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 在光影与现实中流转

时间:2022-07-04 10:39:02

《洛奇》(《Rocky》)是一部电影,也是一段人生。在电影与人生的交织中,缔造了光影和现实的传奇。当我闭上眼睛,一幕幕的画面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

美国有一座东部城市叫做费城,如果你询问当地人,“费城的标志人物是谁”,你可能会听到一个答案是艾弗森(原费城76人队队员),但是一定会有人告诉你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奇”,一个从电影里走出的“真实”的人。

《洛奇》是一部系列电影,总共有六部,从1976年第一部诞生之日起到2006年第六部整个电影结尾,这一系列电影竟然横跨了三十年的时间。这三十年,主人公洛奇和许多人一起成长,演绎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洛奇1》是这个传奇的开始,主人公洛奇年已三十,一事无成,整天游手好闲,靠着帮别人讨债,充当打手,以及打一些收入低微的业余拳赛度日。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就这样悄然到来了。

世界重量级拳王阿波罗・克里德准备在美国独立200周年的纪念日7月4日这一天举办一场纪念比赛。然而,他的对手在训练中受伤,不能参赛,而距离比赛只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阿波罗一时联系不到新的对手。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找一位费城当地的名不见经传的选手和他对战。由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并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由此美国正式独立,这样,在美国独立日的这一天跟来自费城的选手比赛就显得别具意义。当然,这个带着危险的“幸运”就降临到了洛奇身上。

洛奇起初并不愿接受这样的挑战,因为他年已三十,又没有接受过系统性训练,不但没有胜算,反而有被重伤的危险。如同每一个底层的小人物,洛奇依然存有改变自己生活的渴望,当机会到来时,他不愿轻易放弃。这时,一位名叫米克的业余拳击教练找到了洛奇,愿意帮助洛奇训练,除了看中洛奇还未被开发的潜质,他也想证明自己,就这样,两个希望证明自己的小人物走到了一起,并肩战斗。

在短暂而又高效的训练中,洛奇迎来了比赛的前夜。想到明天要面对的一切,他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就踱步到了第二天比赛的场馆,偌大的场地在这个午夜时分更显空荡,只有他和阿波罗的巨幅海报格外显眼,海报中的阿波罗神采飞扬,跃跃欲试,而另一端的海报里,洛奇动作僵硬,神情胆怯,连他比赛短裤的颜色都画错了。但是,谁在乎呢?是啊,主角是阿波罗,洛奇只不过是个陪客,一个懦夫,废柴。之后,洛奇走出空荡的场馆,这一幕在影片中堪称经典。相信此时他已经有了一种信念,那就是尽力做到最好。

比赛开始了,阿波罗的一切都是焦点,身处舞台的洛奇却显得可有可无。比赛开始了,面对一个业余拳手的挑战,阿波罗显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为了取悦观众,他肆意着对手,而苦练之后的洛奇依然因为实力上的巨大悬殊被打得狼狈不堪。但是他并未放弃进攻。终于,被动挨打的洛奇抓住了对手由于过度放松而露出的破绽,看准时机,冷不防一记重拳将阿波罗击倒,全场顿时沸腾。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场表演赛,而是一场真刀实枪的战斗。

起身之后的阿波罗觉得很没面子,于是疯狂地向洛奇进攻,洛奇在对方的重拳之下被打得面目全非,然而在信念的支撑下,他坚持着与对手周旋。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倒数第二回合,洛奇连续挨了一组重拳被击倒在地,他的教练告诉他不要起身,否则他有可能被打死。但是洛奇此刻只有一个信念:虽然不能取胜,但可以坚持到最后。终于,在十秒倒数将尽之时,洛奇再次站起。对面的阿波罗简直不敢相信面前的对手还没有被击倒,信心开始动摇。而洛奇抓住时机,一记重拳打伤了阿波罗的肋骨。每当我看到这里,便会禁不住热泪盈眶。

