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及对策

时间:2022-07-05 06:33:26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及对策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网络的延伸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加强,也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带来了不小影响。本文就网络时代的鲜明特征分析入手,阐述网络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困境,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自身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政理论课 教学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有着重大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思政教师关注的焦点。当今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网络的延伸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加强。高校学生接受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再单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然会遇到困境甚至是挑战。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我们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自身上不断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1 网络时代的鲜明特征

(1)信息获得的快速性和直观性。由于新媒体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多样,速度更快。随之而来的是秒杀时代、读图时代和“微”时代的诞生,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等都是其典型代表。此时,学生获取信息的更新速度甚至是以秒来计算,另外,很多信息的传递通过图片方式而非传统的文字进行,这些都加速了信息获取的快速性和直观性。

(2)娱乐化精神的普及。大众普遍认为,现在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在各种网站、应用程序上充斥着肤浅、空洞、无内涵的信息,在这样一个节奏快速、竞争激烈的时代,轻松、有趣的娱乐化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更能为人们所接受,也由此带来娱乐化精神的普及。

(3)主动性的增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人们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更成为海量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且人数在以几何数级的速度增长。一方面,人们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实际上是话语权的一种转换;另一方面,网络应用程序的操作便捷,快速,使得人们之间分享信息的互动性大大增强。

2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

根据以上对当今网络时代鲜明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一员,必然会受到影响,且与以往的学生群体相比,他们更具活力和个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会遇到困境。

(1)学生缺乏理性思考的耐心。在这样一个秒杀时代、读图时代和“微”时代情景下,信息的获得和更新速度太快,以至于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认真阅读和思考,就又被新的信息所吸引和覆盖,更不用说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思考了。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耐心。这一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体现得很明显,学生往往对于图片、视频素材等这类直观的无需动脑的教学方式更感兴趣,反之,对于文字素材或教师抛出的批判性问题则兴趣不大,不愿意思考和讨论,甚至反感。这样的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是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2)传统严肃的教学内容难以被接受。娱乐化是网络时代带来的又一显著特征。学生由于缺少理性思考,更倾向于对轻松的、愉快的信息感兴趣,因此,传统的严肃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在网络世界不难发现,现在有很多所谓的“有才”青年甚至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恶搞,而这种“恶搞文化”在大学生中还很受欢迎,大家争相在微博、空间中转载。这种对严肃文化的无视和颠覆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也对学生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负面影响。

(3)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在网络时代,学生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更成为了信息的主动创造者,因此,学生的主动性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在增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上同样如此,课堂不再是以前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信息都来自教师,教师的权威性是稳定的。然而,现在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同样的平台获得信息,学生甚至能获得比教师更多样的信息,因而,教师过去的那种权威性受到了极大挑战。另外,在网络这样一个人人平等的空间里面,与以往传统的沟通模式相比,实际上是话语权的转换。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更有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有着更多自己所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着挑战。

3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策

由于网络时代的鲜明特征,给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不小挑战和困境,因此,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等多个方面积极进行反思和创新,以应对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困境。

(1)更新教学理念。第一,与时俱进。面对当今网络时代带来的快速更新的特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不仅不能滞后,不能还抱着过去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理念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反而要以更快的速度与时俱进,甚至以超过学生的接收速度来获取最新信息。这样不仅能随时将最新鲜的信息带给学生,还能增强教师的威信,让学生佩服和信服。第二,增强思辨性。由于网络时代的影响,娱乐性的内容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焦点,而传统的严肃性的教学内容反而会受到冷落和排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仅不应该避开,反而应该敢于将学生感兴趣的,甚至是网络上流行甚广的所谓“恶搞”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这样做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讨论,甚至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辨,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来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反而能够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2)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第一,增强互动性。这里不仅指课堂上的原有的传统的互动,更指思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利用手机应用平台。一方面,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通过这种非正式沟通方式了解到学生最真实的思想。第二,博采众长。不要将课堂变成“一言堂”,而允许多种声音的出现。现在,在网络平台上有非常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如网络红人教师、TED演讲、高校公开课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资源,思政课教师应该将一部分时间拿来与学生一起分享。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师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减少学生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自身得到一次取长补短的机会,从其他优秀教师身上汲取优点以更好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3)加强教师自身的“修炼”。上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策,然而,这些对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加强自身“修炼”的基础上。首先,教师应该树立起自我更新的意识,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并将它们随时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第二,大量积累。思政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之外必须进行大量的积累,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体系,更需要大量充实哲学、心理学、甚至是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此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信服,自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基于项目化设计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 下一篇:梦圆沙葱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