握教学技巧等都落到实处的同时,整体优化教育实习,切实有效地提升教育实习质量。有鉴于此,在高职院校教育类实习生的技能发展、提升阶段,我们致力于优化教育实习设计,以期通过开展多种高效务实的实战活动,助推高职院校教育类实习生迅速成长。本文通过对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一次教育实习活动的各环节步骤的详细分解,探讨如何优化高职院校教育实习设计,以提高基础教育师资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说课评课

在教育实习初期,我们要求所有实习生必须做好向指导老师及带队老师呈现一节展示课的准备,但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指导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的力度确实不够。因此我们把“说课评课”列为教育实习的重要内容,增加课前“说课”,以解决实习生实践教学力度的不足。“说课评课”不受时间、地点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既不影响实习学校正常的教学安排,也不打乱实习生正常的学习工作。我们要求实习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指导老师、带队老师或同组成员阐述课程的教学设想,并站在老师的角度,通过自评与他评的方式,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种训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习生钻研教材和课程的自觉性,准确地反映出了实习生的备课态度、教学的基本功和岗位胜任能力,并且可以堵漏补缺,澄清疑难,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实习生这块“钢”在出炉前的硬度。可以说,“说课评课”是实习生实践阶段必须经历的重要一关。

二、整合利通

在混合编队的教育实习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实习学校里每个专业只需要一名实习生的情况,结果常常造成在同一实习学校里的实习生“各自为政”,互不干涉也互不联系,使混合编队中不同专业的实习生没有发挥充分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作用,这既不利于实习生能力的提高,也没体现出混合编队实习活动的价值。众所周知,混合编队开展实习就是将各个专业的教育实习生混合起来,编排在一支实习队伍中,进行集中教育实习活动。混编实习的好处就在于实习生可以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同时实现实习生对不同专业知识的融通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各位“准老师”之间经常进行观摩对话,分享实践性知识,分担教学实习中的苦与乐,这在学教历程中相当重要。惟有积极参与,注重研讨与信息交流的作用,在不断融合与互动中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胜任、称职的教师。[1]所以,在这次教育实习中我们一个相对于以往较有特色的做法,就是合宜“整合”,从而体现“利通”的优势。具体而言,就是打破实习点之间彼此隔绝的“藩篱”,根据实习点“就近、优质”的原则架起沟通的桥梁,进行合宜的统整,给实习的学生们提供交流、支援与挑战的机会。如2011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在广东南海桂城实习点的不少实习生都经历了“整合”,这有效地改变了实习生“孤立无援”的状况,对实习生成长的正面作用毋庸置疑。

三、行家把脉

邀请教学的行家里手现场进行讲解并做示范,与实习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对话,是引领教育实习生成长为优秀小学教师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实习生的教学技能过硬,教育能力得到快速提升,2011年学院在桂城实习点邀请了一线杰出的实践者、广东省特级教师、学院的毕业生吴少华为音乐专业的实习生做现场指导,指点他们设计教案,反复磨课,跟踪听课,避免走马观花,流于表面;其后吴少华还给实习生们留下了联系方式提供备课帮助,实习生还可以获取某些教学资源。但是,这种指导的机会相对于这次教育实习的80位实习生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我们这样做正是希望通过这次专家指导取得的成效发挥示范性的作用,以点代面,带动学院其他教育实习活动也采取同样措施,使实习生不仅从中收获知识,还能为今后自身的发展提供参照模式。学院拥有大量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在基础教育领域成绩斐然,能够传授具体的教学经验和班级工作经验、指导备课和试讲、主持评议等等,尤其精通诊断型的指导,善于诊断并能及时反馈实习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实习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2]只要我们注重毕业生资源的有效开发,活用、巧用这些专家资源,与他们共同负责对实习生的培养,就能保证教育实习的高效性。

四、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为提升实习生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在开展实习期间,我们在海南师范附小举办了“同课异构”美术研讨课,来自15所学校的多位美术实习生参与活动,先后听了实习生吕春晓以及她的指导老师、1991届校友王河的《奇妙的撕纸添画》展示课。同样的授课内容,实习生和指导老师分别以自己的特色演绎了各自不同的课堂教学,而教学理念的不同、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迥异等因素所导致的教学“异构”,为听课者展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精彩。在随后的评课活动中,南师附小韦春江主任和王河老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作了说明,而实习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过去传统的实习往往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实习生只看到指导老师课堂操练的“表面”现象,却无法深度了解指导老师的教育思想,对他们的设计思路、备课方法等至关重要的问题更是全然不知,“盲人摸象”看不出门道来。“同课异构”活动及课后的互动共进解决了这个问题,保证了实习生反思自己的所教与所学,从而改进现有的教学设计。这样的专业发展活动根植于具体的实战情景,为实习生在教中学,在角色中认识,在行动中反思创造了现实的平台,使实习生的专业实践活动不至于沦为虚空[3],最终实现“经验+反思”的目标追求。

五、挑战比武

青年教师几乎都要经过教学的“比武”锻炼才能成为教学骨干,同样,教学技能竞赛也是考验实习生能力的舞台,因此在实习期间,我们积极鼓励和支持实习生参加各种教学比武,以真操实干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检阅作为提升实习生能力的突破口,使之在竞赛中磨练,在竞赛中发展。如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11年顶岗实习生吴晓兵,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得到实习学校的器重,被当成学校的一分子推荐参加教师说课比赛。凭借实习前期的自信积累,该实习生发挥了应有的水平,获得了佛山顺德区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在自我得到成长的同时也为实习学校争得了荣誉。此外,学院音乐、中文专业的实习生还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实习学校的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行的竞赛,并且均有不俗的表现。对于实习生来说,每一次磨课的经历、比武的过程都如蝉蜕蝶化般促使他们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多样化竞技平台加速了实习生的专业成长,使他们有机会全面、具体地体验教师角色的内涵与职责,进而获得系统的从教经历。

此外,学院中文系的领导还带领实习生参加桂城街道名教师、骨干教师语文教学视导活动。可见,创造机会让实习生参与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包括实习学校的校本培训,教研室的研讨讲座等,帮助实习生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认识自己专业发展的不足,激起提升自我的欲望,这有利于实习生形成教育即研究的专业发展意识。[4]实践阶段所有的“淬火”和“锻打”,归结到一点,就是为了使教育实习更优化,为了把实习队伍锤炼得更加精良,带队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借助教育实习优化设计的探寻,从微观着手,以期找到培养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的最佳途径,从而真正发挥教育实习的价值和功用。要想确保实习优化设计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说课评课”常态化、“行家把脉”加强化、“开展教研”多样化、“挑战参赛”有序化、“同课异构”规范化,循序渐进地贯穿教育实习的始终。[1]

上一篇:资源型城市生态规划财政税收扶持 下一篇:任务驱动法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