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乙酰胺中毒86例治疗护理体会

时间:2022-07-05 01:16:06

氟乙酰胺中毒86例治疗护理体会

[摘要] 总结86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尽早洗胃、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患者安全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氟乙酰胺中毒;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148-02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灭鼠药,毒性大、起效快、无臭、无味。临床上个案病例时有发生,但大批量中毒鲜有报道,我院2005年2月1日收治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86例,由于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得当,所有患者均获治愈,无并发症出现,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均为误食用被鼠药污染的面条而发病,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1~79岁,平均(31.2±12.5)岁。中毒后就诊时间4~20 h,平均6 h,其中,轻度中毒71例,重度中毒15例。

1.2临床表现

出现恶心86例,呕吐81例,腹痛73例,头痛、头昏54例,胸闷23例,四肢无力21例,抽搐伴意识障碍15例,发热6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

1.3实验室检查

尿氟乙酰胺阳性。

1.4治疗护理及预后

86例患者在入院后全部给予催吐、温开水洗胃、甘露醇导泻、吸氧,应用特殊解毒药物乙酰胺,15例重度患者在以上处理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同时给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患者安全护理等护理措施,8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措施

2.1尽早彻底洗胃

本组患者不论中毒时间长短,入院后均予尽早彻底洗胃,对中毒严重但意识清的患者,不能采用催吐的方法,以免诱发抽搐。频繁抽搐患者,抽搐有所减轻时,即在抽搐间歇尽快插管洗胃。对中毒轻且意识清进餐后的患者应先催吐后洗胃,避免胃内食物堵塞胃管端的进出孔,使胃液流出不畅,使食管、咽部、口腔内毒物得不到冲洗[1]。氟乙酰胺在碱性环境中生成毒性更强的氟乙酸,故禁用碱性溶液洗胃,一般采用温开水洗胃[2]。洗胃时动作应轻柔,洗胃过程如抽搐发作,应暂停洗胃,保留胃管,待抽搐停止后继续操作。洗胃完毕,予20%甘露醇125~250 ml或者50%硫酸镁30 ml导泻。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给予心电监护,每5~30 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观察意识及皮肤色泽的变化,抽搐次数及频率的变化并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3],对重度者,意识由模糊转至昏迷,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及发绀,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使用乙酰胺治疗后,可通过监测患者的意识水平,生命体征变化,抽搐有无减弱或停止以作为判断疗效是否显著的指标[4-5]。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及口腔内黏液引起误吸。给予中流量或高流量吸氧,抽搐时护士应守护在旁,防止口舌咬伤,用压舌板包以纱布放于上下臼齿之间。如抽搐频繁,可在抽搐间歇放入口咽导管,及时吸痰,呼吸抑制时给予气管插管,及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2.4 安全护理

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光照不应太强,各种操作要轻、稳、准、快,尽量减少刺激。抽搐患者床旁应安置护栏,必要时采用防护带约束,抽搐时,护士应在旁适当保护患者,但不可强按患者肢体,以免发生肌肉撕裂、骨折或关节脱位,背部应垫上软枕,避免背部擦伤和椎骨骨折。注意控制抽搐,按医嘱予地西泮10~20 mg静脉注射,可反复使用或每小时5~10 mg静脉滴注。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以避免抽搐时针头穿透静脉壁而重新注射。

2.5应用乙酰胺的观察

使用乙酰胺时应严格按医嘱用药,用药期间严密观察尿液的性状,必要时测定尿常规及肾功能,防止肾功能受损。乙酰胺的pH值低,刺激性大,注射后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因此注意:①一次用量2.5~5.0 g,乙酰胺应与盐酸普鲁卡因20~40 mg混合应用减轻疼痛。②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射时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③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④选择粗长型号的针头,深部注射,并予注射后经局部热敷,预防局部产生硬结影响肌肉吸收,加重疼痛。

2.6中毒昏迷者的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及皮肤的完整性,预防感染及压疮的发生,清醒中毒者经洗胃、催吐后禁食1 d,进食前可使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如氢氧化铝凝胶等,并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为普食,可给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食物,不能进食者给鼻饲,同时要预防便秘。

3护理体会

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生成氟柠檬酸,因而抑制柠檬酸盐转变为异柠檬酸盐,使柠檬酸堆积,从而阻碍了体内的能量代谢,同时柠檬酸作用于神经系统及损坏心肌,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急性心肌功能障碍。在本组86例中毒患者救治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呼吸抑制时及时正确使用呼吸机、做好患者安全防范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及时有效地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86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治疗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黄笑捷,木冬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7.

[2]索瑞峰.氟乙酰胺中毒治疗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 (2):143.

[3]梁丽丽.小儿毒鼠强中毒的抢救与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6(6):797.

[4]陈虹.乙酰胺治疗氟己酰胺中毒的护理20例[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122.

[5]杨天林,杨林,何佳峰,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6.

(收稿日期:2009-03-31)

上一篇:骶髂关节内注射皮质激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 下一篇:健康教育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