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的法律界定

时间:2022-07-05 08:03:53

商会的法律界定

摘要:文章探讨了商会的界定,重点分析了其要素、特征、分类,为人们了解商会提供了概念分析,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商会的理解和推动商会立法。

关键词:商会要素;商会特征;商会分类

商会是一个以商自然人和商业组织为其会员,以维护会员利益和促进工商业繁荣为宗旨的法人,其外延应包括同业商会(行业协会),它具有非营利性、自治性、经济性,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

一、商会的要素

(一)商会是法人

商会为法人为各国立法之通例,不同的是各国商会的法律地位并不完全一致,因而在组织、职责及管理上也各有差别。如《法国商会法》规定法国商会是公立公益组织(第1条),其地区工商会为公立公益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第18条);《德国工商会法》规定工商会是公法团体(第11条);《日本商工会议所法》规定商公会议所或日本商工会议所或日本商工会议所为法人(第2条);《韩国商工会议所法》从日本例,规定商工会议所和大韩商工会议所为法人(第2条);《俄罗斯联邦工商会法》规定工商会系俄罗斯企业及企业有联合的非商业性民间团体,工商会为法人(第1条);我国1914年《商会法》,规定商会及商会联合会为法人(第2条),1929年《商会法》规定商会为法人(第2条)等。

(二)商会以商自然人和商业组织为其会员

社会团体组织形式有会员制和非会员制之分,会员制是通常的基本形式。其特点表现为:以符合既定条件的组织或个人为其会员;会员地位平等,会员在团体中的地位及权利义务等不取决于会员在其他领域或机构中的地位;全体会员组成的会员大会是团体的权力机关,各个会员在会员大会上有同等的决议权;团体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执行机关进行日常管理,全体会员有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会员有加入或退出团体的自由等。会员制的形式能较好地体现社会团体的民主性和契约性,有助于促进会员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参与社会团体的活动。商会作为一种商人社会团体,实行的也是会员制,它以商自然人和商业组织为其会员,各国商会立法对此有具体规定。

(三)商会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促进工商业繁荣为宗旨

社会团体都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成立的,因设立目的不同,各个社会团体的性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也不相同。有的为政治目的而成立,如政党;有的为学术目的而成立,如法学会等。商会成立的目的则在于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促进工商业繁荣。如《法国商会法》第1条规定商会是政府部门中代表各自管辖区工商界利益的机构;《德国工商会法》第1条规定德国工商会的义务是通过其建议、报告及评估,向政府部门提供咨询并支持其工作,同时维护诚实商人的规矩和习惯;《日本商工会议所法》第6条规定商工会议所目的是谋求其所在地区内的商工业的全面改善与发展,从而增进社会一般福利事业;《韩国商工会议所法》第5条规定商工会议所的目的在于谋求改善地区工商业的综合性发展,并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作出贡献;我国时期1929年《商会法》第1条规定商会以图谋工商业及对外贸易之发展,增进工商业公共之福利为宗旨等。

二、商会的特点

(一)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即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其成立和运作目的在于为其成员提供一些公共,不以营利为圭臬。这一点在各国商会法中都得到了体现,例如,《德国工商会法》第1章第1条规定工商会是代表位于工商会区域内并属于工商会的工商经营者的全部利益,促进工商经济的发展,权衡并协调地照顾每个工商行业或企业的利益;《日本商工会议所法》第1章第1条规定日本商工会议所法的目的是为谋求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并推动国际经济的发展,对商工会议所及日本商工会议所的组织和经营做出规定,其第4条明确规定商工会议所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我国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4条第2款规定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因此,商会具有非营利性,但其非营利性并不意味着商会的活动不发生任何收入。从目前各国立法和现实状况看,商会的活动有很多项是可能产生利润和收入的。法律非营利性的规定只是要求其不得将利润在成员间进行分配,即所谓分配限制条款。商会为维系存续而收取费用,为弥补活动成本而创收费用,均不应成为营利性活动。

(二)自治性

自治性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自主地享有应有的权利,开展各种与其宗旨相符的事业活动,承担相应的义务,任何组织或个人不能超越权限凌驾于商会之上。其具体表现在:一是地位的独立性。商会是独立的法人,在组织体系上不应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虽然有关国家在立法中规定其是政府部门中代表各自管辖区工商业利益的机构,是公立公益组织或公法人,但其内部管理及运作仍实行会员自治。二是管理的自主性。商会以自我管理为原则,其活动方式、内容应由其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自主决定,不受国家或行政部门的直接控制。三是活动的民主性。商会的规约、决定等,应当由其成员在民主协商的前提下,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四是经费的自筹性。财产独立和经费自筹是商会得以自主地前提,商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的会费、社会捐赠以及商会服务收入等,政府资助不占主导地位。从各国商会立法对其权利、义务的规定我们也可认识到,商会的主要权利在于其自治权利,主要义务在于其协力义务,它通过其内部组织机制的运行,规范其成员行为,实现其团体秩序并使其团体内秩序与法律秩序相协调、相补充。