最后一回合,洛奇大有击倒对手之势,但是,比赛终了的铃声响起了,裁判判定阿波罗点数获胜,洛奇和妻子拥抱在一起,影片就在此刻定格。虽然洛奇坚持到最后还是失败了,没能创造奇迹,但相信每一个人心中的获胜者只有一个,那就是洛奇。

纵观整个影片,无非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美国式的梦想得以实现,底层的小人物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借由合适的机会证明了自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甚至在专业人士看来俗套的故事,却在当年上映时获得了一亿一千七百二十多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要知道,这部影片的投入不过才一百多万美元,且只用了二十八天的拍摄时间,在高票房的同时还收获了包括197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多项大奖。这部影片的成功本身也是美国梦的一种体现,洛奇的成功,不得不说是与人们心中所存在的梦想有关,大家都希望能像洛奇一样获得成功。《洛奇》的成功,使人联想到2011年的林书豪,也是一个小人物,一夜成名,并且在一周时间内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不能不说确实是一个奇迹。然而除却奇迹本身缔造者的神奇之外,大众对于这样的故事还是很渴求的,虽然不可能每个普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但不妨碍人们对这种奇迹乐此不疲的消费,因为它给人们一种信念,一种力量,而下一段传奇也许就孕育其中。

本片的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Michael 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出生于1946年,出演《洛奇1》时年满三十岁,与主人公洛奇同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洛奇》这一系列电影就好像是他的自传一般。也正由于他的本色出演,为影片注入了灵魂。而他本人的成长历程也是一段洛奇式的故事。史泰龙出生时,由于使用产钳,使得他头部的神经受到损伤,造成面部瘫痪。由此带来的不仅是一侧脸僵硬的表情,还有含糊不清的口音,因此他一直是被取笑的对象。

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场拳王阿里与一个无名小卒比赛,后者顽强坚持下来,他由此得到灵感,很快地完成了《洛奇》的初期剧本。尔后,他拿着剧本,开始到每一家公司去面试,希望能够投拍,并且,他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主人公洛奇必须由自己扮演。这样的条件让他到处碰壁,被拒绝了成百上千次。但坚持让他获得了机会,虽然经费紧张,但他还是完成了影片的拍摄。从此,洛奇这个形象就诞生在荧幕上,而且成为经典。

《洛奇》这部影片本来设计的结尾是比赛终了,洛奇死在了拳台之上妻子的怀里。但是,出于市场考虑,为了将来可能的续集,这一幕并未上演,而随后就有了后面五部的续集。第二部到第五部都讲述了洛奇由此一战成名进军职业拳坛后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第四部顺应了当时美苏争霸的历史潮流,洛奇还代表美国和前苏联拳手过招,结果当然是以胜利告终。本来已经打算在第五部结束整个《洛奇》系列,但是壮心不已的史泰龙觉得有话没有说完,于是在六十岁高龄又推出了《洛奇》系列的最后一部。影片中,洛奇年老,妻子过世,自己经营着一家小餐馆,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三十年前。但是心中的热情让他再次回到拳台,那个已经不属于他的舞台。对手依旧是一位重量级拳王,结果依旧是洛奇以点数败北,但他依然坚持到了比赛的最后,退场时,观众向他报以潮水般的掌声,而洛奇也激动不已,挥手向大家告别。作为一部系列影片,洛奇这个角色陪伴了史泰龙三十年的时间,观众们也早已把洛奇当作一个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

在这部系列电影当中,有这样一个经典桥段:洛奇穿越费城的大街小巷晨跑锻炼,终点是费城的国家博物馆,他快速跃上台阶,然后挥拳庆祝。因为这样的经典镜头,经政府批准,人们就在国家博物馆的门前为洛奇树立了一尊铜像,代表了费城人民对于洛奇的喜爱,铜像是洛奇振臂欢呼的姿势,激励着每一个到访者。希望读者朋友们如果有机会去往费城,可以去感悟一下那段不老的传奇。

上一篇:印度之恋 5期 下一篇:重构宇宙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