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7-05 10:17:53

《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会计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系统地研究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学科。国内很多财经院校都将该课程申报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我院于2007年5月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建设期3年。本文以我院《会计学》课程近几年的建设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今后课程建设的工作重点为研究内容,旨在为课程建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更好的做好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一、《会计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及内容

(一)《会计学》课程建设的目标

我院《会计学》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将《会计学》打造成青海省内一流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部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要达到教学内容前沿化、教学方式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资源网络化、教学质量不断优化。

(二)《会计学》课程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队伍建设选择外引内培两种方式,引进1到2名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的教师,改善课程组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努力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且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2.教学内容建设

此项内容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关系密切,教学目标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以及基本业务操作技能的训练。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实施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实物引导法、实验教学法、提问教学、讨论等方式方法。

4.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

教材的选用按照教育部规定优先选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并建立教材库。教辅材料包括理论学习辅导材料、实验及实训教材、练习资料、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指导书等。

5.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

此项建设包括拓展会计技能实训内容,在原有基础会计实验的基础上添置相关实验软件,扩充会计报表、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高水平实验内容。

6.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组成网络课程资源小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研制和开发网络教师和开发网络教师教学系统、网络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教学素材库。

7.课程考核及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考试成绩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突出能力和技能检验。

为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二、《会计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会计学》课程建设项目已经结项,但通过课题组对《会计学》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和学生、教师对课程建设的评价看,目前在《会计学》课程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学》教学大纲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修订

上述课程内容体系上没有大的问题,主要是章节安排上值得商榷,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各任课教师感觉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安排在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的前面存在很多问题,因为第四章刚讲完借贷记账法,学生对很多经济业务都不知道如何处理,而马上开始介绍凭证和账簿,学生很难接受,很多凭证都不会填制。教师又要花很长时间去讲业务涉及的账户及结构等,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效果还不理想。因此,急需修订教学大纲中课程内容安排顺序,将第七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安排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之前讲授,这样实验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国内其他财经院校相比,课程组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没有博士,只有两名硕士和一名在读硕士,其余教师均为本科。应考虑引进一到两名博士。以提升课程组整体的学历结构。“双师型”教师比例也较低,课程组中实际没有助教,帮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试卷,答疑等。为主讲教师减轻负担。以更好地搞好教学。

(三)没有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

从目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情况来看,如自评报告所述,网站框架已经搭建好,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网址,网站建设又耗时费力,有些资源还尚未上网,学生在上网自学时没有完整的学习资源,加之校园网网速较慢,利用课程网络资源自学就没有落到实处,成为一句空话。另外,网站互动交流模块难以做到实际的互动交流,而像浙江财经学院等部级精品课程网站都有实际的互动交流,这些都是应该解决的问题,否则学生上不了网或不能发挥网站功能,那么建这个课程网站有什么意义呢?

(四)教学课件需要更新和改进

从目前使用的课件来看,个别章节编排有逻辑关系的问题。任课教师授课时感觉不顺、不方便。另外,课件形式比较单调,主要是文字和图片,应考虑加入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以丰富课件内容。

(五)课程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不够

课程组任课教师应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间交流不够。学术交流活动较少。这些都不利于推动课程建设。

(六)合班教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目前,《会计学》课程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但由于大学多媒体教室数量有限,安排多媒体教学都是合班,两个班或三个班合班上课。合班人数通常达到100人,学生多就难以保证好的教学质量。相比单班教学效果要差。

(七)实习基地的作用难以发挥

虽然我系有9个实习基地,但因为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加之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会给单位带来很多麻烦和不便,因此,校外实习困难重重。实习基地的作用难以发挥。

(八)相关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学习《会计学》前,学生应具备税法、经济法、金融学等相关知识,而很多专业课程设置都存在问题,有的不开设,有的是在《会计学》之后开设。因此,教学时任课教师还需讲相关课程的部分知识,否则学生根本不理解。

