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著之《木偶奇遇记》

时间:2022-07-05 07:01:48

走进名著之《木偶奇遇记》

【作者简介】

科洛迪,意大利作家,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想象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科洛迪的主要作品有《小手杖》、《小木片》、《小手杖漫游意大利》、《木偶奇遇记》等。

【名著梗概及启示】

《木偶奇遇记》是科洛迪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

本书描述了木偶匹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小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干活、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奇遇,充满了童趣与想象。

发生在匹诺曹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许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也就是说,在自然天性里往往会有不少不够尽善尽美的表现,等待着我们去逐渐克服。

【选段导读】

《木偶奇遇记》中的主人公匹诺曹有很多缺点:逃学、撒谎、打架、不听父母劝告……本选段写的是他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劳动的故事。想知道最后他是怎样做的吗?他乞讨成功了吗?快找来这本书看一看吧!

【文段选摘】

“大鲨鱼很大吗?”匹诺曹问,他已经吓得发抖了。

“非常大!”海豚回答,“这么说你就明白了,他比五层高的楼房还要大,他的嘴巴又宽又深,连火车都可以轻易从他的喉咙里呼啸而过。”

“我的天啊!”吓呆了的匹诺曹叫着,慌乱穿好了衣服对海豚说,“再见,鱼先生,给您添麻烦了,谢谢您礼貌的回答。”

他沿着那条打听来的道路往前走,走得像跑一样快。听到身后有一丁点儿动静,都要回头看看,生怕那条恐怖的大鲨鱼带着喉咙里呼啸的列车跟了过来。

走了半个小时,匹诺曹到了一个叫“勤劳蜜蜂岛”的村子。街上有很多走来走去的人在做生意,所有的人都在工作,而且都有很多事情要干。这里找不到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这里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懒汉。

“啊,”懒惰的匹诺曹马上说,“看来这个村子一点儿也不适合我!我天生就不是干活儿的料!”

饥饿折磨着匹诺曹,他已经一天一夜没吃过东西了,连野豌豆也没吃过。怎么办?他只有两种方法来获取食物:要么找点儿活儿干,要么可怜兮兮地求别人施舍一点儿面包。

匹诺曹不好意思去乞讨,因为爸爸经常教育他,除了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和有残疾的人,任何人都没有乞讨的权利。这个世界上需要同情和帮助的,只有那些因为衰老和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其余每个人都应该工作,如果他们不工作,那么挨饿就是活该的。

有个人出现在路上,他太累了,停下来喘着粗气,他正吃力地拖着两辆装满木炭的大车。

匹诺曹看拉车人像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就走向他,很难为情地压低声音问:“您能不能可怜可怜我,给我一个铜板?我快要饿死了!”

“你得到的将不仅仅是一个铜板,”拉车人说,“如果你肯帮我把这些木炭运回家,我可以给你四个铜板。”

“您太让我吃惊了!”匹诺曹恼怒地说,“告诉您吧,我可不习惯像驴那样干活儿。我从来都没有拉过大车!”

“那再好不过了,”拉车人回答,“孩子,如果你真饿了,就吃两片自己那可笑的高傲吧,小心别撑坏肚子。”

几分钟后,一个泥瓦匠肩膀上扛着一筐石灰路过这里。

“您能行行好吗,善良的先生?给我这个饥饿的孩子一个铜板吧!”

“我当然乐意了,”泥瓦匠回答,“跟我来吧,替我扛着那筐石灰,我会给你五个铜板,而不是一个铜板。”

“可是石灰很重,”匹诺曹反驳说,“而且我不想累着自己。”

“如果不想累着,那么,自己玩去吧,或许那样你可以找到食物。”

不到半小时,又有二十个人经过这里,匹诺曹向他们乞讨,可他们都说:“在这里乞讨你不感到羞耻吗?别在这里游手好闲了,去找点儿活儿干吧,挣点儿面包吃。” (有改动)

上一篇:大学生法治教育视角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下一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素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