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不是能清晰成像的镜子

时间:2022-07-05 03:13:53

“舆论”不是能清晰成像的镜子

舆论”无处不在,却又触摸不着。有了新闻,人们就会一个接一个地知道,知道了就要思考,思考了就要说话,要发表意见。在一般人看来,“舆论”的存在几乎是理所当然,不怎么去理会。所以很少有人研究“舆论”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李普曼站了出来,他的《公众舆论》,以亲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人们司空见惯的舆论现象。该书1922年出版至今,依旧是新闻传播界的研究范本,影响深远。

从接触新闻到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对“舆论”有了感觉,或者说警觉:即使是“公众”的意见,依旧未必是对某新闻事件最原始、最正确、最自然的反映。因为分散的公众可以被指引、控,所以“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媒体的附属品,而不是一面能够清晰成像镜子

那是想象中的真相。李普曼在《公众舆论》的各章节中都提到“成见”一词,伴随着“成见”的还有“成见模式”等。在他眼中,即使公众是清醒的,不想受到某一方媒体的摆布,他们依旧难以看清事物真相,或者说是各有各的看法,因为他们有成见。“地道的成见会先于理性被投入应用。”(《公众舆论》中文版第74页)李普曼认为,在人们看到某一新闻事件和做出反应的瞬间,成见就是一道看不见但事实上存在的“工序”。它影响我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我们会去选择在我们的成见系统中让我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我们不怎么关心的东西。

除个人带有的“成见”之外,我们知道,媒体在对新闻进行加工的时候,要通过目的性的选择:选择什么让公众知道,怎样报道,如何引起公众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形成某种舆论。林肯说过:“你有舆论的支持,无往而不胜;没有的话,无事不败。”舆论在此时仿佛沦为政治利益的工具。“舆论”不像是一个由有理智头脑的精英领导的集体,而是一个内部杂乱无章的集合名词,它的发展常常是“不由自己”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有些媒体制造假新闻,引发公众关注,公众热心参与讨论、后来却发现所讨论、争论的事实是不存在的。

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我们营造着“虚拟环境”,真实的情景不仅不为我们所知,而且显得越来越不重要。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去静下来思考,就又被卷入了新一轮的信息潮中。每当一则消息出现的时候,我们不是追本溯源,去追问其真假或相关性,而是下意识地主动并渴望作出一种评价,因为我们是社会性的,我们渴望融入社交,即融入公众的讨论中。所以,我们就是这样被铺天盖地的新闻“遮望眼”,失去了判断能力,而成了媒体的附庸、媒体的棋子。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舆论”有多么不可靠。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积极作用。当今网络的存在,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源头,我们能够在众说纷纭的意见中,凭借自己的判断去认识和辨别,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每一个人都带有天生的、不可避免的刻板印象,但那并不会导致整个舆论的偏失。因为在网络媒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所以,五光十色的调色板最后会将众多颜色调和成一种颜色,一种代表了主流意见的颜色。而那是我们所需要的。

不过,即便是这样,李普曼的观点依旧在为我们鸣着警钟。毕竟,舆论来自“人们都说”或者“有人说了”,而社交圈子也有着它“天真的年代”。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

上一篇:评论是研究\调查\讨论出来的 下一篇:品牌传播中的认知框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