(九)不同专业《会计学》应有区别,不能搞一刀切

目前使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没有区别专业,所有专业都执行一样的教学大纲。而实际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这三个专业都有后续的《财务会计》等专业会计课程,其他专业不开设专业会计课程。这样应该区别专业,会计类专业设置《基础会计》,与目前《会计学》课程内容一致;而其他专业应设置《会计学》,课程内容按小财务会计的内容设计。

(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存在信息滞后,评价不够科学、客观的问题。如非会计专业的评教在其他院系进行,评价后没有或未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而任课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学生有不敢或不愿谈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目前的评价都是匿名制,许多学生评教不够客观,主观性极强。评教评学应该透明化,在评教评学中应保证教师和学生地位平等。否则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三、《会计学》课程建设的未来建设思路和措施

为更好地做好《会计学》课程建设,针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今后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一)要根据我国会计改革最新进展和实际教学效果,及时修订《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针对上面提到的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在修订教学大纲时,在课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调整,将“第七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安排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两章之前讲授,这样实验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这一章的8个课时实验放在“会计账簿”一章之后组织进行。这样的调整更加符合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升课程组教师的学历结构,向学院申请引进1-2名博士或硕士,也可起到带动会计学科搞科研的作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为了造就一支既熟悉专业理论,又精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应能熟练开出本学科教学实验项目,能熟练操作运用。对缺乏实践技能的青年教师有计划地安排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每年派2-3名教师到合作企业中实践,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保证现有教学资源上网,并能及时更新

课程组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制作相关的课程教学资源,但因为时间的问题,很多资源尚未上网,因此,下一步工作应尽快保证资源挂网,学生在上网自学时有足够的网络学习资源。同时,加大对精品课程网站的宣传力度,让所有学生都知道网站地址。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四)做好教学课件的制作与更新

由于目前《会计学》课程已经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因此教学课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课件的信息含量、形式还需紧跟会计改革的最新变化,形式上融入视频、音频等资源,教学内容前后要符合逻辑,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和规律。增加一些实际的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五)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的课程组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活动,但还是不够的。今后要定期开展课程组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间加强交流,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推动学术研究,积极撰写和、论著,编写校内讲义等。支持教师参加社会学术研讨、论文交流活动。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专题报告、学术报告。

(六)改变现有合班教学状况,按自然班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合班教学时,有很多弊端。如上课考勤耗费更多时间;教师与学生难以熟悉;学生旷课机率高;教室大,老师讲课声音学生听不清楚等等问题。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些问题每一个教师都深有感触。因此,采用单班教学,会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相比合班教学,单班教学更具优势。同时,也呼吁学校应在每一个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从教学条件上保障教学手段。

(七)各专业应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开设先修课程

《会计学》设计税法、经济法、金融学等相关知识,而各专业制订教学计划都将此类课程安排在《会计学》之后开设,有些专业还不开设。实际教学中会计老师即将会计还要讲税法知识、票据知识、公司法等知识点,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有时效果还不理想,因此,必须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在开设《会计学》之前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在学习时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教师讲课时不用占用大量时间去讲这些内容。

(八)区别会计类和非会计类专业,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

按照各专业课程体系来看,我院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等专业开设《财务会计》等专业会计课程,其他部分专业只开设《财务会计》任选课,因此,这些专业学生在学完《会计学》课程后可能不会再学习专业会计课程。基于以上实际情况,对会计类专业仍可按现行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其他专业则应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按照“小财务会计”的知识框架重新做出调整。体现专业的差异性。同时也满足了非会计专业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会计的愿望。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师资队伍、教材、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只有学校重视,老师积极参与,学生配合,才能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觉.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9).

[2]胡晓玲.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之我见[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6).

本文系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9-CYJ-0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庞云翔(1976―),男,河南内乡人,大学本科,兰州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上一篇:我国生态税税率的探讨 下一篇:高校总会计师制度难以推行的原因及对策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