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平方米住宅小区采暖热网设计

时间:2022-09-04 08:31:03

20万平方米住宅小区采暖热网设计

【摘 要】 介绍了小区热网水压图的绘制和水力计算过程,总结了设计经验。

【关键词】 热网设计 水压图 水力计算

1 建筑概况

该小区位于大连市华南广场西侧。项目占地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竣工时间为2006年11月。项目由16栋多层(楼高15m)、8栋小高层(楼高33m)、10栋连排别墅、3栋公寓(楼高33m)、2栋公建(楼高13.5m)组成的综合住宅小区。

2 热网水压图及系统形式

小区户内设计采暖形式除公建外均采用地板辐射采暖,公建为散热器采暖,设计供回水温度60/50℃,热源由区域换热站提供。根据小区建筑总图,地势最低点位于1#楼,标高57.50m,地势最高点位于19#楼,标高64.50m,换热站标高58.50m。设计全部采用直接连接,因此系统的供水能达到的最高点在19#楼顶层,标高97.50m,再加上50kpa的富裕值,由此可定出静水压线的高度。现将静水压线定在45m,可保证各用户不汽化、不倒空和不超压的技术要求。定压点设在网路循环水泵的吸入端。(见图一)

热网采用支状布置。热水从热源经主干线分成两个分支干线,再沿用户支线送到各单元入户井,网络回水从各单元沿相同线路返回热源。(见图二)

3 管网水力计算

3.1 计算条件

1)已知条件:外网各环路管段沿程长度,各栋楼设计热负荷及总设计热负荷。

2)各栋楼单元室内供暖水系统所需资用压头(由单体供热设计图纸及资料获得)

3.2 设计条件

1)考虑锅炉及换热器的使用效率,该系统供回水温度取65/50℃。

2)采用聚氨酯直埋保温管,管道内壁粗糙度K=0.5mm。

3.3 管网系统水力计算

热水网路主干线的设计平均比摩阻取30~70Pa/m,支干线、支线按允许压力降确定管径,供热介质流速不大于3.5m/s,比摩阻不大于300Pa/m。网络最末端用户为23#楼,因此确定主干线的总压降,可计算出热力站所要求的循环压力。主干线水力计算结果见表2,管路布置见图二。

供水主干线的总压力损失与回水管相等,即3.7mH2O。回水网路末端水位高度48.7mH2O,末端用户23#楼资用压差为4mH2O,则供水管主干线末端水位高度52.7mH2O,热源出水口处供水管动水压为52.7+3.7=56.4mH2O,热源内部压力损失预留15mH2O,计算得出循环水泵扬程56.4+15-45=26.4mH2O。

4 用户热力入口及管道敷设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改变,在采暖期,住户可能对其户内采暖系统进行温度控制,所以整个热水网路是一个变流量系统。在每个单元入口管道上设闸阀和调节,调节阀可以起到切断和调节的作用,且有较好的性价比。单元采暖入口主要装置包括:

1)供水管(水流方向):闸阀、过滤器、调节阀;

2)回水管(水流方向):闸阀;

3)供回水阀门前设旁通管和旁通阀。

整个管网均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方式,采用聚氨酯直埋保温管。在支干线处安装闸阀,并设阀门井。

5 结语

热力管网设计必须对整个网路的压力状况有整体的考虑,通过绘制水压图,可以全面的反映热网和各热用户的连接方式和压力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网路安全运行。热网管路布置时,管路力求短直,尽可能缩短管网的总长度和不利环路的长度,尽可能平衡各支线的阻力,管线一般应沿道路铺设,应便于施工和维修。

参考文献

[1] 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贺平. 供热工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西北民居生态设计研究与评价分析 下一篇: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