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紧货币政策关注实体经济

时间:2022-07-05 11:33:51

偏紧货币政策关注实体经济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1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5%,比去年11月的4.2%和12月的4.1%分别反弹0.3、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5%,一年期存款负利率扩大到2个百分点。

2011年12月,CPI以15个月新低收尾。但今年伊始由于春节因素导致CPI再度反弹,结束连续5个月下降的趋势,超过市场普遍预期值。食品价格成为CPI上涨的主要推手,同比上涨10.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3.2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7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8.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28个百分点。

春节因素过后物价应该继续呈现走低趋势。然而,国内外多种因素决定了未来物价走势不容盲目乐观,助长物价继续走高的因素仍然不可忽视。从国际上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开始呈现新一轮上涨,国际油价攀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自1月10日开始,LME铜价实现六连阳,期货市场上橡胶、黄金、乙烯等其他大宗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走高,输入型通胀不可忽视。此外欧债危机尚未消除,美国可能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多种因素叠加起来,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流动性泛滥,会再度推高物价形成新的通胀。

从国内因素看,经济增速连续数个季度下降,要求货币政策放松呼声此起彼伏,1月份信贷投放总量突破8000亿元,货币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助推作用并没有根本消除。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诉求强烈,今年以来油价已上调一次,基础性商品价格走高对物价冲击不可轻视。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猪肉、蔬菜价格上涨趋势没有明显回头迹象。

同时,我们在观察CPI数据的走势时,还必须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这个数据研究的是同比的情况,即它是以一年前的情况作为统计基点的,因此,去年年底出现的大幅回落,是在去年同期相当高的基础上实现的。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是,2012年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0.7%,创下自2009年12月以来26个月新低。与此同时,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出现罕见负增长。往年临近春节的时节,工业生产活动不活跃,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会下降,但出现负增长是近年来少有的情况。用电量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用电量直线下降,而今再次罕见负增长,说明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存在不景气的迹象。

CPI和PPI,前者反弹,后者创新低,说明我国经济存在的通胀还未根本消除而经济不景气又加剧的两个极端现象,也就是说通胀和经济下滑的两难经济现象没有根本缓解。应对两难现象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压力不小,这是需要保持格外清醒的头脑和高度警惕的。因此,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变,中长期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比较多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要保持相对偏紧

货币政策方面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等,保持一定灵活性,但总体上不应该有太大的变化。关注货币信贷,消除通胀的货币因素,关键在于使得货币信贷投放流向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尤其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网开一面,通过信贷、发债等形式给予更多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一定要保证资金确实流向中小企业,确保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防止通过统计造假或者任由企业腾挪,使资金流向大企业或者房地产开发企业。只要朝这个方向流动,就能有效防范货币信贷增加冲击物价的可能性。

此外,要控制资源能源等基础性商品价格,石油、电力等产品价格上涨对物价冲击的连锁反应大,必须利用有形之手严控基础性商品价格上涨,既有利于抑制通胀,又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还要发挥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作用,大幅度减税降费,这也是应对通胀和经济下滑并存的最佳对策。

上一篇:唤醒生命力的爱 下一篇:亚洲债券:低息环境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