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以读促写

时间:2022-07-04 05:32:12

摘 要:英语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技能(language output skill),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他们语言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写作教学就是要在关注学生语言学习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写作框架;写作要点;语篇策略

一、写作教学背景分析

新课标对初中英语写作提出的要求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由此可见,新课标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一定的语言输出能力,进而逐渐引导学生成为独立的写作者。

笔者所在的地区使用新目标Go for it教材,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含有一定数量的语篇,教材3a部分要求学生能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大意及相关信息,获取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能用获得的信息谈论本单元的话题。除此之外,教材3b部分设置的是一篇与3a体裁类似的短文,要求学生用前面所掌握的语言信息填补短文或开展话题讨论。3c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的情况,模仿3a文本话题进行独立写作练习,也就是在阅读后设置围绕特定的话题进行写作训练。

从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的编排来看,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以读促写的训练,而且该教材的编排和选材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即强调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强调用语言做具体的事情,而不是简单的语言输出。

二、初中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写作一直是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点和难点,也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实践教学中,笔者通过对日常的读写课堂教学观察,发现学生的写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是词汇不够丰富,输入性词汇多,输出性词汇少;二是句式匮乏,简单句多,复合句和典型句少;三是结构混乱,条理不清;四是内容空洞,要点不足;五是行文无逻辑,过渡不自然。这反映了学生的写作知识的学习和写作技能训练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模式。

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只有可提取的信息丰富了,输出才会有效。阅读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输入途径之一,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关键途径之一。根据上述理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借助教材,分解语篇,使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的内容,能够进行与主题相关的表达,从而建构起整体全面的认知,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1.搭建语篇支架,提供写作框架

支架式写作模式倡导“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因为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他们原本拥有的知识,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理清语篇的主要线索,为模仿写作打下基础。

比如Go for it 8A有一篇关于李云迪的人物介绍。语篇了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李云迪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语篇结构,问题如下:

When and where was he born ? When could he hum songs and difficult pieces of music? When did he begin to learn the accordion? When did he start to learn the piano? When did he take part in the 14th Chopi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构建了时间线索图,In 1982When he was a small boyAt the age of four When he was sevenIn October 2000。基本支架搭建完毕后,笔者再通过问题继续点拨:What happened to him in 1982? 引导学生从when 到what ,深化语篇内容。然后学生构建出born hum songs and difficult pieces of musiclearn the accordion learn the pianotake part in the 14th Chopi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的内容线索图。

语篇的基本支架搭建完毕后,笔者继续提问,让学生的思维沿着概念框架不断延伸,最后提炼出文章的总起句和总结句。笔者出示了两个句子: Li Yundi, a well-known Chinese pianist, always loved music. He was also the first Chinese pianist in the 70-year history of the competition to win this prize. Which sentence can be a good beginning? Which sentence can be a good ending ?这两个句子其实是文章的总起句和文章的总结句。到这一步,学生都明白了,构建内容后,还需记得要给文章补充总起句和总结句,完整的文章应该包括总起句、内容和总结句。学生通过阅读提炼了本语篇的框架,Beginning: who ;Body: when and what;Ending: How(in my opinion)。

这个单元3b的要求是Look at the information in 2b. Write an article about Laura. 3b 的写作任务是建立在3a的阅读基础上的。有了语篇框架的支撑,接下来让学生套用范文框架来介绍Laura,或让学生在已有的支架下独立探索写作就不是难事了。有了语篇框架的支撑,学生套用框架来介绍laura,或让学生在已有的支架下独立探索写作就水道渠成了。

2.归纳语篇线索,提供写作要点

写作中遗漏写作要点,导致内容不完整,是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犯的错误。特别是新目标教材中所有的写作训练基本都缺少必要的提示,学生经常会犯迷糊,不知他们所写的文章要涵盖哪些要点。针对这点,笔者通常采取图表的形式归纳和概括语篇,让语篇要点更直观和形象,并引导学生内化这些要点,变成写作要点。

比如Go for it 8A 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的3a,笔者通过四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概括叙事文章的要点: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2.Why is it your dream job ?

3.Where are you going to work?

4.How are you going to do it ?

然后笔者就引导学生用维恩图把这篇文章的基本要点——人物、时间、地点和情节表达出来。然后结合这个单元的写作要求(Suppose you are a famous singer or soccer player. What are your vacation plans? Write an article)提示学生哪些是叙事文章要涵盖的要点,写作即从这些方面入手。

3.积累语篇素材,促进学生写作

(1)积累词汇,使学生能写。丰富的词汇是学生写作中用词多样化的前提。而且,学生的词汇量越大,他们可写的内容就越多,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文本的质量就越高。针对写作中词汇方面的需要,笔者采取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话题,整合教材中所有同话题的单词,并加以梳理,最后形成 “Word Map”。这个“Word Map”构建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且与写作教学同步的词汇网络。

比如,Go for it8AUnit 11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中的写作要求是:You and your parents are going on vacation .Leave a message for your best friend,Li Ming. Ask him to help you take care of your house.既然是要求take care of your house,那就必然牵涉到housework ,于是,笔者就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各色各样的housework的名称,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可以提问学生:“What housework do you often do at home ?”这个问题就引出了如下的word map;

这个词汇网络把原本孤立的家务活的名称统摄在同一个话题语义场中,使词与词之间有了意义联系,这个意义联系使学生能够自然习得,运用和拓展词汇。这样在的写作中他们就能灵活地提取他们储备的有关的词汇。

(2)积累句式,促学生会写。语言通常是从模仿开始,教材语篇中典型句型、或从句的运用,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高提供很好的素材。笔者通常是引导学生归纳并运用教材中的典型句式进行练习。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话题的核心内容,更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比如,Go for it 8BUnit7Section B3a,在阅读时笔者提炼了状语从句结构,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写作任务:在生活中碰到令人生气的事你会怎么做?请模仿3a 写一篇文章。然后笔者提供了从句句式,I get annoyed when _____; When it happens,I usually ______.然后要求学生按此句型结构写作。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积累并反复模仿运用,学生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及写作水平,就从会阅读到会写作。

4.运用衔接策略,提高语篇意识

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出现行文无逻辑、过渡不自然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缺乏语篇意识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在阅读中笔者让学生了解语篇的衔接手法,明确写作思路及上下文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和连贯性。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围绕自己的写作意图来组织文章,那么段与段之间就存在一种联系,每一段文字都有一个主题句,而该段的每一句话就会围绕该主题句展开,那么句与句之间也会存在一种联系。对于这种联系,笔者一般通过串联词来展现,也就是衔接词。

比如,Go for it 8A Unit 6 Section A 3a 是一篇介绍人物的语篇。串联词如下:As you can see, in some ways we …;We both …;although my hair is shorter than hers ;We both like …;although Liu Ying is…;However , we both …从上面文章中可以看出,三个衔接词语的适当运用可使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的连接,转折更加条理化,意义更加清晰,文章更加流畅,逻辑性更强。在单元写作设计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如下的框架:I don’t really care , because …;My best friend Bob is … However , we have the same interest, We both like …although he is better at…than me. I don’t think differences are important in a friendship。其中,充分运用到了串联词。用好衔接词语,对提高作文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教材语篇的挖掘越深,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模仿,在模仿中迁移,在迁移中发展,最后达到独立而且熟练地写作,从而真正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郑超.以读促写:英语“写长法”的理念与操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给数学课堂插上多媒体的翅膀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