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有效教学

时间:2022-07-04 08:06:50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重要性;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它能使无效的劳动变为有效的劳动,使低效的劳动变为高效的劳动。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应该是一个重要任务,也就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在新课程的要求“模板”下,如何构建有效教学是摆在当前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在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使学生认为一门学科值得学习,喜欢学习,最好的办法是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我从事数学、语文班主任教学工作二十年有余,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觉到孩子确实对我的学科产生了兴趣.上课发言特别积极。作业完成的效果也出色。下面,我就举个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生动、鲜活的实例。

无论在高年段,还是在低年段,往往是教师提问学生较多,而学生问教师的问题相对来说较少,这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百害无一利的,我常常鼓励学生在下课的时候要多多提问.哪怕放学回家也可以向老师提问,但课外能在办公室向老师提问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而且总是那些老面孔。大多数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进来。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让更多的学生都有问题可提,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有话可说。其实我知道并不是学生_实没有问题可提,而是碍于面子。或对老师有天生的惧怕感,于是我想出了一招,凡是在课外能主动提问题的学生,都要在中午报送给班长,一天一统计,都给予加平时分数,问一次加一分,因为分数对小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激励作用,问老师问题不但能把不会的知识弄会,而且还能得到表扬加分,一举两得。这一招还真灵,因为学生很在乎分数。特别是对于一些后进生同学来说效果更显著。于是来到办公室提问的学生日益增多,学生提的问题五花八门.难易都有,我也及时记录他们提问的次数,作为“加分”的依据。学生由于要有问题可提,所以对课本知识也逐渐理解得更深刻一些,学习兴趣慢慢高涨起来,当然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后进生进步很快,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无论是课外提问加分,还是张榜公示。都只不过是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不同手段而已,对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多策略手段来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为了达到“减负提质,提高效率”的目的,我就谈谈自己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师生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兴趣就会有动力,兴趣是进步的源泉,是学生学习与成材的基础。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做,甚至忘记了时间和地点;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就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古今中外有许多教育家对此种现象都有很深的见解,在古代,孔子很早就提倡因材施教,夸美纽斯遵循自然的规律,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每节课一开始,就尤为注意通过恰如其分的方式或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引人入胜的语言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如我在教《长城》时,先通过同学们知道的名山大川来衬托长城的雄伟壮丽,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接着我又通过描述,带入情境:“长城这么气魄雄伟,景色宜人,你们想去游览吗?那现在就让我们做一次假想旅行。我们坐上飞机很快就到了北京,站在长城脚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川奇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你们看,现在老师给你们当小导游,来介绍长城。”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让学生有兴趣,而且使学生有一种参与感,让曾经去过的学生有一种自豪感,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

创设情境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我教《春夜喜雨》这首古诗时,边介绍作者杜甫,边随手几笔勾画出正下春雨的场景。当学生朗读“好雨知时节”时,教师快速画出蒙蒙细雨,绿色的草地.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简笔画解释出本句的意思。学生看着黑板画,仿佛身临其境,一下子增添了灵感,他们赞美春雨,赞美大自然的美妙,这点恰恰和本首诗的作者情感产生了共鸣。这样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图文并茂.同时加强学生对课文中情感的体验,如果我们长期坚持下去,又何愁学生对语文课没有兴趣呢?怎么可能不提高教学效果呢?

二、问题设计独具匠心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恰如其分的提问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启迪学生的智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这一手段,不仅可以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更主要的是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我在每节课的讲授环节中,十分注意对学生的提问,特别重视问题的设计,尽全力多提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有价值的问题,不提暗示性的问题:多提“为什么”启发学生思维的能谈出自己观点的问题,不提“是不是”、“好不好”一类不加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简单问题,缺少思考价值。

三、课上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良好品格的重要因素,而竞赛恰恰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展开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当新课讲完以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涣散,头脑容易由紧张的积极思维状态转向松弛状态。一些学生认为老师讲到这里,大概就完了,有的学生开始搞小动作,影响自己.影响别人……这个时候,教师不及时采取极具吸引力的教学手段来“抓住学生”,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一节课就白白浪费了。为了更好地发挥40分钟的作用,使学生巩固好本课所教的知识,我采取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教学任务的旁边之外的干扰。

四、抓住表扬契机,激励学生勇往直前

表扬往往能使一个落后的学生突飞猛进。在课堂教学中,我尤为注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有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比较肤浅,后进同学就会跃跃欲试,我就立即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这种做法收效甚佳。我们做教师不仅要有“乐教”的精神,而且还要有“会教”的本领。教育得法就会事半功倍。只要我们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学子定会在学习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上一篇: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