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的整合

时间:2022-07-04 09:15:20

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的整合

摘要:内审和注册会计师外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各有利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将内外审整合,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做好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设。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审计;内审;注册会计师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帮助企业防范风险,是企业运营的有力保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我国经济建设水平持续升高,特别是加入 WTO 之后,面R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在有效控制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结合内外审,在强化内审的同时加强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双管齐下,互补长短,合力协作。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关系及其利弊

内部控制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监督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企业的经营管理更迭变化,因此内审也应当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内部审计需要不间断地、动态地监督内部控制,让监督工作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主要日常工作。

内部审计具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内部审计对企业较为了解,熟悉企业内部控制,能较为及时准确的把控风险点。内部审人员是企业的内部成员,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成果与绩效有关,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责任心一般都较为强烈,其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其评价结果更具建设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评价内部控制时,是受了委托,关于内部控制的资料是由组织提供的,研究的角度集中于审计工作的影响因素,评价时,其目的、范围大多数情况下有其本身的局限性。此外,企业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以及企业出于维持投资者信心等多方面原因导致部分企业产生舞弊行为,对外审进行欺瞒甚至提供虚假审计资料,这对外审的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关系及其利弊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外部审计也叫社会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独立执业、有偿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活动。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同时提出了自2011年起逐步在上市公司中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要的独立鉴证业务(王美英、郑小荣,2010[1])。

注册会计师的财务审计是以风险为导向型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职业判断之前必须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将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内部控制审计应用于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体现为:1.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决定控制测试的结果。控制测试目的是是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证明已经设计并正在运行的某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即是否防止或发现并纠正了财务报表重大错报,而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证明针对某认定是否设计相关内部控制,如果已经设计相关控制,这些控制是否正在运行,并且已设计的内部控制如果运行的话是否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重大错报;2.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的实质性程序有利于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实质性程序是指用于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其抽样的规模需根据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符合性测试的结果来确定,同时实质性测试的结果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针对某项控制的有效性得出结论所必需的测试时作出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是相互影响互为利用的,内部控制审计影响注册会计师对企业风险的认定,而财务报表审计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也有利于企业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承接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审计成本。笔者曾任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以德勤为例,其设有审计部门及ERS部门(Enterprise Risk Service企业风险管理部门),这两个部门的工作成果是互为利用的,具体来说当审计部门接受委托对一家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本着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原则,审计部门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并一般会提供给企业管理建议书,在这种情况下ERS部门在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时可以利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当然由审计部门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精确性并不能完全达到要求,ERS部门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大测试范围并最终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而当ERS部门先接受企业委托时,审计部门可以不再进行内部控制的评价,而是直接利用ERS部门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结论。若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由两家事务所承接,其在资料、信息交接以及信息依赖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造成了成本的提高资源的浪费。

三、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整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内审和注册会计师外审在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设上各有优势。内部审计更为直接,对企业更为熟悉,可以获得企业的一手资料,更全面、系统、及时的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评价及反馈。但是内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容易受平行部门限制,更偏向于财务相关的监督,以及成本较高。反观注册会计师外审,其优点是更为专业、成本较低,但其缺点则是很难得到企业的一手资料,对企业的了解度不高,容易受到舞弊欺瞒,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会计师事务所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能与被审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继续承接订单会存在刻意隐瞒事实以及粉饰报告的动机。综上,内审与注册会计师外审互为利弊,笔者认为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最好的效果。

内审与外审整合是结合内力与外力共同发力内部控制,但在此块领域的经验我国尚有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尽可能的提供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1.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2.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3.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审计不仅是书面上的核算规划,还需要懂得互联网使用技术,加强培训,学会建立数据库,学会利用电子技术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审计效率,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吴健,2013[2])。

参考文献:

[1]王美英,郑小荣.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0(7):66-67.

[2]吴健.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方法与策略[J].中国外资,2013(1月上):184-185.

作者简介:陈晴晴,女。

上一篇:关于举办教育装备行业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专题... 下一篇:论课时目标的准确制定在品德课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