(三)经济性

经济性即商会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的而成立,其设立宗旨在于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促进工商业繁荣。其经济性主要表现在商会的服务对象与服务领域均以经济为本体。就服务领域来看,其活动在于特定的经济行业或经济领域,其活动均与经济活动相关;就服务对象看,商会服务的对象大多是企业等经营主体。明确商会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与从事社会服务或学术探讨活动的其他社会团体法人组织相区别,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便于分类管理。因目前我国法人分类中,将商会与学会、研究会等在法律性质与地位的界定上视为同类,以相同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忽略了其对建立新的市场秩序的独特作用,影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可以与政党或其他社会团体相区别。虽然我国法律将党派和人民团体也划为社会团体法人,但由于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需要,党派和人民团体往往具有国家机关性质,因而它们不能与商会一类的社会团体法人完全等同划一。我国民间商会(中国工商业联合会)当前需要改革的弊病也在于此。

三、商会的分类

(一)依商会与政府的关系划分

依商会与政府的关系划分,可分为英美型商会、大陆型商会、混合型商会。英美型商会以英美法系各国为代表,其中以英国和美国最为典型。其特点在于无单行的商会立法,商会是根据私法中的公司法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原则上由商人自愿组织、自愿参加、自主活动、自筹经费,只要商会依法行事,政府部门不得干预其活动。因此,在这些国家商会数量众多,彼此之间竞争性强,服务功能较突出;大陆型商会以欧洲大陆各国为代表,其中以法国、德国最为典型。其特点在于有单行的商会立法,商会是一种公立公益组织,既有工商业者的公共代表机构性质,又有工商行政辅助管理的性质,实行的是强制与自愿入会相结合,经费可以得到国家财政支持,政府对商会有严格的监督;混合型商会产生在商会发展稍晚的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以日本和韩国最为典型。其特点在于借鉴了上述两种商会体制之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国情而形成,如日本商会是含大陆模式较多的混合模式,它有商会法,需要完成政府委托的任务,政府对商会有一定补贴,但与大陆模式相比,日本商工会议所更强调自己的民间性、自治性、独立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的商会则含英美模式特征较多,这些国家商会组织众多,大多具有纯民间性,受政府干预少。

(二)依职能行业覆盖面划分

依职能行业覆盖面划分,可分为商会联合会和同业商会。商会联合会具有跨行业性,行业综合色彩较浓,可以吸收同行业商会为其会员。如中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间商会)和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等;同业商会则由同一行业成员组成,主要服务领域在于本行业内部,活动范围较商会联合会单一,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根据此种商会分类方法,商会法的调整形成了大小不同的两种调整范围。一种认为商会立法只针对商会联合会而不应包括同业商会,其原因在于:一是商会联合会与同业商会在具体职能、作用、特点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别,用一部法来调整可能会淡化甚至抹杀二者区别,影响各自职能发挥。二是商会联合会侧重于横向,同业商会侧重于纵向,这种组织体系和分布结构上的差别若归于一部法律中,容易造成实际运作上的若干结构交叉,从而影响各自作用发挥甚至造成职能重叠。三是从实际看,若把现有同业商会和商会联合会纳入一部法律调整势必打乱现有商会联合会、同业商会各自的发展渠道,在短时期内引起较大震动,改革或改组成本较大。另一种认为商会立法应进行大范围调整,其调整对象包括商会联合会和同业商会。其理由在于:商会联合会与同业商会性质一致;商会联合会与同业商会在职能上也基本一致,均具沟通、协调、服务、监督等职能;调整的关系和内容基本一致,如果分别立法,就会造成和内容上的重复与交叉;从我国改革与发展方向看,工商合一,生产与流通、内贸与外贸相融合是大势所趋,商会法应当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此,本文赞同后种观点。

(三)依成立的法律依据划分

可分为国际商会、中国商会、外国商会。国际商会依有关国际条约成立,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法律主体,于1919年在美国发起,成立后总部设在巴黎,在纽约、日内瓦、曼谷设有联络处,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生产者、消费者、制造商、贸易商、银行家、保险商、运输商、法律经济专家等组成的联合工商组织,又称世界商业组织(简称ICC),是全球唯一的代表所有企业的权威代言机构。其会员已扩展到100多个国家之中,由数万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商业组织和企业组成,且于1969年成为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的咨询机构。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工商界人士和团体的联系与了解,厘定配合国内及国际需要的共同规则,以谋求改善各国间的贸易条件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中国商会即指依据中国有关法律成立的商会,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在我国目前主要包括中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等综合性商会或商会联合会以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商业经济联合会、各进出口商会等大小不同的同业商会。我国目前的商会大多由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发起、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制内生成的商会。虽然在名义上为民间组织,但基本上都带有鲜明的准官方机构的特点;外国商会即依外国有关法律成立的商会,大多具有外国法人资格。根据其自身组织特点不同主要可划分为英美型、大陆型、混合型三种。目前除南极洲外几乎世界各大洲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商会组织存在,很多国家在国外设立了商会组织。

参考文献:

1、黄红华.商会的性质[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5).

2、冯果.自治:商会法律制度的灵魂[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3).

3、张家林.商会的性质、机制与我国商会的转型[J].上海经济研究,2009(7).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法学院)

上一篇:厦门港集装箱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小产权房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