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词条“捍卫战”的警示意义

时间:2022-07-05 07:38:56

“PX即对二甲苯。可燃,低毒化合物。”4月5日,搜索网站百度百科词条中关于PX的解释被定格在科学的描述上。但如果打开它右侧的历史版本会发现,对PX“低毒”这一常识性科学论断的捍卫,源自近10位以清华大学化工系为主力的清华学生的昼夜坚守。

在茂名PX事件发生后,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百度百科将对PX的描述由原来的“低毒”修改为“剧毒”。经调查,是一位网友在茂名PX事件发生后进行的改动。了解PX具有“低毒”属性的清华学生们坚决反对词条中的“剧毒”描述。于是一场“捍卫战”在网上展开,历经6天36次交手,最终PX词条被锁定在“低毒化合物”的描述上。在这场“拉锯战”中,清华学生一再提醒词条管理员:“当前PX为敏感话题,希望百度对审核行为负责,以及管理员在审核时仔细一些。”可并未得到积极回应。虽然整个修改过程艰难了一些,但如果没有学生们的坚持,恐怕谣言传播依旧无法休止。

对任何一起公共事件的讨论,了解和熟悉是前提。如果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那对它的关注和讨论必然偏离正确轨道。这些年来,屡经公共事件发酵,PX已不是一个陌生词,但多数人所了解的也只是皮毛,且大都来自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学习方式。过去想要获取一个知识点,非得下一番苦功,好好翻几本书甚至要跑几次图书馆。而在互联网时代,只需“一搜便知天下事”。虽然网络时代具有汲取知识的方便性,但庞杂的网络信息蕴藏着巨大的失真风险。

对于网站来说,即便开放性是互联网的生命,“人人可编辑”是网络词条的特点,但并不是监管不力导致错误的借口。对科学知识而言,真实性是必须保证的底线。网络词条是为传播科学知识而设,也应穷尽一切努力保证真实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一个简短的词条看似简单,但其学术含金量不可小觑,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对网络词条还应加强审核把关力度,配备强有力的编辑队伍,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条邀请专业人士编写,对于一些争议性词条的频繁改动保持高度警惕。要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不能因为一个词条的被篡改而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发展方向上看,网络词条也应该以“电子词典”为目标,努力打造真实、权威和具有公信力的“网络百科全书”。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征,不只是推出多少产品,有多少人使用,而是完全嵌入经济社会一起发展,并造福社会。真实是科学的生命,真实性并非开放性的敌人。PX词条“捍卫战”本不该如此激烈,百度百科更不应该成为看客。在加强网络词条管理的同时,更应加强科普宣传工作,促进社会不断去伪存真、扶正抑偏。

上一篇:越照越清晰的镜子 下一篇:马航事件拷问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