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个性化例谈

时间:2022-07-04 10:56:05

阅读教学个性化例谈

阅读不仅仅是将白纸黑字识得了。看得懂:它是阅读者将外显的文字,和自己既有的、内在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情感价值等相糅合,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与其情感共振,喜怒哀乐共当同享的过程。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阅读者不能只是作者的“粉丝”,是其盲目的追随者,必须有自己的主见。甚至独到的见解。

可回望我们现实的阅读教学中,虽一直在喊个性化。也有人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但“只闻楼梯响,少见人下楼”。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而忽略了、排斥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多彩性。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不知是出于思维的懒惰,还是对教参的过于崇拜,直接照本宣科,连自身都没对现成的东西去鉴别,去研读,哪里还谈得上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呢?长此以往,学生成了寓言《执竿入城》中的那个连老者的馊主意都认为是“妙计”的鲁国人,成了被生生剥离了独立评判能力的,只知“枯读”而短缺了品味感悟文字之美,体味生活之趣的愉悦能力的“木头人”。难怪美国教育代表团的代表在翻看了中国的教材后,觉得最起码目前的中国教育。对美国构不成威胁;也难怪日本研究人员观摩了中国的某些“精彩”课堂的表演之后,说日本不惧怕中国的崛起――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学生缺的就是自己的东西,脑袋长在别人的脖子上,课堂上学生的嘴巴就是教师的嘴巴,参考资料的“嘴巴”。

生涩的大道理咱讲不出什么新鲜的来,还是看具体的事例吧――

例一:沈复的《幼时记趣》最末一段――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对于此处的“鞭打虾蟆之趣”,所有的教参都毫无例外地注上:课文中“鞭打虾蟆”是为了惩治。体现了幼年沈复同情弱小、见义勇为的朴素情感。对此说,学生基本都能“被动地”,无例外选择地接受。假如将答案变化为“为了惩治,体现了幼年沈复同情弱小、见义勇为的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这种明显带有阶级色彩的概念,学生也能回过神来,知道言之过头了。但是,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难道就真的“标准”吗?就无可挑剔吗?明眼人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个被拔高了的、很难站得住脚的、成人化了的、意识形态的东西,硬被强扣在年幼的沈复头上,再强加给同样意识形态尚很幼稚、不成熟的七年级学生身上。真是可怜了300年前的沈复,也可怜了21世纪的学生娃!从下面的例二中更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

例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节中的节选――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这里为何写蜈蚣只用了七个字,却用二十几个字来较为详细地写斑蝥呢?因为,俗称“放屁虫”的斑蝥,在小孩子眼里,是奇妙有趣的玩具,而作为毒物的蜈蚣,肯定是万万不敢“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它也不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倒有可能“啪的一声”咬你一口。所以,在这个看似毫不起眼之处。不仅有详略之分,而且完全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当时“我”在百草园玩耍的愉悦心情。

两例对照,可以给我们如下启发:

那“斗草间”的二虫,其实是深深吸引幼年沈复聚精会神地、心无旁骛地注目的聚焦点、兴奋点。可猛然间,撞来一“坏人多事”的法海般的“庞然大物”――癞虾蟆,只是将那条灵活的舌头轻轻一吐,就将孩子的两只“奇妙玩具”给吞没了,把花钱也看不到的好戏给搅黄了!你说,他能不急吗?就是在生活中,谁把孩子非常看重的玩具给夺了,毁了,他能不跟你着急吗?因此,假如给“鞭打虾蟆”配上画外音的话,“该死的臭虾蟆。叫你吃我的玩具啊!叫你吃!打死你,打死你!”于是,“鞭数十,驱之别院”也就能极其自然顺畅地理解了。

哦,说这么多。我们不难发现,孩提时代的沈复看重的只是两个玩具、一场好戏,而和“朴素的”什么意识那种“形而上”的东西距离远着哪!这才是最适合作者写《幼时记趣》初衷的基调,才是最具儿童心态的本真。才是记的幼时之“趣”,也才是最能成立的个性化的解读。

像这样的事例,这样的思维训练,笔者无论是课前的预设,还是课上的“生成”中。都会给出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思维空间。哪怕所谓的“教学任务”暂时没能完成,也无怨无悔。试想,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研读、感悟、理解能力,和他们一起,用自己的眼睛去阅读,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还愁他们形成不了自己的主见吗?将来还会成为人云亦云的“跟屁虫”“应声虫”吗?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应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的所有思维的出发点,必须100%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不应是短视。不应是急功近利。我们培养的不应是考试机器,而应该是具备强健的体魄、自主的学习能力、丰富的灵魂的活生生的人。

忽然想到了哈佛,这所世界名校,别出心裁地将图书馆建在了山顶,寓意是――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攀登。我们在让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必须促使他们阅读的个性化,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读得再多也不是自己的,也培养不出创造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大语文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在探究中学会学习