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康汤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12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04 05:21:54

痤康汤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120例临床观察

痤疮俗称青春期粉刺,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面颈部、背部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皮肤炎症,青春期男女易反复发作且愈后易留瘢痕,令患者十分苦恼。2008年3月~2011年10月,笔者科室采用自拟中药痤康汤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入选标准:①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1];②Ⅱ级~Ⅳ级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者;③皮损分布在面颈部者;④在1个月内未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治疗者;⑤半月内未用痤疮药物者;⑥能配合治疗和按时复查者。排除标准:①面颈部出现过敏反应者;②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③体检发现有肿瘤或器质性疾病者;④有结缔组织病、免疫缺陷疾病等;⑤有药物过敏史和瘢痕史者。共入选120例,均为门诊确诊的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男33例、女35例,年龄16~42岁,平均25.5岁,病程1~180个月,平均27.5个月;对照组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15~43岁,平均26岁,病程1.5~185个月,平均27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比、病程、分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痤康汤加减辨证治疗。方药组成:枇杷叶10g,栀子10g,桑白皮10g,黄芩12g,野10g,赤芍10g,苦参10g,生槐花15g,黄连6g,白茅根30g。辨证加减:皮脂溢出多者加生薏米仁20g、生白术12g、生枳壳10g;便秘者加生大黄8g,形成结节囊肿者加夏枯草10g、浙贝母10g,口干唇燥甚者加玄参10g、麦冬10g,感染重者加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月经量少不规则者加当归12g、益母草10g。温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服3次,并口服盐酸多西环素100mg,每天2次,首次加倍。对照组:仅口服盐酸多西环素100mg(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天2次,首次加倍。治疗期间,白天同时外搽2%的红霉素酊(本院制剂,红霉素2g加入75%酒精100ml中),每天3次。每晚睡觉前洗脸后外搽0.025%维A酸乳膏(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次(不适者先减量用)。局部治疗每周1次[2],首先外搽2%的红霉素酊,然后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重庆市巴山医疗仪器厂生产的仙鹤牌,型号为CQ-07)照射20min(照射时闭目或遮盖保护眼睛),再用消毒的暗疮针顺着粉刺和毛孔生长方向挤出粉刺,粉刺不易出者,用暗疮针尖挑破粉刺顶部后挤压。脓疱、结节和囊肿不能挤,脓头、脓肿波动的可少量分次排脓血,给囊肿、结节减压,促进吸收。最后再次外搽2%的红霉素酊。注意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不滥用护肤品。两组治疗总共为8周,每2周复诊1次,记录皮损变化及自觉症状。

1.3 疗效判断标准[3]:治愈:治疗后皮损减退≥95%以上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无新疹出现,症状消失;显效:皮损减少70%~94%,症状明显减轻,偶有新疹出现;有效:皮损减少30%~69%,症状改善,仍有新疹出现;无效: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皮损减少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59.6%,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5.71,P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出现胃部不适,2例出现局部微痒、干燥、脱屑;对照组5例感觉恶心,食欲减退,4例局部出现红斑、脱屑,1例出现大便干燥。所有不良反应在治疗1周后逐渐减轻,患者均能坚持治疗。治疗期间每月作1次血尿常规和生化全项检查,均未见异常。

2.3 随访:对两组治愈患者随访3个月,治疗组随访45例,复发8例(17.8%),对照组随访21例复发13例(61.9%),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颈、胸、背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痤疮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损容性皮疹[4-5]。中、重度痤疮青年人发病较多,主要与患者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有关,也有一定的遗传及免疫因素[6]。中医称痤疮为“肺风粉刺”或者“面疮”。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复感风邪而发病[7]。

痤康汤主要是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野、黄连、赤芍、白茅根、生槐花、苦参组成,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野清热宣肺和胃,黄连清肺胃湿热;赤芍、白茅根凉血解毒,生槐花清大肠热,苦参祛湿止痒,生薏米、生白术、生枳壳抑制皮脂腺分泌。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浙贝母清热解毒,活血散结[8],对结节囊肿、瘢痕治疗恢复有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黄芩、野具有抗菌、消炎、抗变态反应的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9],盐酸多西环素可通过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从而减少皮脂腺中脂肪酸的浓度增加疗效[10]。因此,被广泛用来治疗痤疮,但因其耐药菌不断增加,所以单独使用,治疗痤疮效果不良,且长时间使用后副作用增加,患者依从性差,采用中药痤康汤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增加疗效,减少其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指南(讨论稿)[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2]刘莉,冯志宏,张晓琳,等.中西药联合治疗53例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2):1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9-90.

[4]张学军.皮肤性病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62.

[5]李珊,曲剑华,杨岚.痤疮清热合剂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2):304-306.

[6]耿林,李斌,周敏.痤疮发病机制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3):188.

[7]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238.

[8]徐高淳,缪水云.0.025%维A酸乳膏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3):176.

[9]梁勇才.实用皮肤病诊断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234,969-970.

[10]王博,赵肖庆,郑捷.痤疮丙酸杆菌与痤疮[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36(6):338.

[收稿日期]2013-01-24 [修回日期] 2013-03-04

上一篇:公路桥梁桥面损坏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下一篇:哈萨尔桥连续梁合拢段施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