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时间:2022-07-04 03:04:50

浅议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摘 要】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都属于学校工作范畴,两者都是为学校体育工作服务,它们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了体育整体。本文就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难点的教学过程,它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时数和考核标准,由专门教师来实施的。以向参加者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技术,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己任。

1.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由体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也不能排斥运动技能、技术的学习,这是增强体质所需要的,是由两者的内在相互关系所决定的。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体育教学的任务包括在学校的体育任务之中。学校体育任务主要是通过体育课来完成的。体育课就是身体培育课,如果不承担增强体质的任务,要完成学校任务那就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在体育课上既要教,又要学,还要组织锻炼身体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教、学、练、育四统一。

2.体育锻炼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日光、空气、水)来锻炼身体,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从事体育活动过程,这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培养健美体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消除疲劳、调节情态、使人精神愉快以及预防与治疗某些疾病都有重要意义。从遗传与变异观看,对改善与提高下一代乃至整个民族的体质也有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的特点是群众面广、形式与内容灵活多样,可独立一人自我锻炼,也可有组织地集体进行。

3.学校是出人才的地方。从人才需要的角度来看,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有利于为四化建设培养各类合格人才。人才既有类别,同时也分层次,四化建设需要各级各类的人才。体育是各级各类人才的物质基础,是人才能否发挥能量的先决条件。就学校而言,第一层是接受教育的全体学生体质强健,身心健康,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中的基本部分的练习前首先是示范,但一瞬间完了,学生只获得一个模糊概念和表象,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要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学习精力充沛,了解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要达到这种目的,显然仅靠每周一节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弥补这一不足的最好方法就是课外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巩固体育课学到的内容,经过反复锻炼,可进一步提高练习的技能、技巧同时也使体质得到巩固和提高。

4.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已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体育的作用已不仅是增强体质了,而成了人们调节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利用它、享受它、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终生的体育宗旨就是要人们终身从事体育锻炼,以保持机体和心理的正常功能,只有坚持不解,才能保身心之健康。而要做到这一点,在学生时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是关键的一环。心理学的实践证明:学生时期,个人的心理品质、兴趣、爱好、习惯已基本养成,可见,学校体育肩负着丰富人们生活的重要使命,这就需要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共同完成这一使命。

5.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在活动内容、方式、方法上虽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其概念不同,有其各自的特点。区别如下:第一。体育教学的目的比较全面。包括增强体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品行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锻炼则主要是增强体质、愉悦身心、防病治病、调节精神。第二,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时数和考核标准,由专门的教师来实施的。体育锻炼主要是一个身体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自我娱乐或自我练习的过程。它的形势多样,内容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条件自由选择,没有统一规定。

6.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向高度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展,工作效率也大力提高。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获得或将要获得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直接从事物生产的人数将大为下降,而从事知识和信息生产的人数将逐渐上升。于是,如何健康的工作,以及如何通过大量余暇时间锻炼来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问题成了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该类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保持不断体育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并提出“终身教育”的新概念。西德一所大学对一大批50岁―70岁的老人进行了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从青少年时代起一直锻炼的人,其精力相当充沛,充分说明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教育非常重要,而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对身体素质基础,发展个人的兴趣,活跃学生的课外活动,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终身锻炼的手段,养成锻炼的习惯,掌握评定锻炼效果的方法等,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

崔声富(1973.5-),现就职于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本科,高级讲师。

上一篇:探讨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改变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